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污水用排污装置,针对现有的道路排污装置缺少固体分离过滤的装置容易造成污水排出管道堵塞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导水管、集水总管、过滤分离装置、固体挤压装置;过滤分离装置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绞龙轴、过滤斜板、出液口,绞龙轴通过电动机带动;固体挤压装置内部设有分液装置、引流嘴、第二出液管,过渡板的上方活动设置有一能够上下运动的下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一方面通过绞龙叶片加快固体向下移动,利用过滤斜板使得固液加速分离,液体向下集中传送,另一方面通过固液挤压装置对固体重新挤压挤出新的水分,二次挤压后的水分汇合运送,固体通过挤压传送出去,便于道路污水分类排污。
A sewage device for Road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污水用排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排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污水用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而道路排水主要是指为了排除市政道路路面上的降水采取的措施,通常路面水按路面的坡度状况汇流至街沟,再由街沟经雨水口流入连接管,由连接管进过检查井进入排水干管,然后由排水干管的出水口排放至江、湖、海等水体。但是在道路排水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泥沙和固体混杂物一起流入排污管道中,经过积累过多的泥沙和杂物就会堵塞在排污装置的排出口,长此以往会影响水流流通,因此,该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道路污水用排污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道路排污装置缺少固体分离过滤的装置容易造成污水排出管道堵塞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污水用排污装置,包括导水管、集水总管、过滤分离装置、固体挤压装置,所述导水管安装在所述集水总管上,所述集水总管的液体输出端对应所述过滤分离装置的进料口;所述过滤分离装置包括过滤分离仓,所述过滤分离仓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绞龙轴、过滤斜板、出液口,所述绞龙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所述绞龙轴上安装有绞龙叶片,所述过滤斜板为倾斜向右下方设置,所述出液口下方设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上设有第一电动阀,所述过滤斜板的右侧设有固体出料口,所述固体出料口处接有第一固体排出管,所述第一固体排出管出料口设置在固体挤压装置的顶部;所述固体挤压装置包括挤压箱,所述挤压箱内部设有分液装置,所述分液装置包括引流板、过渡板、排出板,所述引流板、所述过渡板、所述排出板均为弧形板、并通过焊接制成一个整体,所述过渡板为带有过滤网格的钢板,所述过渡板下方设有引流嘴,所述引流嘴设置在第二出液管的进液口,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左侧连接有第三出液管,所述过渡板的上方活动设置有一下压板,所述下压板通过螺钉螺旋固定在活塞杆上,所述活塞杆在气缸的带动下竖直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气缸通过螺钉固定在固体挤压装置上;集液排出管的一端连接第三出液管另一端连接第一出液管。优选的,所述绞龙轴上的所述绞龙叶片的螺距为不等距方式排列,所述绞龙叶片最右端螺距为100mm,每间隔一个绞龙叶片,螺距减少5mm,逐渐减少至螺距为80mm。优选的,所述过滤斜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为15°-30°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固体排出管上安装有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三出液管上安装有第三电动阀。优选的,所述分液装置的下方设有支架支撑。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通过将污水导入过滤分离装置。在过滤分离装置中的通过过滤斜板将固液进行第一次过滤分离,在绞龙叶片的带动下,一方面加快固体向第一固体排出管处排出,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绞龙叶片上的叶片间距能够对固体中的水分再次进行挤压,挤压过的水分通过过滤斜板集中流入出液口;固体在被排出后通过固体挤压装置再次进行挤压,多余的液体通过带有过滤网格的过渡板将水再次挤压后排出,而固体通过固体出料口排出,这样减少了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分离,减少排污装置在长期使用时堵塞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两次固液分流挤压,使得液体集中通过集液排出管排出,方便排污装置内部杂质的分类,减少了堵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道路污水用排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导水管,2-集水总管,3-过滤分离装置,31-出液口,32-过滤分离仓,33-过滤斜板,34-绞龙轴,35-绞龙叶片,36-联轴器,37-电动机,38-第一出液管,381-第一电动阀,39-固体出料口,4-第一固体排出管,41-第二电动阀,5-固体挤压装置,51-挤压箱,52-气缸,521-活塞杆,522-下压板,53-分液装置,531-引流板,532-过渡板,533-排出板,54-支架,55-引流嘴,56-第二出液管,57-第三出液管,571-第三电动阀,6-第二固体排出管,61-第四电动阀,7-集液排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道路污水用排污装置,包括导水管1、集水总管2、过滤分离装置3、固体挤压装置5,所述导水管1安装在所述集水总管2上,所述集水总管2的液体输出端对应所述过滤分离装置3的进料口;所述过滤分离装置3包括过滤分离仓32,所述过滤分离仓32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绞龙轴34、过滤斜板33、出液口31,所述绞龙轴3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36和电动机37相连,所述绞龙轴34上安装有绞龙叶片35,所述过滤斜板33为倾斜向右下方设置,所述出液口31下方设有第一出液管38,所述第一出液管38上设有第一电动阀381,所述过滤斜板33的右侧设有固体出料口39,所述固体出料口39处接有第一固体排出管4,所述第一固体排出管4出料口设置在固体挤压装置5的顶部;所述固体挤压装置5包括挤压箱51,所述挤压箱51内部设有分液装置53,所述分液装置53包括引流板531、过渡板532、排出板533,所述引流板531、所述过渡板532、所述排出板533均为弧形板、并通过焊接制成一个整体,所述过渡板532为带有过滤网格的钢板,所述过渡板532下方设有引流嘴55,所述引流嘴55设置在第二出液管56的进液口,所述第二出液管56的左侧连接有第三出液管57,所述过渡板532的上方活动设置有一下压板522,所述下压板522通过螺钉螺旋固定在活塞杆521上,所述活塞杆521在气缸52的带动下竖直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气缸52通过螺钉固定在固体挤压装置5上;集液排出管7的一端连接第三出液管57另一端连接第一出液管38;所述绞龙轴34上的所述绞龙叶片35的螺距为不等距方式排列,所述绞龙叶片345最右端螺距为100mm,每间隔一个绞龙叶片35,螺距减少5mm,逐渐减少至螺距为80mm;所述过滤斜板3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为15°-30°之间;所述第一固体排出管4上安装有第二电动阀41,所述第三出液管57上安装有第三电动阀571;所述分液装置53的下方设有支架54支撑。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污水从导水管1进入后过渡到集水总管2,通过集水总管2流入过滤分离装置3,过滤分离装置3内部设有一个过滤斜板33,通过过滤斜板33将固体和液体分开引流,固体就被阻挡在过滤斜板33的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污水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水管(1)、集水总管(2)、过滤分离装置(3)、固体挤压装置(5),所述导水管(1)安装在所述集水总管(2)上,所述集水总管(2)的液体输出端对应所述过滤分离装置(3)的进料口;所述过滤分离装置(3)包括过滤分离仓(32),所述过滤分离仓(32)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绞龙轴(34)、过滤斜板(33)、出液口(31),所述绞龙轴(3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36)和电动机(37)相连,所述绞龙轴(34)上安装有绞龙叶片(35),所述过滤斜板(33)为倾斜向右下方设置,所述出液口(31)下方设有第一出液管(38),所述第一出液管(38)上设有第一电动阀(381),所述过滤斜板(33)的右侧设有固体出料口(39),所述固体出料口(39)处接有第一固体排出管(4),所述第一固体排出管(4)出料口设置在固体挤压装置(5)的顶部;所述固体挤压装置(5)包括挤压箱(51),所述挤压箱(51)内部设有分液装置(53),所述分液装置(53)包括引流板(531)、过渡板(532)、排出板(533),所述引流板(531)、所述过渡板(532)、所述排出板(533)均为弧形板、并通过焊接制成一个整体,所述过渡板(532)为带有过滤网格的钢板,所述过渡板(532)下方设有引流嘴(55),所述引流嘴(55)设置在第二出液管(56)的进液口,所述第二出液管(56)的左侧连接有第三出液管(57),所述过渡板(532)的上方活动设置有一下压板(522),所述下压板(522)通过螺钉螺旋固定在活塞杆(521)上,所述活塞杆(521)在气缸(52)的带动下竖直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气缸(52)通过螺钉固定在固体挤压装置(5)上;集液排出管(7)的一端连接第三出液管(57)另一端连接第一出液管(3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污水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水管(1)、集水总管(2)、过滤分离装置(3)、固体挤压装置(5),所述导水管(1)安装在所述集水总管(2)上,所述集水总管(2)的液体输出端对应所述过滤分离装置(3)的进料口;所述过滤分离装置(3)包括过滤分离仓(32),所述过滤分离仓(32)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绞龙轴(34)、过滤斜板(33)、出液口(31),所述绞龙轴(3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36)和电动机(37)相连,所述绞龙轴(34)上安装有绞龙叶片(35),所述过滤斜板(33)为倾斜向右下方设置,所述出液口(31)下方设有第一出液管(38),所述第一出液管(38)上设有第一电动阀(381),所述过滤斜板(33)的右侧设有固体出料口(39),所述固体出料口(39)处接有第一固体排出管(4),所述第一固体排出管(4)出料口设置在固体挤压装置(5)的顶部;所述固体挤压装置(5)包括挤压箱(51),所述挤压箱(51)内部设有分液装置(53),所述分液装置(53)包括引流板(531)、过渡板(532)、排出板(533),所述引流板(531)、所述过渡板(532)、所述排出板(533)均为弧形板、并通过焊接制成一个整体,所述过渡板(532)为带有过滤网格的钢板,所述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兴喜,俞征瑶,柯立东,童小燕,刘克强,邱宜桂,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江海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