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81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1:34
一种集线器,包括一第一连接介面、一第二连接介面及一信号旁通电路。第一连接介面具有一第一接脚,以接收一第一连接信息。第二连接介面具有一第二接脚,用以传送第一连接信息。信号旁通电路耦接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以依据第一连接信息决定是否旁通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当集线器无法中介主机与外接装置时,可旁通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以避免影响外接装置与电子装置之间的同步运作。并且,可移除控制电路的监听功能,以缩减控制电路的电路面积。

Hu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线器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集线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信号旁通功能的集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装置的轻薄化,电子装置的外接介面不断地微小化,以致于可直接耦接的外接装置的数目不断的减少。当外接装置过多时,使用者会利用集线器(hub)来衔接电子装置与外接装置。并且,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外接装置已经可以与电子装置进行简单的通信,以使外接装置可以与电子装置同步运作。因此,为了使外接装置与电子装置可以顺利连接,集线器的电路必须要考虑外接装置与电子装置之间的互动,以避免影响其同步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线器,可旁通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以避免影响外接装置与电子装置之间的同步运作。本专利技术的集线器,包括一第一连接介面、一第二连接介面及一信号旁通电路。第一连接介面具有一第一接脚,以接收一第一连接信息。第二连接介面具有一第二接脚,用以传送第一连接信息。信号旁通电路耦接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以依据第一连接信息决定是否旁通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本专利技术的集线器,包括一第一通用串列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C型介面、一第二通用串列总线C型介面、一第一传送接收电路、一第二传送接收电路、一控制电路及一信号旁通电路。第一通用串列总线C型介面具有一第一通道设置接脚,以接收一第一连接信息。第一传送接收电路耦接第一通用串列总线,并且接收第一连接信息以提供一连接设置信号。第二通用串列总线C型介面具有一第二通道设置接脚,用以传送第一连接信息。第二传送接收电路耦接第二通道设置接脚,并且用以将连接设置信号回复为第一连接信息。控制电路耦接第一传送接收电路及第二传送接收电路,以接收连接设置信号,并且依据连接设置信号提供一传送开关信号。信号旁通电路耦接第一传送接收电路、第二传送接收电路及控制电路,以依据连接设置信号及传送开关信号决定是否旁通第一传送接收电路及第二传送接收电路。本专利技术的集线器,包括第一接脚、第二接脚及信号旁通电路。第一接脚耦接第一通用串列总线C型装置以接收第一连接信息。第二接脚耦接第二通用串列总线C型装置以传送第一连接信息至第二通用串列总线C型装置。信号旁通电路,耦接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以依据第一连接信息决定是否旁通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线器,其信号旁通电路耦接第一连接介面的第一接脚及第二连接介面的第二接脚,并且依据第一接脚所接收的第一连接信息决定是否旁通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藉此,当集线器无法中介主机与外接装置时,可旁通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以避免影响外接装置与电子装置之间的同步运作。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集线器的系统示意图。图2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集线器的系统示意图。图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集线器的系统示意图。图4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集线器的系统示意图。图5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集线器的接收端的运作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集线器的传送端的运作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号:10:主机20:外接装置100、200、300、400:集线器110、210、410:信号旁通电路220、320、420:控制电路230:第一逻辑电路240:第二逻辑电路250:第一传送接收电路260:第二传送接收电路BAR1:第一旁通仲裁电路BAR2:第二旁通仲裁电路BF1:第一缓冲器BF2:第二缓冲器BSW1:第一旁路开关BSW2:第二旁路开关CC1a、CC2a:第一通道设置接脚CC1b、CC2b:第二通道设置接脚DTC1:第一判断电路DTC2:第二判断电路GCr:已连接信号IF11、IF21:第一连接介面IF12、IF22:第二连接介面MC1x、MC1r:第一连接信息MC2x、MC2r:第二连接信息PA、PB:部分PS1:第一电源开关PS2:第二电源开关SB1:第一旁路信号SB2:第二旁路信号SCC:连接设置信号SLC:准位设置信号SLC1:第一准位设置信号SLC2:第二准位设置信号SPS:电源开关信号SPS1:第一电源开关信号SPS2:第二电源开关信号SSW1:第一信号开关SSW2:第二信号开关STS、STSa:传送开关信号STS1:第一传送开关信号STS2:第二传送开关信号VBUSa:第一电源接脚VBUSb:第二电源接脚VH1、VH2:电源电压S510、S520、S530、S540、S550、S560、S570、S610、S620、S630、S640: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的范围。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集线器的系统示意图。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集线器100包括第一连接介面IF11、第二连接介面IF12及信号旁通电路110,其中第一连接介面IF11用以耦接一主机10,第二连接介面IF12用以耦接外接装置20。外接装置20可以是变压器(adaptor)、安全密钥(securitykey)或类似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介面IF11及第二连接介面IF12可以是通用串列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C型介面,亦即第一连接介面IF11(亦即第一通用串列总线C型介面)至少具有第一接脚,亦即具有第一通道设置接脚CC1a及CC2a,第二连接介面IF12(亦即第二通用串列总线C型介面)至少具有第二接脚,亦即真有第二通道设置接脚CC1b及CC2b。对应地,主机10及外接装置20分别是具有通用串列总线C型介面的通用串列总线C型装置。其中,第一接脚(如第一通道设置接脚CC1a或CC2a)用以接收主机10所提供的第一连接信息MC1x,第二接脚(如第二通道设置接脚CC1b或CC2b)则用以将经由信号旁通电路110的第一连接信息MC1r传送至外接装置20。此时,信号旁通电路110可依据第一连接信息MC1x决定是否旁通第一接脚(如第一通道设置接脚CC1a或CC2a)及第二接脚(如第二通道设置接脚CC1b或CC2b)。反之,第二接脚(如第二通道设置接脚CC1b或CC2b)用以接收外接装置20所提供的第二连接信息MC2x,第一接脚(如第一通道设置接脚CC1a或CC2a)则用以将经由信号旁通电路110的第二连接信息MC2r传送至主机10。此时,信号旁通电路110可依据第二连接信息MC2x决定是否旁通第一接脚(如第一通道设置接脚CC1a或CC2a)及第二接脚(如第二通道设置接脚CC1b或CC2b)。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信号旁通电路110可交替地旁通及断开,或者,在集线器100同时耦接至主机10及外接装置20时,信号旁通电路110可仅旁通一次第一接脚(如第一通道设置接脚CC1a或CC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连接介面,具有一第一接脚,以接收一第一连接信息;一第二连接介面,具有一第二接脚,用以传送该第一连接信息;以及一信号旁通电路,耦接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以依据该第一连接信息决定是否旁通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一第一传送接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接脚与该信号旁通电路之间,并且接收该第一连接信息以提供一连接设置信号至该信号旁通电路;一第二传送接收电路,耦接于该信号旁通电路与该第二接脚之间,并且用以将该连接设置信号回复为该第一连接信息;以及一控制电路,耦接该第一传送接收电路及该第二传送接收电路,以接收该连接设置信号,并且依据该连接设置信号提供一传送开关信号至该信号旁通电路;其中,该信号旁通电路接收该连接设置信号,以依据该连接设置信号决定该连接设置信号是否提供至该第二传送接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17 TW 1061088691.一种集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连接介面,具有一第一接脚,以接收一第一连接信息;一第二连接介面,具有一第二接脚,用以传送该第一连接信息;以及一信号旁通电路,耦接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以依据该第一连接信息决定是否旁通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一第一传送接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接脚与该信号旁通电路之间,并且接收该第一连接信息以提供一连接设置信号至该信号旁通电路;一第二传送接收电路,耦接于该信号旁通电路与该第二接脚之间,并且用以将该连接设置信号回复为该第一连接信息;以及一控制电路,耦接该第一传送接收电路及该第二传送接收电路,以接收该连接设置信号,并且依据该连接设置信号提供一传送开关信号至该信号旁通电路;其中,该信号旁通电路接收该连接设置信号,以依据该连接设置信号决定该连接设置信号是否提供至该第二传送接收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连接介面未接收到该第一连接信息时,该信号旁通电路断开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当该第一连接介面接收到该第一连接信息时,该信号旁通电路旁通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当该信号旁通电路依据该第一连接信息的一标头数据判断该第一连接信息可回复时,该信号旁通电路断开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当该信号旁通电路依据该第一连接信息的该标头数据判断该第一连接信息无法回复时,该信号旁通电路旁通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连接信息非传送一指令时,该信号旁通电路断开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当该第一连接信息为传送该指令时,该信号旁通电路旁通该第一接脚及该第二接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更提供一准位设置信号,且该集线器更包括:一第一逻辑电路,耦接该第一接脚与该控制电路,以依据该准位设置信号的一第一准位设置信号设定该第一接脚的电压准位;以及一第二逻辑电路,耦接该第二接脚与该控制电路,以依据该准位设置信号的一第二准位设置信号设定该第二接脚的电压准位。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持续监听该第一连接信息,以判断该第一连接信息是否正确,当该第一连接信息不正确时,通过该传送开关信号断开该信号旁通电路,当该第一连接信息正确时,通过该传送开关信号使该信号旁通电路持续导通。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连接介面接收到该第一连接信息时,该第一连接介面、该第一传送接收电路、该信号旁通电路中耦接该第一传送接收电路的一第一半部、以及该控制电路中耦接该第一传送接收电路的一第二半部视为该集线器的一接收端,该第二连接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士轩许櫂瑔
申请(专利权)人: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