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迎水面复合土工膜表面保护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41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迎水面复合土工膜表面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自土工膜表面之上包括初喷混凝土与复喷混凝土,初喷混凝土与复喷混凝土之间设置机编网;初喷混凝土分块设置,块与块之间设置伸缩缝,复喷混凝土分块设置并与初喷混凝土对齐,且块与块之间也设置伸缩缝;所述机编网过缝布置并满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喷混凝土与机编网相结合的土工膜表面保护方式,施工简单、经济、工期有所保证。喷混凝土层间机编网过缝满铺布置,加强了保护层的整体性。喷混凝土设置横、纵缝增强了保护层的对复合土工膜坡面的适应能力。土工膜表面保护层覆盖完全,能够有效应对土工膜暴露老化和水流冲刷的能力,确保了保护层可靠耐用。

A surface protective layer of composite geo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迎水面复合土工膜表面保护层
本技术涉及一种迎水面复合土工膜表面保护层,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复合土工膜斜墙围堰复合土工膜表面的保护及类似工程。
技术介绍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需要在河道内修筑围堰以挡水保障大坝基坑干地施工条件。对于河床覆盖层渗透性强,围堰工期要求紧的高土石围堰,往往采用复合土工膜斜墙的设计方案,防渗墙与堰体完全分开布置,复合土工膜施工不受防渗墙施工制约,干扰小,环保,工期保证性高,后期维修补强方便,但防渗墙以上复合土工膜需要另设保护层,主要有袋装土、预制混凝土面板及钢筋石笼等方式。袋装土施工简单,但整体防护效果较差,下部土工膜没有完全覆盖,土工膜容易在阳光下或涨水期产生破坏。预制混凝土面板防护好,但施工设备和工艺较复杂,对坡面平整度要求较高。钢筋石笼具有就地取材,但对于斜坡面大面积施工存在困难,施工过程中易对坡面土工膜产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靠度高、施工简单、经济、工期保证有保证的迎水面复合土工膜表面保护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迎水面复合土工膜表面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自土工膜表面之上包括初喷混凝土与复喷混凝土,初喷混凝土与复喷混凝土之间设置机编网;初喷混凝土分块设置,块与块之间设置伸缩缝,复喷混凝土分块设置并与初喷混凝土对齐,且块与块之间也设置伸缩缝;所述机编网过缝布置并满铺。进一步地,机编网为镀锌钢丝编织成的网状结构,网孔80×80mm,钢丝直径φ2.6mm。进一步地,机编网的过缝部位涂刷沥青防锈漆,机编网与喷混凝土分缝错开。进一步地,初喷混凝土为8cm~12cm厚,复喷混凝土为8cm~12cm厚。进一步地,伸缩缝的纵缝内填充土工布包裹的沥青木板,伸缩缝的横缝内填充土工布包裹的泡沫板,且纵缝比横缝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喷混凝土与机编网相结合的土工膜表面保护方式,施工简单、经济、工期有所保证。喷混凝土层间机编网过缝满铺布置,加强了保护层的整体性。喷混凝土设置横、纵缝增强了保护层的对复合土工膜坡面的适应能力。土工膜表面保护层覆盖完全,能够有效应对土工膜暴露老化和水流冲刷的能力,确保了保护层可靠耐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位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例为一种迎水面复合土工膜表面保护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复合土工膜斜墙围堰防渗墙以上复合土工膜表面的保护,该保护层自土工膜1表面之上包括初喷混凝土2与复喷混凝土4,初喷混凝土2与复喷混凝土4之间设置机编网3;初喷混凝土分块设置,块与块之间设置伸缩缝,复喷混凝土4分块设置并与初喷混凝土2对齐,且块与块之间也设置伸缩缝;所述机编网3过缝布置并满铺。初喷混凝土2设置在复合土工膜1之上,机编网3设置在初喷混凝土2之上,复喷混凝土4设置在机编网3之上,所述伸缩缝包括横缝5、纵缝6。初喷混凝土2和复喷混凝土4一般为8厚cm~12cm的C25混凝土,喷混凝土厚度应结合复合土工膜铺设后坡比及摩擦系数综合确定。横缝5缝宽一般为5cm,横缝5内填充土工布(350g/m2)包裹的泡沫板51;纵缝6缝宽一般为2cm,纵缝内填充土工布(350g/m2)包裹的沥青木板61。本实例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首先,完成初喷混凝土2的施工,初喷混凝土2需要分块施工,按从下往上、先平面后坡面,从中间往两侧的“金字塔”顺序进行,初喷混凝土2施工时,需要尽快完成一个纵向条带,作为后续施工的临时通道使用;同时完成对应初喷混凝土2高度的横缝5和纵缝6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模板加固,并做好养护工作。其次,初喷混凝土2完成一定面积后,开始进行机编网3的铺设,机编网3之间采用14#铁丝螺旋式绑扎连接,保证机编网满铺即铺满整个保护层,机编网3需过缝布置,即机编网3在伸缩缝处不断开,也铺在伸缩缝处,机编网3的过缝部位涂刷沥青防锈漆,机编网3与喷混凝土分缝错开,即机编网3的接头错开横缝5、纵缝6,优选错开40cm以上。最后,完成复喷混凝土4的施工,复喷混凝土4需要分块施工,初喷混凝土2与复喷混凝土4分缝需对齐,同时完成对应复喷混凝土4高度的横缝5和纵缝6的施工。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迎水面复合土工膜表面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自土工膜表面之上包括初喷混凝土与复喷混凝土,初喷混凝土与复喷混凝土之间设置机编网;初喷混凝土分块设置,块与块之间设置伸缩缝,复喷混凝土分块设置并与初喷混凝土对齐,且块与块之间也设置伸缩缝;所述机编网过缝布置并满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迎水面复合土工膜表面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自土工膜表面之上包括初喷混凝土与复喷混凝土,初喷混凝土与复喷混凝土之间设置机编网;初喷混凝土分块设置,块与块之间设置伸缩缝,复喷混凝土分块设置并与初喷混凝土对齐,且块与块之间也设置伸缩缝;所述机编网过缝布置并满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水面复合土工膜表面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机编网的过缝部位涂刷沥青防锈漆,机编网与喷混凝土分缝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雷王永明胡小禹邬志董联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