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3386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行业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其结构包括AOD炉、汽化烟道、汽包、对流受热面装置、除尘器、风机、烟囱、饱和蒸汽系统和给水系统,其中,对流受热面装置包括强制对流循环部分和自然对流循环部分,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AOD炉汽化烟道的尾部增加具有强制对流循环部分和自然对流循环部分的对流受热面装置,采用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相结合的余热利用方式,既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又无需增加电能的消耗,提高钢铁行业上AOD炉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的最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钢铁冶金行业节能环保
,特别涉及一种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AOD炉类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有三种;第一种,所有系统采用水冷烟道全部的强制循环余热利用方式;第二种,所有系统采用自然循环的汽化烟道余热利用方式;第三种,所有系统采用强制循环的汽化系统利用方式。其中,第一种余热利用方式,热水等级介质,利用效率不高,采用全部强制循环系统,电能耗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第二种余热利用方式,采用全部的自然循环,相对于第一种方式,减少电能的消耗,但是自然循环无法满足AOD炉的供水,导致设备寿命减短;第三种余热利用方式,全部采用强制循环,电能消耗增多,余热利用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了能够提高钢铁行业上AOD炉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的最佳效果,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烟气余热利用效率的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其根据AOD炉余热利用系统的整体计算分配,采取在无法满足AOD炉汽化烟道的尾部增加部分强制循环系统,其余部分采用自然循环余热利用的方式,这样既可以提供设备的使用寿命,又不增加电能的消耗,最终达到最佳的余热利用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包括AOD炉、汽化烟道、汽包、除尘器,所述汽包内的饱和蒸汽从蒸汽出口f输送至外部设备,所述汽包的给水入口a与外部给水系统连通,所述汽化烟道设有给水入口m和蒸汽出口n,所述汽包还设有分别连接到给水入口m和蒸汽出口n的给水出口b和蒸汽入口c,所述汽包内的给水经过给水出口b和给水入口m进入所述汽化烟道,所述汽化烟道内的给水受热生成的蒸汽经过蒸汽出口n和蒸汽入口c回到所述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烟道和所述除尘器之间连接有对流受热面装置,对流受热面装置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强制对流循环部分和自然对流循环部分,所述汽包还设有自然给水出口d、自然蒸汽入口e、强制给水出口g和强制蒸汽入口h;所述自然对流循环部分设有分别连接到所述汽包的自然给水出口d和自然蒸汽入口e的给水入口p以及蒸汽出口q,所述汽包内的给水经过自然给水出口d和给水入口p进入所述对流受热面装置,进入所述对流受热面装置的给水与所述对流受热面装置内的烟气换热后生成的蒸汽经过蒸汽出口q和自然蒸汽入口e回到所述汽包;所述强制对流循环部分设有分别连接到所述汽包的蒸汽出口x和给水入口y的强制蒸汽入口h以及强制给水出口g,所述汽包内的给水经过强制给水出口g和给水入口y进入所述对流受热面装置,进入所述对流受热面装置的给水与所述对流受热面装置内的烟气换热后生成的蒸汽经过蒸汽出口x和强制蒸汽入口h回到所述汽包。其中,所述除尘器连接有风机和烟囱,流出所述除尘器的烟气经过所述风机后从所述烟囱排出。其中,强制对流循环部分的强制给水出口g与汽包的给水入口y之间采用强制循环泵进行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炉汽化烟道的尾部增加具有强制对流循环部分和自然对流循环部分的对流受热面装置,采用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相结合的余热利用方式,既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又无需增加电能的消耗,提高钢铁行业上AOD炉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的最佳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AOD炉1、汽化烟道2、汽包3、强制对流循环部分4、强制循环泵41、自然对流循环部分5、对流受热面装置6、除尘器7、风机8、烟囱9、饱和蒸汽10、给水系统11。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作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一种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AOD炉1、汽化烟道2、汽包3、除尘器7,汽包3内的饱和蒸汽从蒸汽出口f输送至外部设备,例如利用饱和蒸汽10(饱和蒸汽系统)进行发电的汽轮机系统,汽包3的给水入口a与外部给水系统11连通,汽化烟道2设有给水入口m和蒸汽出口n,汽包3还设有分别连接到给水入口m和蒸汽出口n的给水出口b和蒸汽入口c,汽包3内的给水经过给水出口b和给水入口m进入汽化烟道2,汽化烟道2内的给水受热生成的蒸汽经过蒸汽出口n和蒸汽入口c回到汽包3,汽化烟道2和除尘器7之间连接有对流受热面装置6,对流受热面装置6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强制对流循环部分4和自然对流循环部分5,汽包3还设有自然给水出口d、自然蒸汽入口e、强制给水出口g和强制蒸汽入口h。作为改进的是,自然对流循环部分5设有分别连接到汽包3的自然给水出口d和自然蒸汽入口e的给水入口p以及蒸汽出口q,汽包3内的给水经过自然给水出口d和给水入口p进入对流受热面装置6,进入对流受热面装置6的给水与对流受热面装置6内的烟气换热后生成的蒸汽经过蒸汽出口q和自然蒸汽入口e回到汽包3。作为改进的是,强制对流循环部分4设有分别连接到汽包3的蒸汽出口x和给水入口y的强制蒸汽入口h以及强制给水出口g,汽包3内的给水经过强制给水出口g和给水入口y进入对流受热面装置6,进入对流受热面装置6的给水与对流受热面装置6内的烟气换热后生成的蒸汽经过蒸汽出口x和强制蒸汽入口h回到汽包3。在本实施例中,除尘器7连接有风机8和烟囱9,流出除尘器7的烟气经过风机8后从烟囱9排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强制对流循环部分4的强制给水出口g与汽包3的给水入口y之间采用强制循环泵41进行连通。本实施例的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的工作过程,烟气从AOD炉1产生高温烟气进入汽化烟道2,高温烟气经过汽化烟道2利用后变成低温烟气,低温烟气再次进入对流受热面装置6的强制对流循环部分4,再进入对流受热面装置6的自然对流循环部分5,排出的烟气进入除尘器7除尘,除尘后的烟气在风机8的作用下通过烟囱9排出大气。给水系统11的给水进入汽包3,一部分通过汽包3进入汽化烟道2和自然对流循环部分5,形成自然循环;另一部分通过汽包3后进入强制对流循环部分4,再通过强制循环泵41与强制对流循环部分4进行循环,使得本部分形成强制循环系统;最后通过强制循环和自然循环的混合循环系统产生的饱和蒸汽进行余热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炉汽化烟道的尾部增加具有强制对流循环部分和自然对流循环部分的对流受热面装置,采用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相结合的余热利用方式,既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又无需增加电能的消耗,提高钢铁行业上AOD炉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的最佳效果。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包括AOD炉(1)、汽化烟道(2)、汽包(3)、除尘器(7),所述汽包(3)内的饱和蒸汽从蒸汽出口f输送至外部设备,所述汽包(3)的给水入口a与外部给水系统连通,所述汽化烟道(2)设有给水入口m和蒸汽出口n,所述汽包(3)还设有分别连接到给水入口m和蒸汽出口n的给水出口b和蒸汽入口c,所述汽包(3)内的给水经过给水出口b和给水入口m进入所述汽化烟道(2),所述汽化烟道(2)内的给水受热生成的蒸汽经过蒸汽出口n和蒸汽入口c回到所述汽包(3),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烟道(2)和所述除尘器(7)之间连接有对流受热面装置(6),对流受热面装置(6)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强制对流循环部分(4)和自然对流循环部分(5),所述汽包(3)还设有自然给水出口d、自然蒸汽入口e、强制给水出口g和强制蒸汽入口h;所述自然对流循环部分(5)设有分别连接到所述汽包(3)的自然给水出口d和自然蒸汽入口e的给水入口p以及蒸汽出口q,所述汽包(3)内的给水经过自然给水出口d和给水入口p进入所述对流受热面装置(6),进入所述对流受热面装置(6)的给水与所述对流受热面装置(6)内的烟气换热后生成的蒸汽经过蒸汽出口q和自然蒸汽入口e回到所述汽包(3);所述强制对流循环部分(4)设有分别连接到所述汽包(3)的蒸汽出口x和给水入口y的强制蒸汽入口h以及强制给水出口g,所述汽包(3)内的给水经过强制给水出口g和给水入口y进入所述对流受热面装置(6),进入所述对流受热面装置(6)的给水与所述对流受热面装置(6)内的烟气换热后生成的蒸汽经过蒸汽出口x和强制蒸汽入口h回到所述汽包(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OD炉混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包括AOD炉(1)、汽化烟道(2)、汽包(3)、除尘器(7),所述汽包(3)内的饱和蒸汽从蒸汽出口f输送至外部设备,所述汽包(3)的给水入口a与外部给水系统连通,所述汽化烟道(2)设有给水入口m和蒸汽出口n,所述汽包(3)还设有分别连接到给水入口m和蒸汽出口n的给水出口b和蒸汽入口c,所述汽包(3)内的给水经过给水出口b和给水入口m进入所述汽化烟道(2),所述汽化烟道(2)内的给水受热生成的蒸汽经过蒸汽出口n和蒸汽入口c回到所述汽包(3),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烟道(2)和所述除尘器(7)之间连接有对流受热面装置(6),对流受热面装置(6)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强制对流循环部分(4)和自然对流循环部分(5),所述汽包(3)还设有自然给水出口d、自然蒸汽入口e、强制给水出口g和强制蒸汽入口h;所述自然对流循环部分(5)设有分别连接到所述汽包(3)的自然给水出口d和自然蒸汽入口e的给水入口p以及蒸汽出口q,所述汽包(3)内的给水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信永李平丁贵武欧宗现姚遥孙青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实开能能源有限公司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阳江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