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红专利>正文

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3416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包括固定轴、铅锤、固定环和连接绳;还包括线坠箱、固定板、滚珠轴承、一组挡块、转杆和插杆;还包括放置箱、底座、左支板、右支板、限位板、转门和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在铅锤使用过程中方便对连接绳进行固定,提高使用合理性;可减少铅锤锈蚀,延长铅锤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是一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利用铅锤自重拉线形成垂直线的原理来测量建筑面垂直度的装置,其在建筑施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包括固定轴、铅锤、固定环和连接绳,固定环底端与铅锤顶面中央区域连接,连接绳一端与固定环捆绑连接,连接绳另一端缠绕在固定轴上;现有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使用时,将固定轴后端与建筑面前面接触,旋转固定轴,使得固定轴上的连接绳自固定轴上旋转并松开,铅锤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拉动连接绳向下移动,连接绳为垂直于地面的垂直状态,通过测量垂直状态下的连接绳与后面的建筑面上半区域、中间区域和下半区域之间的距离,来检测建筑面的垂直度,当线坠使用后,反向旋转固定轴,使得连接绳重新缠绕在固定轴上即可;现有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使用中发现,在线坠使用时,当铅锤下降至适宜高度时,需要工作人员将固定轴上的连接绳固定住,减少铅锤利用自身重力继续拉动连接绳继续自固定轴上旋转向下,使用合理性较差;在线坠使用后,铅锤直接暴露在外面,容易导致铅锤锈蚀,降低铅锤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在铅锤使用过程中方便对连接绳进行固定,提高使用合理性;可减少铅锤锈蚀,延长铅锤使用寿命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包括固定轴、铅锤、固定环和连接绳,固定环底端与铅锤顶面中央区域连接;还包括线坠箱、固定板、滚珠轴承、一组挡块、转杆和插杆,所述线坠箱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储存腔,线坠箱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储存腔相通,固定板后面与线坠箱内后侧壁连接,固定板前面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所述滚珠轴承安装在第一圆形凹槽内,所述固定轴后端插入滚珠轴承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一组挡块后端均与固定板前面连接并与滚珠轴承前端接触,线坠箱前面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孔,线坠箱底面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固定轴前端穿过第一圆孔,连接绳一端穿过第二圆孔并与固定环捆绑连接,连接绳另一端缠绕在固定轴上,所述转杆顶端与固定轴底面前半区域连接,线坠箱前面右半区域环形设置有多组第二圆形凹槽,所述转杆前面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三圆孔,所述插杆后端穿过第三圆孔并插入最下侧一组第二圆形凹槽内;还包括放置箱、底座、左支板、右支板、限位板、转门和把手,所述放置箱顶面与线坠箱底面左半区域连接,放置箱内部设置有第二储存腔,放置箱右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储存腔相通,所述底座底面与放置箱内底壁连接,底座顶面设置有锥形凹槽,所述左支板底端和右支板底端分别与底座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板顶端和右支板顶端分别与限位板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限位板纵向设置有第四圆孔,所述转门左侧壁与第二开口内前侧壁铰接,所述把手后端与转门前面右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还包括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中央区域和后挡板中央区域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五圆孔和第六圆孔,所述固定轴后端穿过第五圆孔和第六圆孔,第五圆孔内侧壁和第六圆孔内侧壁均与固定轴外侧壁连接。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还包括上磁铁和下磁铁,所述上磁铁前面和下磁铁前面分别与线坠箱后面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还包括连接杆、第一限位块、滑柱、滑板、第二限位块和挂板,所述线坠箱左半区域设置有第三储存腔,线坠箱顶面左半区域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与第三储存腔相通,所述连接杆底端自第三开口插入第三储存腔内,连接杆底端与第一限位块顶面中央区域连接,连接杆顶端与滑柱底面右半区域连接,滑柱内部设置有第四储存腔,滑柱左端设置有第四开口,第四开口与第四储存腔相通,所述滑板右端自第四开口插入滑柱内,滑板右端与第二限位块左端连接,所述滑板左端与挂板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顶端与线坠箱底面右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还包括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和连杆,所述左固定杆底端和右固定杆底端分别与线坠箱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连杆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固定杆右侧壁上半区域和右固定板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包裹在转门外侧壁上。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还包括拉杆,拉杆顶端与插杆底面前半区域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将插杆自最下侧一组第二圆形凹槽内向前抽出,旋转转杆,使得转杆带动固定轴旋转,固定轴后端在滚珠轴承内旋转,在固定轴旋转时,固定轴上的连接绳自固定轴上松开,连接绳在铅锤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当铅锤向下移动至所需长度时,将插杆后端穿过第三圆孔并插入对应位置的一组第二圆形凹槽内,将转杆固定住,减少转杆继续旋转,减少固定轴在铅锤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被拉动继续旋转,从而将铅锤固定在适宜高度,不需工作人员固定连接绳,提高使用合理性,在使用结束后,将插杆自转杆上向前取出,反向旋转转杆,使得转杆带动固定轴在滚珠轴承内旋转,从而使得连接绳重新缠绕在固定轴上,将插杆后端穿过第三圆孔并插入对应位置的一组第二圆形凹槽内即可;使用后,将连接绳一端自连接环上取下,通过把手打开转门,将铅锤放置于放置箱内,使得铅锤底端穿过限位板上的第四圆孔并插入底座上的锥形凹槽内,限位板及底座将铅锤固定住,将转门关闭即可,将铅锤放置于放置箱内,减少铅锤锈蚀,延长铅锤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固定轴、铅锤、固定环、连接绳、线坠箱、固定板、滚珠轴承、挡块、转杆、插杆、前挡板、后挡板、上磁铁、下磁铁和拉杆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固定轴;2、铅锤;3、固定环;4、连接绳;5、线坠箱;6、固定板;7、滚珠轴承;8、挡块;9、转杆;10、插杆;11、放置箱;12、底座;13、左支板;14、右支板;15、限位板;16、转门;17、把手;18、前挡板;19、后挡板;20、上磁铁;21、下磁铁;22、连接杆;23、第一限位块;24、滑柱;25、滑板;26、第二限位块;27、挂板;28、连接环;29、左固定杆;30、右固定杆;31、连杆;32、密封垫;33、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包括固定轴1、铅锤2、固定环3和连接绳4,固定环3底端与铅锤2顶面中央区域连接;还包括线坠箱5、固定板6、滚珠轴承7、一组挡块8、转杆9和插杆10,线坠箱5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储存腔,线坠箱5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储存腔相通,固定板6后面与线坠箱5内后侧壁连接,固定板6前面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滚珠轴承7安装在第一圆形凹槽内,固定轴1后端插入滚珠轴承7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一组挡块8后端均与固定板6前面连接并与滚珠轴承7前端接触,线坠箱5前面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孔,线坠箱5底面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二圆孔,固定轴1前端穿过第一圆孔,连接绳4一端穿过第二圆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包括固定轴(1)、铅锤(2)、固定环(3)和连接绳(4),固定环(3)底端与铅锤(2)顶面中央区域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坠箱(5)、固定板(6)、滚珠轴承(7)、一组挡块(8)、转杆(9)和插杆(10),所述线坠箱(5)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储存腔,线坠箱(5)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储存腔相通,固定板(6)后面与线坠箱(5)内后侧壁连接,固定板(6)前面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所述滚珠轴承(7)安装在第一圆形凹槽内,所述固定轴(1)后端插入滚珠轴承(7)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一组挡块(8)后端均与固定板(6)前面连接并与滚珠轴承(7)前端接触,线坠箱(5)前面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孔,线坠箱(5)底面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固定轴(1)前端穿过第一圆孔,连接绳(4)一端穿过第二圆孔并与固定环(3)捆绑连接,连接绳(4)另一端缠绕在固定轴(1)上,所述转杆(9)顶端与固定轴(1)底面前半区域连接,线坠箱(5)前面右半区域环形设置有多组第二圆形凹槽,所述转杆(9)前面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三圆孔,所述插杆(10)后端穿过第三圆孔并插入最下侧一组第二圆形凹槽内;还包括放置箱(11)、底座(12)、左支板(13)、右支板(14)、限位板(15)、转门(16)和把手(17),所述放置箱(11)顶面与线坠箱(5)底面左半区域连接,放置箱(11)内部设置有第二储存腔,放置箱(11)右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储存腔相通,所述底座(12)底面与放置箱(11)内底壁连接,底座(12)顶面设置有锥形凹槽,所述左支板(13)底端和右支板(14)底端分别与底座(12)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板(13)顶端和右支板(14)顶端分别与限位板(15)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限位板(15)纵向设置有第四圆孔,所述转门(16)左侧壁与第二开口内前侧壁铰接,所述把手(17)后端与转门(16)前面右半区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包括固定轴(1)、铅锤(2)、固定环(3)和连接绳(4),固定环(3)底端与铅锤(2)顶面中央区域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坠箱(5)、固定板(6)、滚珠轴承(7)、一组挡块(8)、转杆(9)和插杆(10),所述线坠箱(5)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储存腔,线坠箱(5)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储存腔相通,固定板(6)后面与线坠箱(5)内后侧壁连接,固定板(6)前面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所述滚珠轴承(7)安装在第一圆形凹槽内,所述固定轴(1)后端插入滚珠轴承(7)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一组挡块(8)后端均与固定板(6)前面连接并与滚珠轴承(7)前端接触,线坠箱(5)前面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孔,线坠箱(5)底面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固定轴(1)前端穿过第一圆孔,连接绳(4)一端穿过第二圆孔并与固定环(3)捆绑连接,连接绳(4)另一端缠绕在固定轴(1)上,所述转杆(9)顶端与固定轴(1)底面前半区域连接,线坠箱(5)前面右半区域环形设置有多组第二圆形凹槽,所述转杆(9)前面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三圆孔,所述插杆(10)后端穿过第三圆孔并插入最下侧一组第二圆形凹槽内;还包括放置箱(11)、底座(12)、左支板(13)、右支板(14)、限位板(15)、转门(16)和把手(17),所述放置箱(11)顶面与线坠箱(5)底面左半区域连接,放置箱(11)内部设置有第二储存腔,放置箱(11)右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储存腔相通,所述底座(12)底面与放置箱(11)内底壁连接,底座(12)顶面设置有锥形凹槽,所述左支板(13)底端和右支板(14)底端分别与底座(12)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板(13)顶端和右支板(14)顶端分别与限位板(15)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限位板(15)纵向设置有第四圆孔,所述转门(16)左侧壁与第二开口内前侧壁铰接,所述把手(17)后端与转门(16)前面右半区域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线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红王晶晶马文忠谢丹杨宝瑜
申请(专利权)人:韩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