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乘人索道用架空双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110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煤矿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乘人索道用架空双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部分与副驱动部分,两部分均为独立架空方式布置;所述主驱动部分包括连接于主机机架上的电动机、联轴器、工作制动器、减速器、安全制动器和双槽主驱动轮,所述电动机连接联轴器,联轴器分别连接工作制动器与减速器,减速器连接双槽主驱动轮,双槽主驱动轮上连接安全制动器;所述副驱动部分为通过钢丝绳与双槽主驱动轮连接的单槽副驱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落地双驱动下部无法运行其他设备的难题;可以使巷道的整修量减少或者不必修整,大大减少基础施工费用;架空布置不再占用巷道下部空间,能够满足巷道中有轨道,下方需要过大件的需要。

An overhead double driving device for cableway in coal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乘人索道用架空双驱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煤矿用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乘人索道用架空双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用乘人索道中传统的双槽驱动装置都是采用落地式布置:在一个框型的落地机架上安装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联轴器,在减速器的输出中心装有万向联轴器,在万向联轴器的上方装有双槽驱动主轮,在落地框架上距双槽驱动主轮约2米处装有驱动副轮。此种落地式布置占用空间大,地基基础施工量大,布置成本高,且不能适用于巷道中有轨道,下方需要过大件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煤矿架空乘人索道用钢丝绳的布置结构。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煤矿乘人索道用架空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驱动部分与副驱动部分,两部分均为独立架空方式布置;所述主驱动部分包括连接于主机机架上的电动机、联轴器、工作制动器、减速器、安全制动器和双槽主驱动轮,所述电动机连接联轴器,联轴器分别连接工作制动器与减速器,减速器连接双槽主驱动轮,双槽主驱动轮上连接安全制动器;所述副驱动部分为通过钢丝绳与双槽主驱动轮连接的单槽副驱动轮。所述单槽副驱动轮包括驱动副轮、安装支架、安装横梁、调整螺栓、压板和螺栓,驱动副轮倾斜3.5°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通过压板和螺栓将安装支架与事先预埋在巷道上部的安装横梁牢固连接,调整螺栓用于上下调节单槽副驱动轮,单槽副驱动轮还能在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任意调整,四向可调,使单槽副驱动轮与双槽主驱动轮配合准确,将钢丝绳从主驱动轮的上槽平缓地引导过渡到下槽中。所述主驱动部分的主机机架与在巷道内预埋的两组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采用25#工字钢两根并焊,预埋在巷道距地面2.32米处。所述架空方式布置包括纵向布置及横向布置。本技术可与绞车及皮带输送机共巷道,使架空乘人索道的下部可以运行轨道或皮带机,索道与轨道或皮带机互锁,行人和运货可交替进行,驱动副轮架空布置,一是承上启下,将钢丝绳从主驱动轮的上槽平缓地引导过渡到下槽中;二是增大钢丝绳与驱动轮的围包角,防止架空乘人索道打滑,解决了落地双驱动下部无法运行其他设备的难题;驱动装置顺着巷道采用架空方式布置,可以使巷道的整修量减少或者不必修整,大大减少基础施工费用;架空布置不再占用巷道下部空间,能够满足巷道中有轨道,下方需要过大件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副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副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二;图中:电动机101、联轴器102、工作制动器103、减速器104、主机机架105、安全制动器106、双槽主驱动轮107、单槽副驱动轮108、驱动副轮201、安装支架202、安装横梁203、调整螺栓204、压板205、螺栓20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煤矿乘人索道用架空双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部分与副驱动部分,两部分均为独立架空方式布置;所述主驱动部分包括连接于主机机架105上的电动机101、联轴器102、工作制动器103、减速器104、安全制动器106和双槽主驱动轮107,所述电动机101连接联轴器102,联轴器102分别连接工作制动器103与减速器104,减速器104连接双槽主驱动轮107,双槽主驱动轮107上连接安全制动器106;所述副驱动部分为通过钢丝绳与双槽主驱动轮107连接的单槽副驱动轮108。如图2-图3所示,所述单槽副驱动轮108包括驱动副轮201、安装支架202、安装横梁203、调整螺栓204、压板205和螺栓206,驱动副轮201倾斜3.5°并固定在安装支架202上,通过压板205和螺栓206将安装支架202与事先预埋在巷道上部的安装横梁203牢固连接,调整螺栓204用于上下调节单槽副驱动轮108,单槽副驱动轮108还能在安装横梁203的长度方向任意调整,四向可调,使单槽副驱动轮108与双槽主驱动轮107配合准确,将钢丝绳从主驱动轮107的上槽平缓地引导过渡到下槽中。所述主驱动部分的主机机架105与在巷道内预埋的两组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采用25#工字钢两根并焊,预埋在巷道距地面2.32米处。所述架空方式布置包括纵向布置及横向布置。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乘人索道用架空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驱动部分与副驱动部分,两部分均为独立架空方式布置;所述主驱动部分包括连接于主机机架(105)上的电动机(101)、联轴器(102)、工作制动器(103)、减速器(104)、安全制动器(106)和双槽主驱动轮(107),所述电动机(101)连接联轴器(102),联轴器(102)分别连接工作制动器(103)与减速器(104),减速器(104)连接双槽主驱动轮(107),双槽主驱动轮(107)上连接安全制动器(106);所述副驱动部分为通过钢丝绳与双槽主驱动轮(107)连接的单槽副驱动轮(1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乘人索道用架空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驱动部分与副驱动部分,两部分均为独立架空方式布置;所述主驱动部分包括连接于主机机架(105)上的电动机(101)、联轴器(102)、工作制动器(103)、减速器(104)、安全制动器(106)和双槽主驱动轮(107),所述电动机(101)连接联轴器(102),联轴器(102)分别连接工作制动器(103)与减速器(104),减速器(104)连接双槽主驱动轮(107),双槽主驱动轮(107)上连接安全制动器(106);所述副驱动部分为通过钢丝绳与双槽主驱动轮(107)连接的单槽副驱动轮(1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乘人索道用架空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槽副驱动轮(108)包括驱动副轮(201)、安装支架(202)、安装横梁(203)、调整螺栓(204)、压板(205)和螺栓(206),驱动副轮(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全山李桂湘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百思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