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平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164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平衡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焊接有隔离壳,所述隔离壳将壳体一分为二,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顶端贯穿安装有第一曲型管,所述第二腔室顶端贯穿安装有第二曲型管,所述第二曲型管朝向第二腔室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腔室液下管,所述第一曲型管朝向第一腔室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液下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可以为壳体注入气体,从而让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都可以进出气,从而便于气体的流通,通过两个独立封闭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第二腔室注液管和第一腔室注液管用作工质的补充及排出,而第二腔室溢流管和第一腔室溢流管便于溢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平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平衡
,具体为一种液压平衡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是机械行业、机电行业的一个名词,液压可以用动力传动方式,成为液压传动,液压也可用作控制方式,称为液压控制,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液压控制是以有压力液体作为控制信号传递方式的控制,用液压技术构成的控制系统称为液压控制系统;但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进排气都能被液态工质过滤的整体式的压力平衡装置,已有类似的能够实现该功能的装置,要通过几个设备的组合才能完成,复杂、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平衡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进排气都能被液态工质过滤的整体式的压力平衡装置,已有类似的能够实现该功能的装置,要通过几个设备的组合才能完成,复杂、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平衡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焊接有隔离壳,所述隔离壳将壳体一分为二,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顶端贯穿安装有第一曲型管,所述第二腔室顶端贯穿安装有第二曲型管;所述第二曲型管朝向第二腔室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腔室液下管,所述第一曲型管朝向第一腔室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液下管;所述第一曲型管朝向第二腔室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液上管,所述朝向第二曲型管的一端连接有开设有第二腔室液上管;所述第二腔室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腔室溢流管,所述第一腔室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腔室溢流管;所述第二腔室底端连接有第二腔室注液管,所述第一腔室底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注液管;所述第二曲型管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一曲型管底端通过管道贯穿壳体,且管道底端开设有第二通气口。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外端均焊接有法兰圈,所述法兰圈为四孔。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液下管和第一腔室液下管长度和内径相等;所述第一腔室液上管和第二腔室液上管长度和内径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溢流管底端连接有第二腔室溢流阀;所述第一腔室溢流管底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溢流阀。优选的,所述第一曲型管和第二曲型管均为倒U型。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空间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溢流管和第二腔室溢流管长度等于壳体内高度三分之二。优选的,所述壳体为椭圆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曲型管和第二曲型管上下相互交叉安装。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液下管和第一腔室液下管长度大于第一腔室液上管和第二腔室液上管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通过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可以为壳体注入气体,从而让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都可以进出气,从而便于气体的流通。2、通过两个独立封闭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第二腔室注液管和第一腔室注液管用作工质的补充及排出,而第二腔室溢流管和第一腔室溢流管便于溢流。3、通过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之间出现压力差时,气体会从压力高的通气口进入该装置并流入压力低的空间,最终从压力低的通气口流出,系统内部装有的液态工质可对气体进行过滤,且不会流出系统。4、气体从一个通气口进入该装置时,气体通过管道分别连通至两个腔室,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气体自动从液下管流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腔室液上管和第二腔室液上管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壳体;2、第一通气口;3、第二通气口;4、隔离壳;5、第一曲型管;6、第二曲型管;7、第一腔室;8、第二腔室;9、第一腔室液上管;10、第二腔室液上管;11、第二腔室液下管;12、第一腔室液下管;13、第二腔室溢流管;14、第二腔室溢流阀;15、第一腔室溢流管;16、第一腔室溢流阀;17、第二腔室注液管;18、第一腔室注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平衡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为椭圆型,壳体1内部焊接有隔离壳4,隔离壳4将壳体1一分为二,形成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空间相等,从而保持压力平衡,第一腔室7顶端贯穿安装有第一曲型管5,第二腔室8顶端贯穿安装有第二曲型管6,第一曲型管5和第二曲型管6均为倒U型,且第一曲型管5和第二曲型管6上下相互交叉安装,从而可以便于其自身的安装,将低其空间;第二曲型管6朝向第二腔室8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腔室液下管11,第一曲型管5朝向第一腔室7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液下管12;第一曲型管5朝向第二腔室8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液上管9,朝向第二曲型管6的一端连接有开设有第二腔室液上管10;第二腔室8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腔室溢流管13,第一腔室7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腔室溢流管15,第一腔室溢流管15和第二腔室溢流管13长度等于壳体1内高度三分之二;第二腔室8底端连接有第二腔室注液管17,第一腔室7底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注液管18;第二曲型管6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气口2,第一曲型管5底端通过管道贯穿壳体1,且管道底端开设有第二通气口3,第一通气口2和第二通气口3外端均焊接有法兰圈,法兰圈为四孔,从而可以便于外接管道的连接。第二腔室液下管11和第一腔室液下管12长度和内径相等;第一腔室液上管9和第二腔室液上管10长度和内径相等;第二腔室液下管11和第一腔室液下管12长度大于第一腔室液上管9和第二腔室液上管10长度;从而可以便于进气量与出液量相等。第二腔室溢流管13底端连接有第二腔室溢流阀14;第一腔室溢流管15底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溢流阀16;从而可以便于控制第二腔室溢流管13和第一腔室溢流管15开关。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中通过第二腔室注液管17和第一腔室注液管为第二腔室8和第一腔室7注入合适的吸收工质,打开第二腔室溢流阀14和第一腔室溢流阀16,接着在第一腔室溢流管15和第二腔室溢流罐15流出吸收工质后,关闭第二腔室溢流阀14和第一腔室溢流阀16,并停止注入吸收工质;通过第一通气口2和第二通气口3可以为壳体1注入气体,从而让第一通气口2和第二通气口3都可以进出气和液体,从而便于气体的流通,并实现一管多用;在通过两个独立封闭的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在第一通气口2和第二通气口3之间出现压力差时,气体会从压力高的通气口进入该装置并流入压力低的空间,最终从压力低的通气口流出,系统内部装有的液态工质可对气体进行过滤,且不会流出系统,气体从一个通气口进入该装置时,气体通过管道分别连通至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气体自动从其腔室的液下管流出,实现压力的平衡。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平衡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焊接有隔离壳(4),所述隔离壳(4)将壳体(1)一分为二,形成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所述第一腔室(7)顶端贯穿安装有第一曲型管(5),所述第二腔室(8)顶端贯穿安装有第二曲型管(6);所述第二曲型管(6)朝向第二腔室(8)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腔室液下管(11),所述第一曲型管(5)朝向第一腔室(7)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液下管(12);所述第一曲型管(5)朝向第二腔室(8)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液上管(9),所述朝向第二曲型管(6)的一端连接有开设有第二腔室液上管(10);所述第二腔室(8)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腔室溢流管(13),所述第一腔室(7)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腔室溢流管(15);所述第二腔室(8)底端连接有第二腔室注液管(17),所述第一腔室(7)底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注液管(18);所述第二曲型管(6)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气口(2),所述第一曲型管(5)底端通过管道贯穿壳体(1),且管道底端开设有第二通气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平衡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焊接有隔离壳(4),所述隔离壳(4)将壳体(1)一分为二,形成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所述第一腔室(7)顶端贯穿安装有第一曲型管(5),所述第二腔室(8)顶端贯穿安装有第二曲型管(6);所述第二曲型管(6)朝向第二腔室(8)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腔室液下管(11),所述第一曲型管(5)朝向第一腔室(7)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液下管(12);所述第一曲型管(5)朝向第二腔室(8)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液上管(9),所述朝向第二曲型管(6)的一端连接有开设有第二腔室液上管(10);所述第二腔室(8)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腔室溢流管(13),所述第一腔室(7)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腔室溢流管(15);所述第二腔室(8)底端连接有第二腔室注液管(17),所述第一腔室(7)底端连接有第一腔室注液管(18);所述第二曲型管(6)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气口(2),所述第一曲型管(5)底端通过管道贯穿壳体(1),且管道底端开设有第二通气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口(2)和第二通气口(3)外端均焊接有法兰圈,所述法兰圈为四孔。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纳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