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259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包括:拆卸器,拆卸器包括环形的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感应线圈;切换装置,切换装置用于切换感应线圈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加热模式、电磁铁模式和消磁模式。该轴承拆卸装置通过在供电电路中接入整流装置,能够切换拆卸器内感应线圈的工作模式,实现了感应线圈的加热和电磁铁模式切换,达到了拆卸过程对轴受热影响最小、效率高、可靠性强以及节省人力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机轴承及油封拆卸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运用单位对机车的安全越来越重视,作为电力机车走行部检修要求越来越高,禁止氧气乙炔火焰加热轴承,无损拆解和检修验证成为主流,现有的拆卸方式为使用交流电为拆卸器感应线圈供电,利用交变磁场产生的感应涡流加热轴承套或工件使其发热膨胀松动,然后人工手动拆卸,拆卸过程轴受热影响较大,需要两人长时间配合,可靠性较低。因此希望开发一种对轴受热影响最小,效率高,可靠性强的轴承拆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转换交直流供电方式的轴承拆卸装置,以实现拆卸过程对轴受热影响最小,效率高,可靠性强的有益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包括:拆卸器,所述拆卸器包括环形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感应线圈,所述拆卸器套在待拆卸轴承上;切换装置,设置在交流电源与所述感应线圈之间,所述切换装置用于使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感应线圈在以下三种连接关系之间进行切换:所述交流电源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后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消磁电阻后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优选地,所述整流器包括变压器和桥接的四个二极管。优选地,在所述整流器与所述线圈之间串联接入开关。优选地,所述开关为脚踏式开关或手持开关。优选地,在交流电源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设置有急停开关。优选地,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所述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断开时,所述交流电源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第三开关闭合,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断开时,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所述整流器后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所述第一开关、第三开关断开时,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消磁电阻后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优选地,所述切换装置设置在控制柜中。优选地,所述急停开关、启动开关、指示灯设置在所述控制柜表面。优选地,所述切换装置还包括延时继电器。优选地,所述延时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交流电源与所述线圈在设定时间后断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切换装置改变轴承拆卸器感应线圈的工作模式,使线圈能够在加热模式和电磁铁模式之间转换,以实现拆卸过程对轴受热影响最小,效率高,可靠性强以及节省人力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承拆卸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承拆卸装置的切换装置控制电路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承拆卸装置的主电路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承拆卸装置的桥式整流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感应线圈;2、控制柜;3、整流器;4、脚踏开关;5、启动开关;6、急停开关;7、工作指示灯;8、交流电源;9、拆卸器;10、拆卸器外壳;11、第一开关;12、第二开关;13、第三开关。KM1、第一接触器线圈;KM1a、第一接触器常开触点;KM1b、第一接触器常闭触点;KM2、第二接触器线圈;KM3、第三接触器线圈;KM3a、第三接触器常闭触点;KM3b、第三接触器常开触点;KM3c、第三接触器常闭触点;KT1、常闭延时断开时间继电器线圈;KT1a、常闭延时断开时间继电器触点;KT2、常开延时断开时间继电器线圈;KT2a、常开延时断开时间继电器触点;SA1、启动开关;JT1动断式急停开关;JT2、带整流功能的脚踏开关;D1、工作指示灯,消磁电阻R-pct。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包括:拆卸器,拆卸器包括环形的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感应线圈,拆卸器套在待拆卸轴承上;切换装置,设置在交流电源与感应线圈之间,切换装置用于使交流电源和感应线圈在以下三种连接关系之间进行切换:交流电源与感应线圈连接、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后与感应线圈连接、交流电源通过消磁电阻后与感应线圈连接。具体地,通过切换装置在感应线圈与交流电源之间串接入整流器或消磁电阻能够改变感应线圈的供电状态,使感应线圈能够在交流供电状态下的交变磁场加热模式、直流供电状态的稳定磁场电磁铁模式以及交流供电状态下接入消磁电阻的消磁模式之间转换。在一个示例中,整流器包括变压器和桥接的四个二极管。具体地,通过桥式整流器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在一个示例中,在整流器与线圈之间串联接入开关。在一个示例中,开关为脚踏式开关或手持开关。在一个示例中,在交流电源和切换装置之间设置有急停开关。具体地,急停开关能够切断电源并停止轴承拆卸装置的运行。在一个示例中,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断开时,交流电源与感应线圈连接;第三开关闭合,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断开时,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后与感应线圈连接;第二开关闭合,第一开关、第三开关断开时,交流电源通过消磁电阻后与感应线圈连接。具体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的功能可以通过使用接触器和延时继电器构成的控制电路实现。在一个示例中,切换装置设置在控制柜中。在一个示例中,急停开关、启动开关、指示灯设置在所述控制柜表面。在一个示例中,切换装置还包括延时继电器。在一个示例中,延时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交流电源与所述线圈在设定时间后断开。实施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承拆卸装置的示意图,包括:拆卸器9,拆卸器包括环形的拆卸器外壳10和设于拆卸器外壳10内的感应线圈1;切换装置,切换装置包括设置于控制柜2内的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常闭延时断开时间继电器、常开延时断开时间继电器,以及脚踏开关4和整流器3,整流器3为如图4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包括四个桥接的二极管和一个变压器;控制柜2上还设置有启动开关5、急停开关6和工作指示灯7,切换装置设置于交流电源8和拆卸器9之间。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装置的控制电路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承拆卸装置的主电路图,图3中的第一开关11、第二开关12、第三开关13的功能由图2中所示的控制电路实现,第一开关11对应图2中的交流电路,第三开关13对应图2中的直流电路,第一开关12对应图2中的消磁电路。如图2所示,切换装置构成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接触器线圈KM1、第一接触器常开触点KM1a、第一接触器常闭触点KM1b,第二接触器线圈KM2,第三接触器线圈KM3、第三接触器常闭触点KM3a、第三接触器常开触点KM3b、第三接触器常闭触点KM3c,常闭延时断开时间继电器线圈KT1、常闭延时断开时间继电器触点KT1a,常开延时断开时间继电器线圈KT2、常开延时断开时间继电器触点KT2a;还包括启动开关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拆卸器,所述拆卸器包括环形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感应线圈,所述拆卸器套在待拆卸轴承上;切换装置,设置在交流电源与所述感应线圈之间,所述切换装置用于使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感应线圈在以下三种连接关系之间进行切换:所述交流电源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后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消磁电阻后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所述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断开时,所述交流电源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第三开关闭合,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断开时,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所述整流器后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所述第一开关、第三开关断开时,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消磁电阻后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切换装置还包括延时继电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拆卸器,所述拆卸器包括环形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感应线圈,所述拆卸器套在待拆卸轴承上;切换装置,设置在交流电源与所述感应线圈之间,所述切换装置用于使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感应线圈在以下三种连接关系之间进行切换:所述交流电源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后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消磁电阻后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所述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断开时,所述交流电源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第三开关闭合,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断开时,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所述整流器后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所述第一开关、第三开关断开时,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消磁电阻后与所述感应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明张志荣顾刚崔梅之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