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58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属于轴瓦技术领域,轴瓦结构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一侧倾斜设置有贯通的油路通道,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和油路通道以凹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轴瓦主体,所述轴瓦主体位于轴承座的凹槽内,所述轴瓦主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油孔;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和连接孔对应的油孔内;所述密封件包括堵头部,所述堵头部位于油孔内;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堵头部连接,且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孔之间连接。达到对空置油孔合理利用,避免油膜断裂,增强轴瓦主体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瓦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
技术介绍
轴瓦的外侧面连接设置在轴承座上,轴承座的油路通道为倾斜设置,导致轴瓦主体上的油孔为倾斜设置;由于轴瓦主体结构简单,且两端对称,容易出现轴瓦主体在轴承座上装反的问题,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安装的准确性。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带两个油孔的轴瓦主体,两油孔相对对称设置,不论轴瓦主体相对于轴承座怎么安装,均可以一次性将油孔和油路通道对齐,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额外在轴瓦主体上设置一个油孔,容易导致油膜相对于空置的油孔处容易断裂,影响整个轴瓦主体的润滑性;并且由于额外设置的油孔,导致轴瓦主体和轴承座的接触贴合面减小,影响轴瓦主体在轴承座上的稳定性。所以,技术问题在于,空置的油孔没有合理处理,导致油膜容易断裂,导致轴瓦主体的安置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置的油孔没有合理处理,导致油膜容易断裂,导致轴瓦主体的安置稳定性降低的技术问题;达到对空置油孔合理利用,避免油膜断裂,增强轴瓦主体稳定性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轴瓦结构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一侧倾斜设置有贯通的油路通道,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和油路通道以凹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轴瓦主体,所述轴瓦主体位于轴承座的凹槽内,所述轴瓦主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油孔;其中,一个油孔和油路通道对应,另一个油孔和连接孔对应;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和连接孔对应的油孔内;所述密封件包括堵头部,所述堵头部位于油孔内,且堵头部的外侧面和油孔的内壁之间贴合;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堵头部连接,且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孔之间连接。作为优先,所述堵头部的外侧面设置有环槽,且环槽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和所述油孔的内壁之间贴合。作为优先,所述堵头部的上端面设置有受力孔。作为优先,所述受力孔的横截面为六角形、一字形、十字形或是梅花形。作为优先,所述油孔为阶梯孔,具备阶梯面;所述阶梯孔的大孔端位于轴瓦主体的内侧面,小孔端位于轴瓦主体的外侧面。作为优先,所述阶梯面为倾斜面。作为优先,所述连接部和连接孔之间螺纹连接或卡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密封件,将原本空置的油孔堵上,利用密封件和轴承座之间固定连接,来提高轴瓦主体和轴承座之间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置的油孔没有合理处理,导致油膜容易断裂,导致轴瓦主体的安置稳定性降低的技术问题;达到对空置油孔合理利用,避免油膜断裂,增强轴瓦主体稳定性的技术效果。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油孔设置有阶梯孔,限制密封件的位置,使得油孔和密封件之间可以紧密贴合,将轴瓦主体和轴承座可靠的连接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的正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的正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轴承座;11、油路通道;12、连接孔;2、轴瓦主体;21、油槽;22、油孔;221、阶梯面;3、密封件;31、堵头部;311、受力孔;312、密封圈;32、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通过设置密封件3,将原本空置的油孔22堵上,利用密封件3和轴承座1之间固定连接,来提高轴瓦主体2和轴承座1之间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置的油孔22没有合理处理,导致油膜容易断裂,导致轴瓦主体2的安置稳定性降低的技术问题;达到对空置油孔22合理利用,避免油膜断裂,增强轴瓦主体2稳定性的技术效果。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其特征在于,轴瓦结构包括轴承座1,所述轴承座1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一侧倾斜设置有贯通的油路通道11,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孔12,且连接孔12和油路通道11以凹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具体来说,所述轴承座1位现有技术,本申请主要是对轴承座1设置一个连接孔12,且连接孔12的位置和空置的油孔22对应;所述连接孔12优选为螺纹孔。轴瓦主体2,所述轴瓦主体2位于轴承座1的凹槽内,所述轴瓦主体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油孔22;其中,一个油孔22和油路通道11对应,另一个油孔22和连接孔12对应;具体来说,所述轴瓦主体2也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主要是对轴瓦主体2中油槽21和油孔22的位置做一下优化,将油槽21做宽,油孔22位于油槽21内。密封件3,所述密封件3位于和连接孔12对应的油孔22内;所述密封件3包括堵头部31,所述堵头部31位于油孔22内,且堵头部31的外侧面和油孔22的内壁之间贴合;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和堵头部31连接,且连接部32和所述连接孔12之间连接。具体来说,所述密封件3中的堵头部31和连接部32可以是一整体式的,也可以是分体式的,利用焊接,螺纹连接或磁力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连接部32和连接孔12之间优选为螺纹连接,所述堵头部31的尺寸大于连接部32的尺寸;且所述堵头部31的外侧面表面光滑,有利于和油孔22贴合后紧密密封。所述堵头部31的外侧面设置有环槽,且环槽内嵌设有密封圈312,所述密封圈312和所述油孔22的内壁之间贴合。具体来说,环槽是为了嵌入密封圈312,密封圈312和环槽之间优选为过盈卡接;且油孔22上相对于密封圈312可以设置一圈卡槽,提高密封圈312的密封效果。所述堵头部31的上端面设置有受力孔311。所述受力孔311的横截面为六角形、一字形、十字形或是梅花形。具体来说,受力孔311的设置是为了利用工具可以对密封件3施力,便于密封件3进入油孔22内,便于密封件3和连接孔12之间连接;受力孔311的形状不同,和其配合的工具也不同,一般优选为市场上常见的工具;且作为优选,所述堵头部31的上端面为内凹的弧形,受力孔311位于上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油孔22为阶梯孔,具备阶梯面221;所述阶梯孔的大孔端位于轴瓦主体2的内侧面,小孔端位于轴瓦主体2的外侧面。具体来说,将油孔22设置为阶梯孔有利于密封件3和油孔22之间形成作用面,通过密封件3对阶梯面221施力,来固定轴瓦主体2的位置;在加工阶梯孔时,也是加工大孔端,后加工小孔端。所述阶梯面221为倾斜面。具体来说,倾斜面可以实现密封件3和轴瓦主体2之间在一定范围内的带力调节,有利于适用在更多规格和更多工况下的使用。技术效果: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密封件3,将原本空置的油孔22堵上,利用密封件3和轴承座1之间固定连接,来提高轴瓦主体2和轴承座1之间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置的油孔22没有合理处理,导致油膜容易断裂,导致轴瓦主体2的安置稳定性降低的技术问题;达到对空置油孔22合理利用,避免油膜断裂,增强轴瓦主体2稳定性的技术效果。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油孔22设置有阶梯孔,限制密封件3的位置,使得油孔22和密封件3之间可以紧密贴合,将轴瓦主体2和轴承座1可靠的连接在一起。工作原理:将轴瓦主体2快速安装在轴承座1上后,其中的一个油孔22和油路通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其特征在于,轴瓦结构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一侧倾斜设置有贯通的油路通道,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和油路通道以凹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轴瓦主体,所述轴瓦主体位于轴承座的凹槽内,所述轴瓦主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油孔;其中,一个油孔和油路通道对应,另一个油孔和连接孔对应;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和连接孔对应的油孔内;所述密封件包括堵头部,所述堵头部位于油孔内,且堵头部的外侧面和油孔的内壁之间贴合;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堵头部连接,且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孔之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其特征在于,轴瓦结构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一侧倾斜设置有贯通的油路通道,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和油路通道以凹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轴瓦主体,所述轴瓦主体位于轴承座的凹槽内,所述轴瓦主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油孔;其中,一个油孔和油路通道对应,另一个油孔和连接孔对应;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和连接孔对应的油孔内;所述密封件包括堵头部,所述堵头部位于油孔内,且堵头部的外侧面和油孔的内壁之间贴合;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堵头部连接,且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孔之间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轴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部的外侧面设置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彪姚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诸暨市轴瓦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