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酸度食醋固态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35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酸度食醋固态发酵罐,包括上罐体、下罐体、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以及加液槽,上罐体的下部设有滤液板,上罐体的下部设有下呼吸口,下呼吸口连接有通气阀,上罐体的上部设有上呼气口,上罐体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下罐体中设有加热装置、冷却装置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循环泵的进口端与下罐体的下部连通,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端与上罐体的上部连通,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端还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罐体的上部连通,加液槽通过加液管与下罐体连通,第二循环泵的进口端与下罐体的下部连通,第二循环泵的出口端与下罐体的中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酵过程中无需翻醅,能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酸度食醋固态发酵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酸度食醋固态发酵罐。
技术介绍
食醋的生产工艺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固态发酵生产的食醋营养价值大于液态发酵。传统的食醋固态发酵多采用大缸、大池、发酵槽、翻醅机等生产方式,无法有效的控制温度、供氧和翻醅的过程,劳动强度高,并且敞开式的生产造成卫生条件差等缺点,且发酵周期长20天左右,酸度一般只能达到8.0g/100ml左右,通过淋醋以后,平均只能达到6.0g/100ml左右。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翻醅、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的高酸度食醋固态发酵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酸度食醋固态发酵罐,包括用于容置发酵醅的上罐体、用于容置发酵液的下罐体、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以及加液槽,下罐体安装在上罐体的上部,上罐体的下部设有滤液板,上罐体的下部设有下呼吸口,下呼吸口位于滤液板的下方,下呼吸口连接有通气阀,上罐体的上部设有上呼气口,上罐体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下罐体中设有加热装置、冷却装置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循环泵的进口端与下罐体的下部连通,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端与上罐体的上部连通,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端还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罐体的上部连通,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控制阀,加液槽通过加液管与下罐体连通,第二循环泵的进口端与下罐体的下部连通,第二循环泵的出口端与下罐体的中部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口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下罐体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上罐体连接,在所述上罐体的上部设有旋转喷淋头,旋转喷淋头与第二管道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排空阀,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出料阀和流量调节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盘管、冷却水源以及设置在冷却盘管与冷却水源之间的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罐体的外侧设有透明液位管,液位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液位管的下端与所述下罐体的下部连通,液位管的上端与所述下罐体的上部连通。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半封闭式固态发酵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跑酸和跑酒,通过第二循环泵进行发酵液的内部循环,使得发酵液整体温度更加稳定和易控,保证发酵品质,发酵过程中无需翻醅,能简化操作过程中,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中固态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中:10-支脚11-下罐体12-上罐体13-固定活动带圈14-下呼吸口15-上呼吸口16-通气阀17-旋转喷淋头18-观察窗19-卸料口20-保温层30-第一循环泵31-第一管道32-第二管道33-排空阀34-循环管35-循环控制阀36-出料阀37-流量调节阀41-电热管42-冷却盘管43-电磁阀44-冷却水管45-第一温度传感器64-第二温度传感器50-加液槽51-加液管52-第二循环泵60-液位管70-回流阀80-发酵醅81-滤液板90-发酵液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1和图2,高酸度固态发酵食醋的生产方法,依次包括粮食前处理工序、粮食酒发酵工序以及食醋固态发酵工序,其中,粮食前处理工序是选取原料进行浸泡、蒸煮糊化以及冷却,具体是:首先,进行粮食处理,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均匀的吸水,蒸煮,使淀粉充分吸水情况易于蒸煮,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高粱、玉米等原料,通过20目网筛占50%以上,大米,小麦,则可无需经过破碎。浸泡:采体用浸、蒸、冷一体锅,将粮食料进行浸泡,待达到浸泡时间,以大米为例浸泡3h为宜,沥干水份,依不同原料及天气的不同可适当调整浸泡时间,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一般以润料水分48~50%为宜,浸泡完毕,打开出水阀门,将米汤排干,保持0.5-1小时,待水沥干,即关闭出水阀待蒸。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烂,内无生心即可。冷却:蒸熟的原料,启动高压风机及开启蒸锅的进气阀,使饭温下降,待饭表面温降至40℃以下,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即可转移进行恒温发酵中。粮食酒发酵工序中,在酒类发酵罐先注入25-30℃的清水,可加入安琪牌酿酒曲和酵母,可直接进行淀粉的糖化和酒化的发酵过程,搅拌均匀后,即可填加入冷却完成后的熟料,品温控制33-35℃,一般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醪700-750L左右为宜,粮食料约为180-200KG。装好后,搅拌均匀后,于恒温条件下(33-35℃),经过6-7天发酵即为成熟的酒醪,其酒精度约为可达10%(V/V)左右,有机酸3-7g/L。白酒蒸馏:取约30%的酒醪,于白酒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收集酒精度40%(V/V)以上的粮食白酒,准备用于高酸发酵时提升酒度时使用。所述食醋固态发酵工序中采用固态发酵罐进行,固态发酵罐包括用于容置发酵醅80的上罐体12、用于容置发酵液90的下罐体11、第一循环泵30、第二循环泵52以及加液槽50,下罐体11安装在上罐体12的上部,下罐体11和上罐体12通过固定活动带圈13固定在一起,在下罐体11的上部与上罐体12的下部还通过回流阀70和回流管道连通。上罐体12的下部设有滤液板81,上罐体12的下部设有下呼吸口14,下呼吸口14位于滤液板81的下方,下呼吸口14连接有通气阀16,通气阀16连接至气源,用于控制发酵过程的氧含量。上罐体12的上部设有上呼气口15,上呼气口15与上罐体12的上部连通,上罐体12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5,下罐体11中设有加热装置、冷却装置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45。本技术还包括PLC控制器,各电元件均连接至PLC控制器。第一循环泵30的进口端与下罐体11的下部连通,第一循环泵30的出口端与上罐体12的上部连通,第一循环泵30的出口端还连接有循环管34,循环管34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罐体12的上部连通,循环管34上设有循环控制阀35。本技术中加液槽50通过加液管51与下罐体11连通,第二循环泵52的进口端与下罐体11的下部连通,第二循环泵52的出口端与下罐体11的中部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循环泵30的进口端通过第一管道31与所述下罐体11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30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管道32与所述上罐体12连接,在所述上罐体12的上部设有旋转喷淋头17,旋转喷淋头17与第二管道32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管道31上设有排空阀33,所述第二管道32上设有出料阀36和流量调节阀3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盘管42、冷却水源以及设置在冷却盘管42与冷却水源之间的冷却水管44,冷却水管44上设有电磁阀43,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管4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罐体11的外侧设有透明液位管60,液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酸度食醋固态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发酵醅的上罐体、用于容置发酵液的下罐体、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以及加液槽,下罐体安装在上罐体的上部,上罐体的下部设有滤液板,上罐体的下部设有下呼吸口,下呼吸口位于滤液板的下方,下呼吸口连接有通气阀,上罐体的上部设有上呼气口,上罐体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下罐体中设有加热装置、冷却装置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循环泵的进口端与下罐体的下部连通,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端与上罐体的上部连通,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端还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罐体的上部连通,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控制阀,加液槽通过加液管与下罐体连通,第二循环泵的进口端与下罐体的下部连通,第二循环泵的出口端与下罐体的中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酸度食醋固态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发酵醅的上罐体、用于容置发酵液的下罐体、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以及加液槽,下罐体安装在上罐体的上部,上罐体的下部设有滤液板,上罐体的下部设有下呼吸口,下呼吸口位于滤液板的下方,下呼吸口连接有通气阀,上罐体的上部设有上呼气口,上罐体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下罐体中设有加热装置、冷却装置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循环泵的进口端与下罐体的下部连通,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端与上罐体的上部连通,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端还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罐体的上部连通,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控制阀,加液槽通过加液管与下罐体连通,第二循环泵的进口端与下罐体的下部连通,第二循环泵的出口端与下罐体的中部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酸度食醋固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欣萍颜文凤刘元锟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中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