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螺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812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滚珠螺杆装置包含一螺杆、一滚珠螺帽及一滚珠循环组件。螺杆具有一第一螺纹槽,滚珠螺帽具有一第二螺纹槽及一回流螺纹通道,并套设且滑设于螺杆上,滚珠循环组件具有一螺纹开孔,并套设于螺杆与滚珠螺帽之间,螺纹开孔与第一螺纹槽及第二螺纹槽形成一第一滚珠通道。其中,第一滚珠通道与回流螺纹通道共同形成一滚珠循环路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滚珠螺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种滚珠螺杆装置中,通过螺杆与螺帽的配合,将转动转换为线 性传动。另外,再通过可循环运动的滚珠及滚珠螺帽与螺杆彼此搭配, 来减少滚珠螺帽及螺杆间的摩擦力,使滚珠螺杆装置在运行时更为平请参照图1所示, 一种公知的滚珠螺杆装置1包含一螺杆11以及一滚珠螺帽12,滚珠螺帽12被套设在螺杆11上并可在螺杆11上滑动, 且螺杆11与滚珠螺帽12的邻接位置分别相应地具有螺纹槽111、 121, 这些螺纹槽111、 121共同形成一第一滚珠通道P1,滚珠螺帽12具有 一第二滚珠通道P2,第一滚珠通道Pl与第二滚珠通道P2形成一循环 路径,多个滚珠B在循环路径内滚动。通过滚珠B在循环路径内滚动, 可使螺杆11与滚珠螺帽12进行相对螺旋运动,并使滚珠螺帽12沿螺 杆11移动。然而,公知的滚珠螺杆装置1中,第二滚珠通道P2是设置在滚珠 螺帽12的肉厚内,因此滚珠螺帽12必须维持一定的尺寸,以避免滚 珠螺帽12的结构的刚性不足,但如此也会造成滚珠螺帽12的尺寸过 大。且,第二滚珠通道P2的加工不易,也会造成整体制作成本的增加 并降低制造效率。另外,在第一滚珠通道P1与第二滚珠通道P2的衔 接处,这些滚珠B的滚动方向必须由原方向转为相反的回流方向,因 此容易产生摩擦冲突,进而造成滚珠螺杆装置1的损害。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降低整体制作成本、縮小滚珠螺帽的尺寸且 降低滚珠回流所产生的摩擦冲突的滚珠螺杆装置,已逐渐成为重要课 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整体制作成 本、縮小滚珠螺帽的尺寸且降低滚珠回流所产生的摩擦冲突的滚珠螺 杆装置。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技术的一种滚珠螺杆装置包含一螺杆、一滚珠螺帽及一滚珠循环组件。螺杆具有一第一螺纹槽,滚珠螺帽具有一第二螺纹槽及一回流螺纹通道,并套设在螺杆上且可在螺杆上滑动,滚珠循环组件具有一螺纹开孔,并套设在螺杆与滚珠螺帽之间, 螺纹开孔与第一螺纹槽及第二螺纹槽形成一第一滚珠通道。其中,第一滚珠通道与回流螺纹通道共同形成一滚珠循环路径。承上所述,依据本技术的一种滚珠螺杆装置的滚珠螺帽的内径 表面同时具有一第二螺纹槽及一回流螺纹通道,并通过一滚珠循环组 件将第二螺纹槽与回流螺纹通道作区隔,而滚珠循环组件的螺纹开孔 与螺杆的第一螺纹槽及滚珠螺帽的第二螺纹槽则形成第一滚珠通道。 因此,通过滚珠循环组件的区隔,第一滚珠通道中滚动的滚珠不会与 回流螺纹通道中回流的滚珠抵触,且第一滚珠通道与回流螺纹通道的 衔接为顺向,借此可避免这些滚珠回流时产生摩擦冲突的问题。另外, 由于回流螺纹通道设置在滚珠螺帽的内径表面,因此滚珠螺帽的尺寸 可进一步的縮小,且回流螺纹通道可与第二螺纹槽的制程整合,使整 体制作成本更为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的一种滚珠螺杆装置;图2为依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滚珠螺杆装置;以及图3为本技术的滚珠螺杆装置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 2、 3:滚珠螺杆装置II、 21:螺杆III、 121:螺纹槽12、 22、 32:滚珠螺帽211、 311:第一螺纹槽221、 321:第二螺纹槽222、 322:回流螺纹通道 23、 33:滚珠循环组件 231、 331:螺纹开孔 332:通道连接件B:滚珠C:卡榫Ll:滚珠循环路径 Pl、 Tl:第一滚珠通道P2、 T2:第二滚珠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滚珠 螺杆装置,其中相同组件以相同标号表示。请参照图2所示,本创作的一种滚珠螺杆装置2包含一螺杆21、 一 滚珠螺帽22及一滚珠循环组件23。螺杆21具有一第一螺纹槽211 ,滚珠螺帽22具有一第二螺纹槽221及一回流螺纹通道222,并套设在螺杆21上且可在螺杆21上滑动。滚珠循环组件23具有一螺纹开孔231,并套设在螺杆21与滚珠螺 帽22之间,且滚珠循环组件23两侧分别通过卡榫C (图中未显示另 一侧的卡榫)与滚珠螺帽22固定,螺纹开孔231与第一螺纹槽211及 第二螺纹槽221形成一第一滚珠通道T1。其中,第一滚珠通道T1与 回流螺纹通道222共同形成一滚珠循环路径Ll,且第一滚珠通道Tl 与回流螺纹通道222相互交错,多个滚珠B则在滚珠循环路径Ll内运 动。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滚珠B更可被一滚珠保持器(图中未显示)串 联,其中滚珠保持器的样式及设计方式并无限制。借此,这些滚珠B会沿第一滚珠通道T1滚动,以带动滚珠螺帽22 沿螺杆ll移动,且当滚珠B滚动至第一滚珠通道T1的一端后,会再 经由滚珠螺帽22的回流螺纹通道222回流至第一滚珠通道Tl的另一 端。同样地,这些滚珠B会再沿第一滚珠通道T1滚动,以带动滚珠螺帽22继续沿螺杆21移动。因此,通过滚珠循环组件23将滚珠螺帽22上的第二螺纹槽221与 回流螺纹通道222作区隔,可避免第一滚珠通道Tl中的滚珠B与回流 螺纹通道222中的滚珠B产生抵触,且第一滚珠通道Tl与回流螺纹通 道222的衔接为顺向,借此可避免这些滚珠B回流时产生摩擦冲突的 问题。另外,由于回流螺纹通道222设置在滚珠螺帽22的内径表面, 因此滚珠螺帽22的尺寸可进一步的縮小,且回流螺纹通道222可与第 二螺纹槽221的制程作整合,使整体制作成本更为降低并提高制作效请参照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滚珠螺杆装置3的另一可选实施 例。滚珠螺杆装置3的滚珠循环组件33除具有螺纹开孔331夕卜,还具 有至少一通道连接件332,在此以滚珠循环组件33具有两个信道连接 件332为例作说明。另外,螺杆31亦具有第一螺纹槽311,滚珠螺帽 32亦具有第二螺纹槽321及回流螺纹通道322。各通道连接件332具有一第二滚珠通道T2,第二滚珠通道T2连接 在第一滚珠通道T1与回流螺纹通道322之间,以共同形成滚珠循环路 径Ll。通道连接件332用以将这些滚珠B导入或导出第一滚珠通道 Tl或回流螺纹通道322。因此,通过将衔接第一滚珠通道Tl与回流螺纹通道322,较难于滚 珠螺帽32内径表面上加工的第二滚珠通道T2,独立设置在通道连接件 332上后,再将通道连接件332与滚珠螺帽32组装,借此可更简化加 工制程,并进一步提高整体制作效率。综上所述,依据本技术的一种滚珠螺杆装置的滚珠螺帽的内径 表面同时具有一第二螺纹槽及一回流螺纹通道,并通过一滚珠循环组 件将第二螺纹槽与回流螺纹通道作区隔,而滚珠循环组件的螺纹开孔 与螺杆的第一螺纹槽及滚珠螺帽的第二螺纹槽则形成第一滚珠通道。 因此,通过滚珠循环组件的区隔,第一滚珠通道中滚动的滚珠不会与 回流螺纹通道中回流的滚珠抵触,且第一滚珠通道与回流螺纹通道的 衔接为顺向,借此可避免这些滚珠回流时产生摩擦冲突的问题。另外, 由于回流螺纹通道设置于在珠螺帽的内径表面,因此滚珠螺帽的尺寸 可进一步的縮小,且回流螺纹通道可与第二螺纹槽的制程整合,使整体制作成本更为降低。另外,更可将用以衔接第一滚珠通道与回流螺纹通道较难于滚珠螺 帽内径表面上加工的第二滚珠通道,独立设置在至少一通道连接件上, 再将通道连接件与滚珠螺帽做组装,借此可更简化加工制程,并进一 步提高制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珠螺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螺杆,其具有一第一螺纹槽; 一滚珠螺帽,其具有一第二螺纹槽及一回流螺纹通道,并套设在该螺杆上且可在该螺杆上滑动;以及 一滚珠循环组件,其具有一螺纹开孔,并套设于该螺杆与该滚珠螺帽之间,该螺纹开孔与该第一螺纹槽及该第二螺纹槽形成一第一滚珠通道; 其中,该第一滚珠通道与该回流螺纹通道共同形成一滚珠循环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胜杨进财林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滚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