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地板前横梁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82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地板前横梁总成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一种中地板前横梁总成,用于连接前地板与中地板,包括:中地板前横梁本体,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且沿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呈“L”型,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两个翻边,两个翻边分别与所述前地板和中地板连接。加强板覆盖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一侧,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L”型结构共同形成腔体结构,以增加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加强板后,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共同形成腔体式结构,大大增加了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刚度,并且增加了加强板后使中地板前横梁总成对整车NVH性能提升做出贡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地板前横梁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地板前横梁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中地板前横梁总成作为连接前地板与中地板的中间连接件,其受力比较复杂,结构刚度差会影响整车的NVH性能。现有的中地板前横梁为板状结构,其厚度仅为0.8mm,当其在受到来自各方的冲击力时,尤其是受到横向的冲击力时,其板状结构的承力能力差,容易折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强度的中地板前横梁总成。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有该中地板前横梁总成的车辆。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地板前横梁总成,用于连接前地板与中地板,包括:中地板前横梁本体,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且沿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两个翻边,所述两个翻边分别与所述前地板和所述中地板连接;和加强板,覆盖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一侧,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L”型结构共同形成腔体结构,以增加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强度。可选地,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为对称结构,并且其中间部位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两侧,形成一个凹坑部;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凹坑部处,其尺寸与所述凹坑部宽度适应,以增加所述凹坑部的强度。可选地,所述加强板包括:板状的加强部,与所述凹坑部处的“L”型结构形成腔体结构;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加强部的四周,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连接以将所述加强板固定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处。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弧形结构,其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连接处的结构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加强部延伸至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处,并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连接以使所述腔体结构封闭。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通过点焊连接在一起。可选地,所述加强部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孔。可选地,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处设置有纵梁。可选地,所述纵梁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加强板的两侧。特别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面所述的中地板前横梁总成,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总成位于所述前地板与所述中地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前地板与所述中地板。本技术的中地板前横梁总成包括中地板前横梁本体和加强板,由于前横梁本体为长条板状结构,当其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很容易折断,增加了加强板后,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共同形成腔体式结构,大大增加了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刚度,并且增加了加强板后使中地板前横梁总成对整车NVH性能提升做出贡献。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加强板包括加强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四周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是加强部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结构,大大增加中地板前横梁本体受到各个方向的冲击力时的刚度。进一步地,本技术还以供一种包括该中地板前横梁总成的车辆,由于该中地板前横梁总成的强度高,导致利用了该中地板前横梁总成的车辆的性能更加优异,使整车NVH性能得到了提升。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地板前横梁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沿图1中的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的切线B-B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地板前横梁总成的加强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图1所示中地板前横梁总成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地板前横梁总成100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实施例的中地板前横梁总成100用于连接前地板与中地板,一般性地可包括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和加强板20。其中,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且沿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呈“L”型,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两个翻边11,两个翻边11分别与前地板和中地板连接。加强板20覆盖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一侧,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的“L”型结构共同形成腔体结构30,以增加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的强度。本技术的中地板前横梁总成100包括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和加强板20,由于前横梁本体为长条板状结构,当其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很容易折断。本技术增加了加强板20后,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共同形成腔体式结构,大大增加了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的刚度,并且增加了加强板20后使中地板前横梁总成100对整车NVH性能提升做出贡献。作为一个具体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中地板前横梁总成100的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为对称结构,并且其中间部位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两侧,形成一个凹坑部13。加强板20位于凹坑部13处,其尺寸与凹坑部13宽度适应,以增加凹坑部13的强度。具体地,如图1所示,凹坑部13主要是用于安装和连接车辆的其他结构。由于凹坑部13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其他部分的宽度的尺寸,使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在受到长度方向的力时,凹坑处比其他部分更加脆弱。本技术在凹坑部13处设置加强板20,大大增加了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在凹坑部13处的刚度,进而提升了整车NVH性能。为进一步增加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的刚度,本实施例的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处设置纵梁14。具体地,纵梁14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加强板20的两侧。加强板20的两侧处的纵梁14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也形成为腔体结构30,与加强板20的作用一致,均是增加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的强度。图2是沿图1中的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的切线B-B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的翻边11分别为第一翻边111和第二翻边112,其中第一翻边111与前地板连接,而第二翻边112与中地板连接。在翻边11之间为“L”型结构,加强板20覆盖在“L”型结构处,并与两个翻边11处连接,使加强板20与“L”型结构形成截面类似三角形的腔体结构30,增加了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的强度。图4示出了图1所示中地板前横梁总成100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地板前横梁总成100的加强板20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地,如图4与图5所示,本技术的加强板20可以包括加强部21和连接部22。其中,加强部21为板状,与凹坑部13处的“L”型结构形成腔体结构30。连接部22连接于加强部21的四周,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连接以将加强板20固定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处。具体地,连接部22为弧形结构,其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连接处的结构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的结构相同。连接部22从加强部21延伸至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处并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连接以使腔体结构30封闭。很显然,由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中为“L”型结构,而加强板20为与“L”型结构形成腔体结构30,其左右两侧边要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连接必然需要弧形过渡以连接在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内。另外,加强板20的上下两侧边直接与中地板前横梁本体10的翻边11过渡连接,使整个加强板20的加强部21与连接部22形成一个圆滑过度的整体。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地板前横梁总成,用于连接前地板与中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地板前横梁本体,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且沿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两个翻边,所述两个翻边分别与所述前地板和所述中地板连接;和加强板,覆盖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一侧,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L”型结构共同形成腔体结构,以增加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地板前横梁总成,用于连接前地板与中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地板前横梁本体,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且沿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两个翻边,所述两个翻边分别与所述前地板和所述中地板连接;和加强板,覆盖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一侧,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L”型结构共同形成腔体结构,以增加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的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地板前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为对称结构,并且其中间部位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两侧,形成一个凹坑部;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凹坑部处,其尺寸与所述凹坑部宽度适应,以增加所述凹坑部的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地板前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板状的加强部,与所述凹坑部处的“L”型结构形成腔体结构;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加强部的四周,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连接以将所述加强板固定于所述中地板前横梁本体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钦姜岸柳郭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