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传动中变换位置的摆动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79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我国现有斗轮式挖泥船输送泥浆的泥泵设置在机舱内,由于距水下泥层较远,因而泵吸能力下降,吸送的泥浆浓度低。而要将大功率泥泵放于水下桥架上,由于桥架随泥层深度变化而变化,传统齿轮箱无法把动力有效传递给随桥架一起摆动的泥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齿轮箱分为固定箱(4)和摆动箱(9)两部分,通过摆动中心轴(5)相联,摆动齿轮箱可随桥架的摆动而摆动,即动力可通过摆动齿轮箱动态地传递到泥泵上,使吸送泥浆浓度大大提高,可极大地提高挖泥船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传动中变换位置的摆动齿轮箱。我国的河湖、江海港口、码头、航道需要大量的斗轮式挖泥船去进行清淤、疏浚。而我国现有挖泥船上输送泥浆的泥泵是设置在船机舱内的,使得泥泵的吸口远离水底泥层,使泥泵的泵吸能力下降,吸送的泥浆浓度不高,只有8~15%,影响挖泥船的工作效率,生产成本高。而将泥泵安装在挖泥船靠近被疏浚泥层的水下桥架上也有困难,因为泥泵功率较大,而挖泥船桥架工作时是处于运动状态,桥架位置随着被疏浚泥层深度变化而变化。大功率的机械动力源无法在动态的情况下通过传统的固定式齿轮箱传到泥泵上。本技术的目的是使齿轮箱在传动中实现位置更换,使固定在挖泥船水下桥架上的泥泵在动态下得到可靠的机械动力。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将动力齿轮箱分为固定箱4和摆动箱9两部分,动力输入部分的箱体固定不动,动力输出部分的箱体可绕动力输入箱体摆动。两部分箱体通过一根传动中心轴5相联。采用本技术使挖泥船一改过去泥泵只能装于机舱内的结构,使大功率的水下泥泵输送泥浆的方案得以实现,使挖泥船生产时吸送的泥浆浓度可达到25~35%,可极大地提高挖泥船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的传动结构原理图。摆动齿轮箱由输入轴1、输入主动齿轮2、输入被动齿轮3、固定箱4、摆动中心轴5、中间小齿轮6、中间大齿轮7、支承轴8、摆动箱9、输出主动齿轮10、输出被动齿轮11、输出轴12组成。工作时,柴油机动力带动输入轴1转动,通过输入主动齿轮2带动输入被动齿轮3和摆动中心轴5旋转,再由摆动中心轴5带动中间小齿轮6旋转,往下带动中间大齿轮7、支承轴8、输出主动齿轮10、输出被动齿轮11旋转,动力最终由输出轴12传给泥泵。输入主动齿轮2和输入被动齿轮3、摆动中心轴5的中间部分位于固定箱4中,而摆动中心轴5的两头部分、中间小齿轮6、中间大齿轮7、支承轴8、输出主动齿轮10、输出被动齿轮11、输出轴(12)都位于摆动箱9中。摆动中心轴5穿越固定箱4和摆动箱9,即固定箱4和摆动箱9通过摆动中心轴5相联。轴上装了输入被动齿轮3和中间小齿轮6。固定箱4固定于挖泥船机舱中,摆动箱9固定于桥架上,桥架的摆动中心与齿轮箱摆动中心5同轴线。当挖泥船的挖深位置改变时,摆动齿轮箱可随着桥架的摆动而摆动,即输出动力可随着桥架摆动动态地传递,因而大功率的机械动力可通过该摆动齿轮箱的输出轴传递给桥架上的泥泵。本方案的第二实施例是在中间小齿轮6与中间大齿轮7之间再装一个介轮就可实现动力换向。本方案的第三实施例是在固定箱4或摆动箱9内加可变速装置来实现输出轴的变速,从而实现泥泵的可变速运行。权利要求1.一种可实现传动中变换位置的摆动齿轮箱,由输入轴(1)、输入主动齿轮(2)、输入被动齿轮(3)、固定箱(4)、摆动中心轴(5)、中间小齿轮(6)、中间大齿轮(7)、支承轴(8)、摆动箱(9)、输出主动齿轮(10)、输出被动齿轮(11)和轴出轴(12)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箱(4)与摆动箱(9)通过摆动中心轴(5)相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传动中变换位置的摆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输入轴(1)、输入主动齿轮(2)、输入被动齿轮(3)、摆动中心轴(5)的中间部分位于固定箱(4)中;摆动中心轴(5)的两头部分、中间小齿轮(6)、中间大齿轮(7)、支承轴(8)、输出主动齿轮(10)、输出被动齿轮(11)、输出轴(12)位于摆动箱(9)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传动中变换位置的摆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输入被动齿轮(3)和中间小齿轮(6)均装在传动中心轴(5)上。专利摘要我国现有斗轮式挖泥船输送泥浆的泥泵设置在机舱内,由于距水下泥层较远,因而泵吸能力下降,吸送的泥浆浓度低。而要将大功率泥泵放于水下桥架上,由于桥架随泥层深度变化而变化,传统齿轮箱无法把动力有效传递给随桥架一起摆动的泥泵上。本技术将齿轮箱分为固定箱(4)和摆动箱(9)两部分,通过摆动中心轴(5)相联,摆动齿轮箱可随桥架的摆动而摆动,即动力可通过摆动齿轮箱动态地传递到泥泵上,使吸送泥浆浓度大大提高,可极大地提高挖泥船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文档编号F16H1/20GK2450437SQ0024087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郭祥融, 唐余德, 孙兆阳 申请人:江苏亚太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实现传动中变换位置的摆动齿轮箱,由输入轴(1)、输入主动齿轮(2)、输入被动齿轮(3)、固定箱(4)、摆动中心轴(5)、中间小齿轮(6)、中间大齿轮(7)、支承轴(8)、摆动箱(9)、输出主动齿轮(10)、输出被动齿轮(11)和轴出轴(12)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箱(4)与摆动箱(9)通过摆动中心轴(5)相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祥融唐余德孙兆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太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