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03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电解液,所述正极极片外包覆有封闭的隔膜袋,包覆有隔膜袋的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堆叠卷绕形成卷芯。由于正极极片完全被隔膜袋包覆固定,从传统的三层结构变成一层固定的结构,包覆有隔膜袋的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堆叠卷绕,使得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之间不会发生短路,同时保证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对位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卷绕工艺也简单,制造难度低,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智能穿戴、电动汽车等领域,目前制造锂离子电池主要有卷绕和叠片两种方式。相较于叠片式电池,卷绕式电池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应用更广泛。如图1~图5所示,传统的卷绕工艺是四层卷绕,即卷绕结构为正极极片10-隔膜30-负极片20-隔膜30,隔膜30是开口的。由于这种传统的卷绕工艺是四层堆叠的结构,在卷绕形成卷芯的过程中很难控制正极极片10、负极极片20、两层隔膜30的对齐度,会存在正极极片10和负极极片20短路或正极极片10和负极极片20对位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电解液,所述正极极片外包覆有封闭的隔膜袋,包覆有隔膜袋的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堆叠卷绕形成卷芯。作为优选的,还包括与正极极片连接的正极耳,与负极极片连接的负极耳。作为优选的,所述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均为为一片。作为优选的,所述卷芯的形状为圆柱形或方形。作为优选的,所述方形的卷芯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卷绕方式为顺卷或反卷。作为优选的,还包括包覆于卷芯外的电池壳,所述电池壳为铝塑膜,钢壳或铝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电解液,所述正极极片外包覆有封闭的隔膜袋,包覆有隔膜袋的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堆叠卷绕形成卷芯。由于正极极片完全被隔膜袋包覆固定,从传统的三层结构变成一层固定的结构,包覆有隔膜袋的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堆叠卷绕,使得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之间不会发生短路,同时保证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对位的准确性,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卷绕工艺也简单,制造难度低,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隔膜片之间的堆叠结构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2中C部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隔膜袋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隔膜袋包覆正极极片的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隔膜袋、正极极片以及负极极片之间的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图;图10是图9中D部的放大图;图11是图9中E部的放大图;图12是图9中F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请参考图9,本技术提供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包括一片正极极片1,一片负极极片2,电解液,与正极极片1连接的正极耳,与负极极片2连接的负极耳,所述正极极片1的集流体为铝箔,铝箔上两面涂覆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导电剂,在正极极片1的没有涂覆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的铝箔上焊接极耳。所述负极极片2的集流体为铜箔,铜箔上两面涂覆负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导电剂,在负极极片没有涂覆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的铜箔上焊接极耳,将所述正极极片1置入隔膜袋3的容置腔31后,将隔膜袋3密封,包覆有隔膜袋3的正极极片1与负极极片2堆叠,然后卷绕形成方形卷芯,所述卷芯外包覆有电池壳,所述电池壳为铝塑膜,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卷绕方式为顺卷或反卷,本实施例中采用顺卷,将卷芯置入电池壳中,注入电解液后封装形成锂离子电池。由于正极极片1完全被隔膜袋3包覆固定,从传统的三层结构变成一层固定的结构,包覆有隔膜袋3的正极极片1与负极极片2堆叠卷绕,使得正极极片1与负极极片2之间不会发生短路,同时保证了正极极片1和负极极片2之间对位的准确性,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卷绕工艺也简单,制造难度低,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正极极片1和负极极片2卷绕形成圆柱形的卷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壳也可以为钢壳或铝壳等其他金属壳。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1),负极极片(2),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1)外包覆有封闭的隔膜袋(3),包覆有隔膜袋(3)的正极极片(1)与负极极片(2)堆叠卷绕形成卷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1),负极极片(2),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1)外包覆有封闭的隔膜袋(3),包覆有隔膜袋(3)的正极极片(1)与负极极片(2)堆叠卷绕形成卷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正极极片(1)连接的正极耳,与负极极片(2)连接的负极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芯不易短路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显茂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紫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