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前压铸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1492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前压铸壳体,壳本体的左端为斜面段,壳本体的右端为圆弧段,壳本体的的顶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圆弧斜面段A、平面段、圆弧斜面段B,其中圆弧斜面段A为左低右高的结构,圆弧斜面段B为左高右低的结构,圆弧斜面段A和圆弧斜面段B在同一个劣弧的弧面上;斜面段与圆弧斜面段A之间设置有过渡段;圆弧斜面段A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液晶屏安装孔、一组按键孔;平面段的中部设置有把手安装孔;圆弧斜面段B的中部设置有指纹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高精度而且铸面优良的智能门锁产品,整体造型设计优美,对智能门锁前壳体进行了精密加工又不增加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锁前压铸壳体
本技术属于精密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前压铸壳体。
技术介绍
锁,是人与家庭安全的保障,其作用是保护家居财产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智能化电器设备的普及,物质水平相对丰富和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艺术性和个性化的精神功能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在科技创新日益更替的今天,追求高科技拥有便捷、高效、安全、节能的居住环境自然成为所追求的居住目标。由于传统门锁开锁方式单一,安全性能差等局限性因素,人们更佳倾向于多样化的智能化门锁。因此,国内外厂家纷纷推出满足于不同用户需求的智能门锁产品,从而抢占智能门锁市场。智能门锁是一种能够智能化、便捷地开门的家电产品,使得智能门锁产品迅速进入了家庭安防。我国智能门锁设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迅速。当前市场上的智能门锁都相差无几,品牌不一而足,产品款式相似,功能如出一辙。这就使得的智能门锁设计,面临造型与技术创新和突破的挑战。智能门锁非常适合现代人,不仅强调安全性、更加简单快捷的需求,而且不摒弃传统使用门锁开锁方式。智能门锁的在智能家居产品领域里成为最有期望的产品。智能门锁还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产品相连,实现数据交换,以满足对产品功能多样化,还能够自动化操作。智能家居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智能化产品面临着产品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战。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不同在于,门锁是进入家中的第一道安全保障机构,上千年来人们对传统门锁的依赖信任度,在短时间内很难接受智能化产品,这成为智能门锁普及的最大障碍。所以,设计一个低成本,功能较完善,方便用户使用,体现家庭智能、适用性强、有安全保障的智能门锁产品,并引入到界面交互当中,以此来加强交互界面的用户体验。如何设计一种智能门锁前压铸壳体,如何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分析智能门锁产品的整体造型设计,如何对智能门锁前压铸壳体进行精密加工又不增加加工成本,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前压铸壳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产品的整体造型设计差,壳体加工的误差大,加工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前压铸壳体,包括壳本体,壳本体采用合金压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本体为底部开口的结构,壳本体的左端为斜面段,壳本体的右端为圆弧段,壳本体的顶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圆弧斜面段A、平面段、圆弧斜面段B,其中圆弧斜面段A为左低右高的结构,圆弧斜面段B为左高右低的结构,圆弧斜面段A和圆弧斜面段B在同一个劣弧的弧面上;斜面段与圆弧斜面段A之间设置有过渡段;圆弧斜面段A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液晶屏安装孔、一组按键孔;一组按键孔由3行、4列的长方形通孔A组成;平面段的中部设置有把手安装孔;圆弧斜面段B的中部设置有指纹安装孔。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平面段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一端为圆弧斜面段A和圆弧斜面段B之间的间隙,L型结构的另一端位于圆弧斜面段B的前方。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圆弧斜面段A的右端设置有S型的圆弧过渡段A,圆弧斜面段B的左端设置有S型的圆弧过渡段B。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圆弧过渡段A和圆弧过渡段B平行布置。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圆弧斜面段B的右端设置有圆弧过渡段C,圆弧过渡段C与圆弧段平行布置。本技术结构合理,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高精度而且铸面优良的智能门锁产品,整体造型设计优美,对智能门锁前壳体进行了精密加工又不增加加工成本,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中:1.液晶屏安装孔;2.按键孔;3.把手安装孔;4.指纹安装孔;5.斜面段;6.圆弧斜面段A;7.平面段;8.圆弧斜面段B;9.圆弧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前压铸壳体,包括壳本体,壳本体采用合金压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本体为底部开口的结构,壳本体的左端为斜面段5,壳本体的右端为圆弧段9,壳本体的顶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圆弧斜面段A6、平面段7、圆弧斜面段B8,其中圆弧斜面段A6为左低右高的结构,圆弧斜面段B8为左高右低的结构,圆弧斜面段A6和圆弧斜面段B8在同一个劣弧的弧面上;如图4所示,斜面段5与圆弧斜面段A6之间设置有过渡段;如图1所示,圆弧斜面段A6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液晶屏安装孔1、一组按键孔2;平面段7的中部设置有把手安装孔3;圆弧斜面段B8的中部设置有指纹安装孔4;如图3所示,所述的平面段7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一端为圆弧斜面段A6和圆弧斜面段B8之间的间隙,L型结构的另一端位于圆弧斜面段B8的前方;所述的圆弧斜面段A6的右端设置有S型的圆弧过渡段A,圆弧斜面段B8的左端设置有S型的圆弧过渡段B;所述的圆弧过渡段A和圆弧过渡段B平行布置;所述的圆弧斜面段B8的右端设置有圆弧过渡段C,圆弧过渡段C与圆弧段9平行布置。具体实施时,1)、壳本体采用合金材质;2)、采用CNC铣床对把手安装孔3的孔进行加工;3)、采用CNC线切割对液晶屏安装孔1、按键孔2、指纹安装孔4进行加工;4)、采用雕刻机对平面段7的空白处、一组按键孔4之间的空白处刻蚀预先设计的图形、文字。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前压铸壳体,结构合理,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高精度而且铸面优良的智能门锁产品,整体造型设计优美,对智能门锁前壳体进行了精密加工又不增加加工成本。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前压铸壳体,包括壳本体,壳本体采用合金压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本体为底部开口的结构,壳本体的左端为斜面段(5),壳本体的右端为圆弧段(9),壳本体的顶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圆弧斜面段A(6)、平面段(7)、圆弧斜面段B(8),其中圆弧斜面段A(6)为左低右高的结构,圆弧斜面段B(8)为左高右低的结构,圆弧斜面段A(6)和圆弧斜面段B(8)在同一个劣弧的弧面上;斜面段(5)与圆弧斜面段A(6)之间设置有过渡段;圆弧斜面段A(6)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液晶屏安装孔(1)、一组按键孔(2);平面段(7)的中部设置有把手安装孔(3);圆弧斜面段B(8)的中部设置有指纹安装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前压铸壳体,包括壳本体,壳本体采用合金压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本体为底部开口的结构,壳本体的左端为斜面段(5),壳本体的右端为圆弧段(9),壳本体的顶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圆弧斜面段A(6)、平面段(7)、圆弧斜面段B(8),其中圆弧斜面段A(6)为左低右高的结构,圆弧斜面段B(8)为左高右低的结构,圆弧斜面段A(6)和圆弧斜面段B(8)在同一个劣弧的弧面上;斜面段(5)与圆弧斜面段A(6)之间设置有过渡段;圆弧斜面段A(6)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液晶屏安装孔(1)、一组按键孔(2);平面段(7)的中部设置有把手安装孔(3);圆弧斜面段B(8)的中部设置有指纹安装孔(4)。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履善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