一种山药薏米芡实粉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3833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药薏米芡实粉及其制备方法。该山药薏米芡实粉包括以下组分:玉米糁30~35份、低聚异麦芽糖15~20份、山药15~20份、薏仁10~15份、黑米10~15份、麦芽1~5份、奇亚籽1~5份、陈皮0.5~3份、茯苓1~5份、芡实1~5份、鸡内金0.2~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各原料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共同达到健脾养胃、润肠通便的食疗作用。同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对不同原料采用不同的炮制方式,能够充分发挥药食同源食材的功效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是一种具有健脾养胃、润肠通便的食疗粗杂粮营养粉,对于脾虚、胀气、积食、便秘等症状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A seed powder of Chinese yam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药薏米芡实粉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山药薏米芡实粉,特别是该山药薏米芡实粉是健脾养胃、润肠通便的粗杂粮营养粉。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产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人们压力越来越大,生活忙碌、饮食不规律、过渡饮酒等现象普遍,这也导致了现在的胃病、肠道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年纪也越来越低。这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胃病没有特效药,胃病吃药治疗后也需要长期的调养和修复,否则易反复发作。俗话说胃病治疗七分靠养,因此胃病的预防和食疗调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脾胃的调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市场上常用的养胃产品,要么成分相对简单,无不良反应,但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要么产品的形态和食用方式适用性不够广泛,要么产品的配方适用性不够广泛,比如配方中加入了甘草、山楂等配料,山楂不适合中气不足的中老人食用。因此开发一种健脾养胃、润肠通便效果良好,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可安全食用的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中国传统医学也有“药膳”食疗学,即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达到食疗的目的。所以本专利技术选择合适的粮食类食材和合适的药食同源类食材进行搭配作为主要的配方,并结合现代食品营养学,加入低聚异麦芽糖,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调节肠道功能,改善便秘,促进有益营养成分的吸收,加快有害物质的排出。此外,粮食和药食同源食材的搭配,使得该山药薏米芡实粉可直接作为代餐食用。1、玉米:玉米是三大主粮之一,也是三大主粮中唯一的粗粮。玉米与大米、小麦等其他主粮相比,具有热量低、糖含量低、膳食纤维含量高等特点。玉米中膳食纤维的含量比精米、精面高4~10倍,有利于改变血清胆固,预防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症以及促使中毒物质的排除。玉米中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的含量高于其他粮食。玉米中维生素的含量为稻米、面粉的5~10倍,其中100g玉米中含叶酸12μg,是大米的3倍;钾238~300mg,是大米的2.45~3倍;镁96mg,是大米的3倍;钙的含量与乳制品相当。玉米中β—胡萝卜素、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谷胱甘肽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也高于普通粮食,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调节体内生理反应的功能,能起到调节血清胆固醇、预防血管硬化、降低胆汁黏稠度等作用。玉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还含有类胡萝卜素、植物甾醇和还原性谷胱甘肽等功能性因子,具有开发成高营养食品和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传统医学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降压、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玉米不仅是高营养价值的主粮,并且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和功能特性。四川省旌晶食品有限公司在1995年曾做过“旌晶牌快餐营养玉米粉对人体胃肠功能保健作用的研究”,该研究通过了省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编号(1995)川卫科鉴定010号。该研究通过临床试验,证实了旌晶牌快餐营养玉米粉对于消化不良患者在服药期间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通过动物试验,证实了旌晶牌快餐营养玉米粉有促进胃排空和肠蠕动作用以及一定的抑酸和减轻组织溃疡形成的作用。2、黑米:现代医学证实,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益脾胃等疗效。多食黑米具有开胃益中、健脾暖肝的补养作用。3、奇亚籽:有“超级谷物”之称,其含有的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欧米伽-3)、蛋白质普遍高于其他谷物。每100克奇亚籽含有34.4克膳食纤维,含有20.7克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23.67克,是天然omega-3脂肪酸的来源。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奇亚籽营养丰富,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调节人体胃肠功能,达到润肠通便的效果。4、药食同源食材及其作用,摘自中国药典:①.山药甘、平。归脾、胃,肾经。补脾养胃,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等。②.薏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泄泻。③.麦芽甘、平,归脾、胃经,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④.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⑤.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健脾,用于脾虚食少。⑥.芡实甘、涩、平。归脾、肾经,补脾止泻,用于脾虚久泻。⑦.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胃消食,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5、低聚异麦芽糖:水溶性膳食纤维,调节肠道功能,改善便秘。具有增值肠内双歧杆菌及其活力、抑制腐败菌增长,促进有益营养成分的吸收,加快有害物质的排出。此外,还具有抗龋齿,低热值,血清脂质的改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山药薏米芡实粉。该山药薏米芡实粉可长期食用,对各种体质人群健康无不良影响,健脾养胃、润肠通便效果好;所以其还作为健脾养胃、润肠通便的粗杂粮营养粉产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山药薏米芡实粉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山药薏米芡实粉,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作为优选,以上配方还可以为:山药薏米芡实粉(健脾养胃、润肠通便)产品配方说明:以上所述山药薏米芡实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处理按组分选择、购买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的玉米糁、低聚异麦芽糖、山药、薏仁、黑米、麦芽、奇亚籽、陈皮、茯苓、芡实、鸡内金。在生产过程中,除去原料中的杂草、泥沙、石块、金属杂质,得到洁净的原料。(2)膨化加工将玉米糁(粒度1.4~3.35mm)和黑米混合均匀后投料,在投料口经2cm孔筛清理杂质后,物料输入膨化机膨化,膨化果经80目筛网粉碎得成品玉米粉、黑米粉。根据物料特性设置膨化机参数如下:(3)炒制工艺①麸炒法:选用身干粒大,色白饱满的优质生薏仁作为原料,以洁净度达标且干度适宜的干麦麸作为辅料。先将转炉温度提升至150℃,取薏仁量10%的麦麸撒于转炉内,加热至170℃~190℃,待麦麸冒烟时倒入净薏仁,炒制时间大约20分钟,在炒制过程中通过投料口观察炒制薏苡仁表面颜色变化,待其表面淡黄色,微鼓起,且有香气溢出时,立即出锅,用风选法吹去麦麸,晾凉后粉碎至80目,得薏仁粉。山药选取厚度在3~4mm、大小接近、形状规则的生品山药片为原料,以洁净度达标且干度适宜的干麦麸(含水量12-14%)作为辅料。将转炉温度提升至100℃,取占山药量10%的麦麸撒于转炉内,待麦麸冒烟时倒入山药,炒制时间大约20分钟,在炒制过程中通过投料口观察炒制山药的变化,山药表面淡黄色,偶有焦斑,麦香味浓郁时出锅,用风选法吹去麦麸,凉晾后粉碎至80目即得山药粉。②、清炒法选择麦芽长度为0.5cm的优质麦芽作为原料放入炒锅内,设置炒制温度为200℃,炒制时间20min,每分钟翻炒12次。炒制出锅后的麦芽凉晾后粉碎至80目即得麦芽粉。③醋炒法取净鸡内金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发泡卷曲,呈淡黄色时,均匀喷淋鸡内金重量15%的米醋醋液,再略炒干,取出放凉,粉碎至80目即得鸡内金粉。(4)低温烘焙①、选取按照要求发汗洗蒸的0.5cm*0.5cm*0.5cm茯苓丁,放置在烘箱内于60℃,烘8h,中间翻动两次。烘干后取出放凉,粉碎至80目即得茯苓粉。②、取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药薏米芡实粉,其特征在于该山药薏米芡实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过加工制得:玉米糁30~35份、低聚异麦芽糖15~20份、山药15~20份薏仁10~15份、黑米10~15份、麦芽1~5份、奇亚籽1~5份陈皮0.5~3份、茯苓1~5份、芡实1~5份、鸡内金0.2~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药薏米芡实粉,其特征在于该山药薏米芡实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过加工制得:玉米糁30~35份、低聚异麦芽糖15~20份、山药15~20份薏仁10~15份、黑米10~15份、麦芽1~5份、奇亚籽1~5份陈皮0.5~3份、茯苓1~5份、芡实1~5份、鸡内金0.2~1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薏米芡实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过加工制得:玉米糁30份、低聚异麦芽糖17份、山药16份、薏仁14份、黑米13份、麦芽1.5份、奇亚籽2份、陈皮2份、茯苓2份、芡实2份、鸡内金0.5份。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山药薏米芡实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陈皮为4年新会陈皮。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山药薏米芡实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膨化加工:取粒度为1.4~3.35mm的玉米糁和黑米混合均匀后投料,在投料口经2cm孔筛清理杂质后,物料输入膨化机膨化,设置第二节膨化腔温度70℃~80℃,第三节膨化腔温度120℃~140℃,加水量12~18L/h,膨化果经80目筛网粉碎得成品玉米粉、黑米粉;(2)、炒制工艺:①麸炒法:选用身干粒大,色白饱满的优质生薏仁作为原料,以洁净度达标且干度适宜的干麦麸作为辅料,先将转炉温度提升至150℃,取占薏仁量10%的麦麸撒于转炉内,加热至170℃~190℃,待麦麸冒烟时倒入净薏仁,炒制时间大约20分钟,在炒制过程中通过投料口观察炒制薏苡仁表面颜色变化,待其表面淡黄色,微鼓起,且有香气溢出时,立即出锅,用风选法吹去麦麸,晾凉后粉碎至80目,得薏仁粉;山药选取厚度在3~4mm、大小接近、形状规则的生品山药片为原料,以洁净度达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长卢晓黎姚太勇曾珍黄锐林凤梅周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旌晶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