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飞虎专利>正文

一种离合式超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42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式超喂器,包括支架,通过转轴连接的超喂轮和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一靠电机驱动的传动轮相连接,转轴垂直穿过支架上平面,主动轮设于支架内,超喂轮设于支架外,支架内下平面上设有被动轮,被动轮的转轴和主动轮的转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支架内设有皮带转移机构,皮带转移机构可将皮带绕在主动轮上的一端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互相转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超喂器能灵活有效的控制单个超喂轮的转停,在断线时不再需要关闭电动机,停止所有超喂轮来等待为某一个超喂轮续线,大大提高了络筒机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络筒机零件,具体的说是指一种离合式超喂器。技术背景整机单电机摩擦棍传动络筒机不能加装超喂器,致使纱线张力过大, 巻绕过紧,成型不好,退解不顺,成型后的线筒保存时间过长容易使线失 去弹性。后有一种小电机超喂器,每个超喂器都要有一个小电机来驱动, 这种方法成本太高,不适合用在简易络筒机上。还有一种超喂器,各个超 喂器由同一个电动机驱动,不能单独控制转停,当一个机头断线时必须把 电动机关掉,停止所有超喂器,等断线超喂器连接好线后才可以重新运作, 这样就会浪费其它机头的工作时间,而且电动机的开启会浪费电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结构简单,能单独灵活控制某个超喂轮的转 停,使用方便的离合式超喂器。一种离合式超喂器,包括支架,通过转轴连接的超喂轮和主动轮,主 动轮通过皮带与一靠电机驱动的传动轮相连接,所述的支架主要包括上平 面、下平面和支撑上下平面的内平面,所述的转轴垂直穿过支架上平面, 主动轮设于支架内,超喂轮设于支架外,支架内下平面上设有被动轮,被 动轮的转轴和主动轮的转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支架内设有皮带转移机 构,所述的皮带转移机构可将皮带绕在主动轮上的一端在主动轮和被动轮 之间互相转移。所述的皮带转移机构包括手柄座、转动轴、转动板、支撑板、转动盘, 支撑板两端与支架的上下平面固定,手柄座和转动板通过穿过支撑板的转动轴固定在支撑板两侧,可以同时旋转;手柄座上固定一手柄,手柄伸出 支架,方便控制,手柄的移动带动转动板移动;转动板的另一端与转动盘 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转动盘的另一侧侧壁上并排设有两个资轮,乾轮的圓周面上设有凹槽,主动轮与传动轮之间的皮带从两个瓷轮之间穿过。 所述的支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各种形状。本技术的离合式超喂器,在需要某一超喂轮停止运转时,只需拨 动手柄,通过皮带转移机构将主动轮与传动轮之间的皮带从主动轮上拨到 被动轮上即可,不需要关掉电动机,停止所有超喂轮,控制灵活,结构简 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离合式超喂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2、 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可行的离合式超喂器。一种离合式超喂器,包括支架2,通过转轴连接的超喂轮3和主动轮 11,主动轮11通过皮带13与一靠电机驱动的传动轮14相连接,支架2 主要包括上平面、下平面和支撑上下平面的内平面,转轴垂直穿过支架2 上平面,主动轮11设于支架2内,超喂轮3设于支架2外,支架2内下 平面上设有被动轮12,被动轮12的转轴和主动轮11的转轴处于同一水平 线上,支架2内设有皮带转移机构,皮带转移机构可将皮带13绕在主动 轮11上的一端在主动轮11和被动轮12之间互相转移。皮带转移机构包括手柄座4、转动轴6、转动板7、支撑板5、转动盘 8,支撑板5两端与支架2的上下平面固定,手柄座4和转动板7通过穿 过支撑板5的转动轴6固定在支撑板5两侧,手柄座4和转动板7可以同 时旋转;手柄座4上固定一手柄1,手柄1伸出支架2,手柄1的移动带 动转动板7移动;转动板7的另一端与转动盘8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转 动盘8的另一侧側壁上并排设有两个瓷轮一一瓷轮9和瓷轮10,两瓷轮 的圓周面上设有凹槽,主动轮11与传动轮14之间的皮带13从资轮9和 乾轮IO之间穿过。该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3所示,皮带13从瓷轮9和瓷轮 IO之间穿过, 一端绕过主动轮ll,另一端绕过靠电动机驱动的传动轮14,以此来驱动主动轮ll,然后带动与主动轮11同轴的超喂轮3工作。当该 超喂轮3发生断线,需要停止时,拔动手柄1,利用两个瓷轮把皮带13 从主动轮ll上移开,移到被动轮12上,超喂轮3停止工作,这时可以连 接断线;断线连接完后需要继续工作时,拔动手柄1把皮带13从被动轮 12上移回主动轮11,超喂轮3也随之又开始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离合式超喂器,包括支架(2),通过转轴连接的超喂轮(3)和主动轮(11),主动轮(11)通过皮带(13)与一靠电机驱动的传动轮(14)相连接,所述的支架(2)主要包括上平面、下平面和支撑上下平面的内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垂直穿过支架(2)的上平面,主动轮(11)设于支架(2)内,超喂轮(3)设于支架(2)外,支架(2)内下平面上设有被动轮(12),被动轮(12)的转轴和主动轮(11)的转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支架(2)内设有皮带转移机构,所述的皮带转移机构将皮带(13)绕在主动轮(11)上的一端在主动轮(11)和被动轮(12)之间互相转移。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式超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 转移机构包括手柄座(4)、转动轴(6)、转动板(7)、支撑板(5)、转动 盘(8),支撑板(5)两端与支架(2)的上下平面固定,手柄座(4)和 转动板(7 )通过穿过支撑板(5 )的转动轴(6 )固定在支撑板(5 )两侧, 手柄座(4)上固定一手柄(1),手柄(1)伸出支架(2),转动板(7) 的另一端与转动盘(8)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转动盘(8)的另一侧侧壁 上并排设有两个瓷轮(9,10),覺轮的圆周面上设有凹槽,主动轮(ll)和 传动轮(14)之间的皮带(13)从两个瓷轮之间穿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式超喂器,包括支架,通过转轴连接的超喂轮和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一靠电机驱动的传动轮相连接,转轴垂直穿过支架上平面,主动轮设于支架内,超喂轮设于支架外,支架内下平面上设有被动轮,被动轮的转轴和主动轮的转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支架内设有皮带转移机构,皮带转移机构可将皮带绕在主动轮上的一端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互相转移。本技术超喂器能灵活有效的控制单个超喂轮的转停,在断线时不再需要关闭电动机,停止所有超喂轮来等待为某一个超喂轮续线,大大提高了络筒机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F16H7/02GK201217583SQ20082008787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陆飞虎 申请人:陆飞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式超喂器,包括支架(2),通过转轴连接的超喂轮(3)和主动轮(11),主动轮(11)通过皮带(13)与一靠电机驱动的传动轮(14)相连接,所述的支架(2)主要包括上平面、下平面和支撑上下平面的内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垂直穿过支架(2)的上平面,主动轮(11)设于支架(2)内,超喂轮(3)设于支架(2)外,支架(2)内下平面上设有被动轮(12),被动轮(12)的转轴和主动轮(11)的转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支架(2)内设有皮带转移机构,所述的皮带转移机构将皮带(13)绕在主动轮(11)上的一端在主动轮(11)和被动轮(12)之间互相转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飞虎
申请(专利权)人:陆飞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