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阀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23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阀块组件,包括液压阀块和阀芯,所述液压阀块包括主孔、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所述阀芯活动放置于所述主孔内,所述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均与所述主孔连通,所述阀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的半径与所述主孔半径相匹配,从而当所述阀芯放置到底时所述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被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阀芯与阀块的接触面设置在锥部孔的上端面,减少了阀芯侧面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需要密封时只需要将阀芯放置到底即可,在重力作用下实现密封。通过在第一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之间设置第二密封环,形成多重密封,提高了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阀块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阀块组件,属于机械零部件领域。
技术介绍
在工业化自动加工元件中,液压阀块是一种常见部件。通过分配油路的压力实现力的传输。由于具有使用方便、操作准确性高等优点,因此常被应用于控制油路中。目前常见的液压阀块,尤其是在多联液压阀组件中,为了提升液压调节的效果,需要对部分孔洞进行密封,但往往缺少适配的阀芯,或者阀芯的密封效果不佳、操作繁琐。此外,阀芯密封还有一个常见问题为阀芯与密封口碰撞接触久了之后,产生了变形,导致密封效果不好。如专利2015109952438公开了一种液压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芯安装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体的下方和侧面分别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芯的后端设有调节螺栓,所述阀芯的前端为锥形,所述阀芯的前端正对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设有锥形斜面,所述锥形斜面上设有若干个橡皮圈。其为了减少阀芯磨损,在阀芯上加装了橡皮圈。这种阀体和阀芯的设计只适用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不平行的情况,而且密封操作复杂。综上所述,针对上述解决方案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阀芯不易磨损且密封效果好的液压阀块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阀芯不易磨且密封效果好的液压阀块组件。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液压阀块组件,包括液压阀块和阀芯,所述液压阀块包括主孔、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所述阀芯活动放置于所述主孔内,所述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均与所述主孔连通,所述阀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的半径与所述主孔半径相匹配,从而当所述阀芯放置到底时所述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被密封。优选地,所述主孔包括上部孔、锥部孔和下部孔,所述上部孔通过所述锥部孔与所述下部孔连通,所述下部的半径小于所述上部。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平行且均与所述主孔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一油路孔与所述主孔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锥部孔处,所述第二油路孔与所述主孔的连接处位于下部孔处。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路孔的上缘与所述锥部的上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半径小于所述上部孔的半径且大于所述锥部孔上端半径,所述第二密封环和所述第三密封环的周侧均与所述下部孔的周侧壁贴合。优选地,所述第三密封环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油路孔的半径从而可以对第二油路孔完全密封。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路孔与所述第二油路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之间的距离,当所述阀芯放置到底时,所述第一密封环放置于所述锥部的上缘,所述第三密封环封堵住第二油路孔。优选地,所述阀芯的上端面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所述阀芯同轴,所述螺栓孔的深度等于所述阀芯上端面到所述第一密封环上端面的距离。优选地,所述液压阀块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平行,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与所述主孔垂直,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与所述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均垂直。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通过将阀芯与阀块的接触面设置在锥部孔的上端面,减少了阀芯侧面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需要密封时只需要将阀芯放置到底即可,在重力及液体吸力的作用下实现密封。通过在第一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之间设置第二密封环,形成多重密封,提高了密封效果。此外,本技术也为同领域内的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拓展延伸,运用于液压阀块领域内其他密封技术方案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总体而言,本技术所兼顾了密封效果与结构简洁,使用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其中:1-液压阀块;2-阀芯;3-第一油路孔;4-第二油路孔;5-第一密封环;6-第二密封环;7-第三密封环;8-上部孔;9-锥部孔;10-下部孔;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液压阀块1组件,包括液压阀块1和阀芯2,所述液压阀块1包括主孔、第一油路孔3和第二油路孔4,所述阀芯2活动放置于所述主孔内,所述第一油路孔3和第二油路孔4均与所述主孔连通,所述阀芯2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环5、第二密封环6和第三密封环7,所述第一密封环5、第二密封环6和第三密封环7的半径与所述主孔半径相匹配,从而当所述阀芯2放置到底时所述第一油路孔3和第二油路孔4被密封。具体而言,所述主孔包括上部孔8、锥部孔9和下部孔10,所述上部孔8通过所述锥部孔9与所述下部孔10连通,所述下部的半径小于所述上部。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路孔3和第二油路孔4平行且均与所述主孔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一油路孔3与所述主孔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锥部孔9处,所述第二油路孔4与所述主孔的连接处位于下部孔10处。所述第一油路孔3的上缘与所述锥部的上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从而当阀芯2放到到底时,第一密封环5的下表面与锥孔部的侧面形成密封。第一密封环5的半径小于所述上部孔8的半径且大于所述锥部孔9上端半径,所述第二密封环6和所述第三密封环7的周侧均与所述下部孔10的周侧壁贴合。所述第三密封环7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油路孔4的半径从而可以对第二油路孔4完全密封。第一油路孔3与所述第二油路孔4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密封环5和第三密封环7之间的距离,当所述阀芯2放置到底时,所述第一密封环5放置于所述锥部的上缘,所述第三密封环7封堵住第二油路孔4。为了便于拿取,在所述阀芯2的上端面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所述阀芯2同轴,所述螺栓孔的深度等于所述阀芯2上端面到所述第一密封环5上端面的距离。在所述液压阀块1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以便于安装固定,所述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平行,所述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均与所述主孔垂直,所述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均与所述第一油路孔3和第二油路孔4均垂直。本技术通过将阀芯与阀块的接触面设置在锥部孔的上端面,减少了阀芯侧面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需要密封时只需要将阀芯放置到底即可,在重力及液体吸力的作用下实现密封。通过在第一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之间设置第二密封环,形成多重密封,提高了密封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阀块组件,包括液压阀块和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块包括主孔、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所述阀芯活动放置于所述主孔内,所述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均与所述主孔连通,所述阀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的半径与所述主孔半径相匹配,从而当所述阀芯放置到底时所述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被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阀块组件,包括液压阀块和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块包括主孔、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所述阀芯活动放置于所述主孔内,所述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均与所述主孔连通,所述阀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的半径与所述主孔半径相匹配,从而当所述阀芯放置到底时所述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被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孔包括上部孔、锥部孔和下部孔,所述上部孔通过所述锥部孔与所述下部孔连通,所述下部的半径小于所述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阀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孔和第二油路孔平行且均与所述主孔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一油路孔与所述主孔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锥部孔处,所述第二油路孔与所述主孔的连接处位于下部孔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阀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孔的上缘与所述锥部的上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阀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日川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