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的立轴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2454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的立轴支承装置,包括立轴支撑座箱体,在立轴支撑座箱体上设有立轴,在立轴上套有径向止推静压轴承、径向静压轴承和止推静压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液体静压轴承替代现有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中支承立轴的滚动轴承,利用液体静压轴承的转速与载荷无关的特性和具有耐抗冲击与振动的特性来改善立轴的支承条件,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的转子转速、轴承寿命和对持续随机振动的适应性,并且所用的也体静压轴承均采用载荷与工作腔液体流量无关的稳定流量供油系统,可进一步提高液体静压轴承的抗冲击能力。同时为保证液体静压轴承内润滑油的清洁度,在上下箱盖上配有多重精密密封装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的立轴支承 装置。
技术介绍
立轴式冲击破碎机是依靠转子的高速旋转,利用转子叶片将进入转子内物料的线速度从 零加速到60 80米每秒,然后将该物料从转子叶片的抛料口抛出,高速运动的物料脱离转子 后撞击在破碎腔的铁砧上,以自身解体释放能量,实现破碎。因撞击物料的速度越大,解体 越充分,破碎就越彻底,所以转子转速是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破碎能力的决定因素。同时由于 进入转子内物料的粒度、质量及落料位置均是随机的,仅靠分料盘无法将物料均匀地分配到 各个加速腔,造成物料在转子内质量分布不均匀。因对高速旋转的转子而言,质量分布不均 ,会使高速转动的转子失去平衡,产生激烈振动,相应的对连接在立轴上的轴承也会产生不 定向与持续的强烈冲击。但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均采用滚动轴承来支承立轴 ,因轴滚动轴承的接触部位为点接触,相应的其接触应力高,抗冲击能力差,转速受外载荷 限制,将其应用在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这种高速、重载和持续不断振动的工作条件下寿命将会 大幅度降低,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采用滚动轴承来支承立轴,立轴转速一般均控制在1150 2400rpm之间,很难达到更高的转速要求;即使在上述转速范围内,对于大型转子和小型转 子,要同时满足加速物料的速度要求和理想的轴承寿命也比较困难;同时受滚动轴承载荷与 转速特性的制约,现有转子直径通常在650 1100mm的范围内,对转子直径大于1100mm或小 于650mm的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几乎没有;因此采用滚动轴承来支撑立轴,不仅限定了立轴的 转速和转子的直径范围,而且限制了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的破碎效率和应用范围。而现有的液体静压轴承是利用外部加压装置(如油泵)通过节流器压入润滑油到滑动轴 承。在流体静压力作用下,轴颈与轴承工作表面被一层油膜完全隔开,从而可减小轴颈与轴 承工作时的磨擦阻力,降低温升和消除磨损,提高转轴的转速,和立轴支撑系统的寿命;但 使用液体静压轴承均需一套专门供油系统,且对润滑油的清洁度要求较高,主要被运用在各 种机床设备、高速轻载的中小型机床和设备、速度较低自重较大的机床和设备、外载荷方向 一定的机床和设备和高精度机床和设备。而对于像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这种高速、重载、振动 、载荷方向不定和工作环境差的重型机械还没有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的立轴支承装置。本技术通过 采用液体静压轴承支承立轴,从而可提高立轴轴承的使用寿命和转子转速,从而可进一步对 现有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进行优化。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的立轴支承装置,包括立轴支撑座箱体 5,在立轴支撑座箱体5上设有立轴6,在立轴6上套有径向止推静压轴承7、径向静压轴承17 和止推静压轴承8。在立轴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转子法兰10和皮带轮2;在立轴支撑座箱体5的上端和 下端分别连接有上端盖9和下端盖19,在立轴6上还设有凸台20,并且在立轴6上套有径向止 推静压轴承7、径向静压轴承17和止推静压轴承8,径向止推静压轴承7处于凸台20的下端, 位于立轴支承座箱体5的上端轴承座内,止推静压轴承8处于凸台20的上端,位于上端盖9的 轴承座28内,径向静压轴承l 7位于立轴支承座箱体5下端轴承座内。径向止推静压轴承7、径向静压轴承l7和止推静压轴承8的供油系统为稳定流量供油系统在立轴6的轴颈与上端盖9的防尘圈工作面24之间装有防尘垫圈12;在立轴6的轴颈与下 端盖19的防尘圈工作面25之间装有防尘垫圈3。在立轴6的轴颈与上端盖9的组合油封座26之间装有上端组合油封13;在立轴6的轴颈与 下端盖19的组合油封座27之间装有下端组合油封4。转子法兰10通过胀套11连接在立轴6上端;皮带轮2通过胀套1连接在立轴6下端。在上端盖9与转子法兰10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迷宫密封22;下端盖19与皮带轮2之间设有 相互配合的迷宫密封23。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通过采用液体静压轴承替代现有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中支承 立轴的滚动轴承,利用液体静压轴承的转速与载荷无关的特性和具有耐抗冲击与振动的特性 来改善立轴的支承条件,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的转子转速、轴承寿命和对持 续随机振动的适应性,并且所用的液体静压轴承均采用流量与载荷无关的稳定流量供油系统 ,可进一步提高液体静压轴承的抗冲击能力(与滚动轴承的性能比较如表l)。同时为保证 液体静压轴承内润滑油的清洁度,在密封立轴支撑座箱体的上下箱盖上同时精密设置有组合 油封座、防尘圈工作面及迷宫式密封,使满足上述功能要求的轴端结构极大简化,所用的零 件数目达到最少。同时本技术采用液体静压轴承对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的设计、制造及应 用还带来以下影响(1)、提高立轴轴承寿命,使立轴轴承座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和振动,更加可安全可罪。(2) 、提高转子转速,满足不同结构和尺寸的转子对加速物料的速度要求。(3) 、为设计和制造大型化和小型化转子提供了前提和条件,扩展了立轴式冲击破 碎机的应用范围。大型化转子可以处理大粒度尺寸物料,提高破碎比和生产能力,縮短破碎 工艺流程;高速运转的小型转子不需要太大的尺寸空间就能够使物料获得足够的破碎能,以 满足产量要求不高的各种不同物料和破碎工艺的使用要求。(4)、以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立轴支承为对象,提出了液体静压轴承新的使用实例,其 结果可以推广到所有高速的、重载的、载荷方向不定的、持续随机振动的立轴支承的应用, 扩大了液体静压轴承的使用范围。因此本技术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推广价值,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表l<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采用的流体静压轴承的配对组合示意图3是上端盖9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端盖19的结构示意图5是流体静压轴承稳定流量供油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的立轴支承装置,如图l所示,包括立轴支承座箱体 5和立轴6,在立轴6上设有用来定位的凸台20,在立轴6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胀套11和胀套1 装有转子法兰10和皮带轮2;立轴6设在在立轴支承座箱体5上;在立轴支承座箱体5的上端和 下端分别连接有上端盖9和下端盖19,为提高设在立轴支承座箱体5内立轴的转速和轴承寿命 ,申请人经过常长时间的计算、设计和对各类液体静压轴做对比实验后,现采用液体静压轴 承代替现有的滚动轴承,且为适应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立轴的工作环境,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在立轴6上套有支撑立轴6的径向止推静压轴承7、径向静压轴承17和止推静压轴承8,径向止 推静压轴承7处于立轴6凸台20的下端,安装在立轴支承座箱体5的上端轴承座内,止推静压 轴承8位于立轴6凸台20的上端,安装于上端盖9的轴承座28内,并且径向止推静压轴承7和止 推静压轴承8与立轴6凸台20之间的间隙可通过调节垫片调节;同时在立轴支承座箱体5下端 轴承座内还安装有径向静压轴承l7;这样支撑立轴6上部的液体静压轴承为径向止推静压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的立轴支承装置,包括立轴支撑座箱体(5),在立轴支撑座箱体(5)上设有立轴(6),其特征在于:在立轴(6)上套有径向止推静压轴承(7)、径向静压轴承(17)和止推静压轴承(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钢聂铭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优利斯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