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道抛丸机弹丸手动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2645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道抛丸机弹丸手动收集装置,弹丸收集装置由两块对称分布的托盘坡面板和位于两块托盘坡面板之间的收集托盘构成,托盘坡面板呈斜向分布,两块托盘坡面板均斜向内侧的收集托盘,托盘坡面板两端的下方各设有一块托盘支撑板,托盘支撑板的一端与收集托盘边缘固定连接,托盘支撑板与收集托盘位于同一水平面,其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只需要一般冷作技术就能加工制造;一体安装,一体化焊接,只需用吊机吊装一步就位就能安装;操作方便,无需任何难度就能安全操作;占地面积小,只占用辊道抛丸机自带的空间;成本低,只需普通钢材就能加工制造;环保,弹丸收集回收后保证的环境与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道抛丸机弹丸手动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辊道抛丸机弹丸收集装置的
,尤其是一种辊道抛丸机弹丸手动收集装置,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辊道式抛丸机主要用于建筑等行业。用于大型工字型钢、H型钢尺寸较高的钢结构件消除应力及表面除锈清理;清理过程中由电气控制的可调速输送辊道将钢结构件或钢材送进清理机室体内抛射区。目前运用较成熟的辊道式抛丸机都配备有弹丸自动收集装置,辊道处撒落下来的弹丸可通过自动收集装置落入弹丸收集斗内,供抛丸机循环使用。但由于弹丸自动收集装置价格昂贵,维护保养成本高,大部分小型企业为了简约成本,没有配备弹丸收集装置。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车间的环境变差,弹丸随处洒落,产生的安全隐患后果更为严重。本技术就是用于没有配备自动弹丸收集装置的辊道抛丸机使用,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一体安装、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成本低、环保等优点的弹丸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道抛丸机弹丸手动收集装置,用最少成本开发一套简易实用的弹丸收集装置,为大部分小型企业解决抛丸机的成本控制和环境安全隐患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辊道抛丸机弹丸手动收集装置,包括两根对称分布的辊道梁,辊道梁之间分布有若干根辊道,辊道之间呈等间距平行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梁之间设有一辊道抛丸机,辊道抛丸机横跨于两根辊道的上方,辊道抛丸机的一端为进口,辊道抛丸机的另一端为出口,辊道抛丸机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有一弹丸收集装置,弹丸收集装置位于两根辊道梁之间,并且位于辊道的下方,弹丸收集装置由两块对称分布的托盘坡面板和位于两块托盘坡面板之间的收集托盘构成,托盘坡面板呈斜向分布,两块托盘坡面板均斜向内侧的收集托盘,托盘坡面板两端的下方各设有一块托盘支撑板,托盘支撑板的一端与收集托盘边缘固定连接,托盘支撑板的另一端呈悬空状,托盘支撑板与收集托盘位于同一水平面,托盘支撑板与上部的托盘坡面板形成夹角,收集托盘一端设有弹丸收集漏斗,弹丸收集漏斗与收集托盘一端之间形成间隙状进口,间隙状进口与弹丸收集漏斗内腔连通,弹丸收集漏斗的一端位置高于另一端,弹丸收集漏斗的另一端与辊道抛丸机底部的弹丸收集斗连接,弹丸收集装置与上部的辊道之间形成间距,弹丸收集漏斗内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收集装置主要部件有弹丸收集漏斗、收集托盘、托盘坡面板、托盘支撑的材质为金属,整体一体化焊接,金属表面要求无毛刺,外形尺寸根据辊道抛丸机尺寸而定;弹丸收集漏斗出口与辊道抛丸机弹丸收集斗连接,用螺栓法兰和焊接硬性连接,接口位置必须保证在弹丸收集斗过滤网之上;托盘支撑必须放置在地面10上,通过调平保证弹丸收集装置稳定不摇晃;收集托盘放置在2根辊道梁之间,必须保证收集托盘不与辊道干涉。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辊道抛丸机弹丸手动收集装置,其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只需要一般冷作技术就能加工制造;一体安装,一体化焊接,只需用吊机吊装一步就位就能安装;操作方便,无需任何难度就能安全操作;占地面积小,只占用辊道抛丸机自带的空间;成本低,只需普通钢材就能加工制造;环保,弹丸收集回收后保证的环境与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弹丸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辊道抛丸机弹丸手动收集装置,包括两根对称分布的辊道梁1,辊道梁1之间分布有若干根辊道2,辊道2之间呈等间距平行分布,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辊道梁1之间设有一辊道抛丸机3,辊道抛丸机3横跨于两根辊道2的上方,辊道抛丸机3的一端为进口,辊道抛丸机3的另一端为出口,辊道抛丸机3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有一弹丸收集装置4,弹丸收集装置4位于两根辊道梁1之间,并且位于辊道2的下方,弹丸收集装置4由两块对称分布的托盘坡面板5和位于两块托盘坡面板5之间的收集托盘6构成,托盘坡面板5呈斜向分布,两块托盘坡面板5均斜向内侧的收集托盘6,托盘坡面板5两端的下方各设有一块托盘支撑板7,托盘支撑板必须放置在地面上,通过调平保证弹丸收集装置稳定不摇晃,托盘支撑板7的一端与收集托盘6边缘固定连接,托盘支撑板7的另一端呈悬空状,托盘支撑板7与收集托盘6位于同一水平面,托盘支撑板7与上部的托盘坡面板5形成夹角,收集托盘6一端设有弹丸收集漏斗8,弹丸收集漏斗8与收集托盘6一端之间形成间隙状进口9,间隙状进口9与弹丸收集漏斗8内腔连通,弹丸收集漏斗8的一端位置高于另一端,弹丸收集漏斗8的另一端与辊道抛丸机3底部的弹丸收集斗11连接,弹丸收集装置4与上部的辊道2之间形成间距,弹丸收集漏斗8内设置有过滤网。弹丸收集装置4安装好后,在辊道抛丸机停机后便可进行操作,抛丸机没彻底停机前绝对不许进行操作。在辊道抛丸机完全停机后,由于工件结构和吊装运输问题,其辊道梁之间的收集托盘上会散落很多的弹丸,因收集托盘两边带有倾角会将散落的弹丸聚集到收集托盘中间水平段。操作人员只需用工具将收集托盘中间的弹丸铲到收集漏斗中,这样散落的弹丸就会自己滚落到弹丸收集斗中的过滤网上了,然后通过过滤网进入弹丸收集斗中循环利用。使用表明,本技术辊道抛丸机弹丸手动收集装置的可回收绝大部分的散落弹丸,结构简单、一体安装、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成本低、环保,完全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道抛丸机弹丸手动收集装置,包括两根对称分布的辊道梁(1),辊道梁(1)之间分布有若干根辊道(2),辊道(2)之间呈等间距平行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梁(1)之间设有一辊道抛丸机(3),辊道抛丸机(3)横跨于两根辊道(2)的上方,辊道抛丸机(3)的一端为进口,辊道抛丸机(3)的另一端为出口,辊道抛丸机(3)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有一弹丸收集装置(4),弹丸收集装置(4)位于两根辊道梁(1)之间,并且位于辊道(2)的下方,弹丸收集装置(4)由两块对称分布的托盘坡面板(5)和位于两块托盘坡面板(5)之间的收集托盘(6)构成,托盘坡面板(5)呈斜向分布,两块托盘坡面板(5)均斜向内侧的收集托盘(6),托盘坡面板(5)两端的下方各设有一块托盘支撑板(7),托盘支撑板(7)的一端与收集托盘(6)边缘固定连接,托盘支撑板(7)的另一端呈悬空状,托盘支撑板(7)与收集托盘(6)位于同一水平面,托盘支撑板(7)与上部的托盘坡面板(5)形成夹角,收集托盘(6)一端设有弹丸收集漏斗(8),弹丸收集漏斗(8)与收集托盘(6)一端之间形成间隙状进口(9),间隙状进口(9)与弹丸收集漏斗(8)内腔连通,弹丸收集漏斗(8)的一端位置高于另一端,弹丸收集漏斗(8)的另一端与辊道抛丸机(3)底部的弹丸收集斗(11)连接,弹丸收集装置(4)与上部的辊道(2)之间形成间距,弹丸收集漏斗(8)内设置有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道抛丸机弹丸手动收集装置,包括两根对称分布的辊道梁(1),辊道梁(1)之间分布有若干根辊道(2),辊道(2)之间呈等间距平行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梁(1)之间设有一辊道抛丸机(3),辊道抛丸机(3)横跨于两根辊道(2)的上方,辊道抛丸机(3)的一端为进口,辊道抛丸机(3)的另一端为出口,辊道抛丸机(3)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有一弹丸收集装置(4),弹丸收集装置(4)位于两根辊道梁(1)之间,并且位于辊道(2)的下方,弹丸收集装置(4)由两块对称分布的托盘坡面板(5)和位于两块托盘坡面板(5)之间的收集托盘(6)构成,托盘坡面板(5)呈斜向分布,两块托盘坡面板(5)均斜向内侧的收集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逸石瑞夏亮张国孟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亨远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