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友文专利>正文

单面上胶制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774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单面上胶制鞋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模具:制作外底、中底和鞋跟所用的模具;B、制作鞋底:将熔化的外底、中底和鞋跟材料分别灌入外底、中底和鞋跟的模具中;C、出模:待自然冷却后,将外底、中底和鞋跟分别从外底、中底和鞋跟的模具中取出;D、修边、打磨:采用修边机和打磨机对外底、中底和鞋跟的外侧进行修边和打磨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三个模具制作外底、中底和鞋跟,可提高外底、中底和鞋跟制作的精确度,采用三次上胶,将外底与鞋跟之间、外底与中底之间以及鞋面与中底之间粘合,工艺清晰流畅,分工明确,不会出现漏粘的现象发生,保障了本鞋子的品质。

Single side glu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面上胶制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子加工
,具体为单面上胶制鞋方法。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鞋子发展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鞋子由鞋底和鞋面组成,鞋底由外底、中底和鞋跟组成,但现有技术中,由于工序不清晰,常出现漏粘的现象发生,从而降低了鞋子的品质,为此,我们提出单面上胶制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单面上胶制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单面上胶制鞋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模具:制作外底、中底和鞋跟所用的模具;B、制作鞋底:将熔化的外底、中底和鞋跟材料分别灌入外底、中底和鞋跟的模具中;C、出模:待自然冷却后,将外底、中底和鞋跟分别从外底、中底和鞋跟的模具中取出;D、修边、打磨:采用修边机和打磨机对外底、中底和鞋跟的外侧进行修边和打磨处理;E、第一次上胶粘合:在鞋跟的顶部涂设一层胶水,并将外底的底面放置在胶面上,完全对齐后,采用压力机将外底与鞋跟之间压合;F、第二次上胶粘合:在外底的顶部涂设一层胶水,并将中底的底面放置在胶面上,完全对齐后,采用压力机将外底与中底之间压合;G、制作鞋面:采用胶水将多层面料粘合,并通过裁切刀将面料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和形状;H、第三次上胶粘合:预先在中底的外侧画一个涂胶线,并将胶水均匀涂抹在涂胶线上,然后将鞋面放置在胶水上,并通过压力机压合;I、刮胶:采用刮胶器刮除外底、中底、鞋跟和鞋面外表面的胶水;J、干燥:采用干燥装置对制备好的鞋子进行干燥处理。优选的,所述外底由EVA、增粘剂、白炭黑、丁腈橡胶、聚氯乙烯、活性剂和硬脂酸钙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EVA80~150份;增粘剂3~8份;白炭黑2~6份;丁腈橡胶30~50份;聚氯乙烯10~18份;活性剂2~5份;硬脂酸钙3~8份;中底由发泡橡胶、高压聚乙烯、无机填充材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炔炭黑、纳米二氧化硅和促进剂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发泡橡胶80~130份;高压聚乙烯25~35份;无机填充材料15~2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20份;乙炔炭黑15~22份;纳米二氧化硅3~8份;促进剂8~15份;鞋跟由耐磨剂、二羟基聚氧化丙烯醚、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剂、三元乙丙橡胶、氧化镁、硬脂酸和玻璃纤维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耐磨剂8~14份;二羟基聚氧化丙烯醚40~60份;纳米二氧化硅5~15份;表面改性剂2~5份;三元乙丙橡胶30~40份;氧化镁1~4份;硬脂酸2~4份;玻璃纤维10~15份。优选的,所述步骤E、F和H中的胶水均由固化剂、环氧树脂、氯丁橡胶、增粘树脂、硫化促进剂、聚异丁烯、已二酸二辛酯、抗氧化剂和偶联剂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固化剂2~6份;环氧树脂5~10份;氯丁橡胶40~50份;增粘树脂10~18份;硫化促进剂2~4份;聚异丁烯2~5份;已二酸二辛酯1~4份;抗氧化剂1~3份;偶联剂4~10份。优选的,所述步骤G中的胶水为糊盒胶、白乳胶或聚氨酯胶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步骤J中的干燥温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3~5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采用三个模具制作外底、中底和鞋跟,可提高外底、中底和鞋跟制作的精确度,采用三次上胶,将外底与鞋跟之间、外底与中底之间以及鞋面与中底之间粘合,工艺清晰流畅,分工明确,不会出现漏粘的现象发生,保障了本鞋子的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单面上胶制鞋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模具:制作外底、中底和鞋跟所用的模具;B、制作鞋底:将熔化的外底、中底和鞋跟材料分别灌入外底、中底和鞋跟的模具中;C、出模:待自然冷却后,将外底、中底和鞋跟分别从外底、中底和鞋跟的模具中取出;D、修边、打磨:采用修边机和打磨机对外底、中底和鞋跟的外侧进行修边和打磨处理;E、第一次上胶粘合:在鞋跟的顶部涂设一层胶水,并将外底的底面放置在胶面上,完全对齐后,采用压力机将外底与鞋跟之间压合;F、第二次上胶粘合:在外底的顶部涂设一层胶水,并将中底的底面放置在胶面上,完全对齐后,采用压力机将外底与中底之间压合;G、制作鞋面:采用胶水将多层面料粘合,并通过裁切刀将面料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和形状;H、第三次上胶粘合:预先在中底的外侧画一个涂胶线,并将胶水均匀涂抹在涂胶线上,然后将鞋面放置在胶水上,并通过压力机压合;I、刮胶:采用刮胶器刮除外底、中底、鞋跟和鞋面外表面的胶水;J、干燥:采用干燥装置对制备好的鞋子进行干燥处理。采用三个模具制作外底、中底和鞋跟,可提高外底、中底和鞋跟制作的精确度,采用三次上胶,将外底与鞋跟之间、外底与中底之间以及鞋面与中底之间粘合,工艺清晰流畅,分工明确,不会出现漏粘的现象发生,保障了本鞋子的品质。外底由EVA、增粘剂、白炭黑、丁腈橡胶、聚氯乙烯、活性剂和硬脂酸钙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EVA80份;增粘剂3份;白炭黑2份;丁腈橡胶30份;聚氯乙烯10份;活性剂2份;硬脂酸钙3份;中底由发泡橡胶、高压聚乙烯、无机填充材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炔炭黑、纳米二氧化硅和促进剂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发泡橡胶80份;高压聚乙烯25份;无机填充材料1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份;乙炔炭黑15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促进剂8份;鞋跟由耐磨剂、二羟基聚氧化丙烯醚、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剂、三元乙丙橡胶、氧化镁、硬脂酸和玻璃纤维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耐磨剂8份;二羟基聚氧化丙烯醚40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表面改性剂2份;三元乙丙橡胶30份;氧化镁1份;硬脂酸2份;玻璃纤维10份。步骤E、F和H中的胶水均由固化剂、环氧树脂、氯丁橡胶、增粘树脂、硫化促进剂、聚异丁烯、已二酸二辛酯、抗氧化剂和偶联剂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固化剂2份;环氧树脂5份;氯丁橡胶40份;增粘树脂10份;硫化促进剂2份;聚异丁烯2份;已二酸二辛酯1份;抗氧化剂1份;偶联剂4份。步骤G中的胶水为糊盒胶。步骤J中的干燥温度为40℃,干燥时间为5h。实施例二:单面上胶制鞋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模具:制作外底、中底和鞋跟所用的模具;B、制作鞋底:将熔化的外底、中底和鞋跟材料分别灌入外底、中底和鞋跟的模具中;C、出模:待自然冷却后,将外底、中底和鞋跟分别从外底、中底和鞋跟的模具中取出;D、修边、打磨:采用修边机和打磨机对外底、中底和鞋跟的外侧进行修边和打磨处理;E、第一次上胶粘合:在鞋跟的顶部涂设一层胶水,并将外底的底面放置在胶面上,完全对齐后,采用压力机将外底与鞋跟之间压合;F、第二次上胶粘合:在外底的顶部涂设一层胶水,并将中底的底面放置在胶面上,完全对齐后,采用压力机将外底与中底之间压合;G、制作鞋面:采用胶水将多层面料粘合,并通过裁切刀将面料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和形状;H、第三次上胶粘合:预先在中底的外侧画一个涂胶线,并将胶水均匀涂抹在涂胶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面上胶制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模具:制作外底、中底和鞋跟所用的模具;B、制作鞋底:将熔化的外底、中底和鞋跟材料分别灌入外底、中底和鞋跟的模具中;C、出模:待自然冷却后,将外底、中底和鞋跟分别从外底、中底和鞋跟的模具中取出;D、修边、打磨:采用修边机和打磨机对外底、中底和鞋跟的外侧进行修边和打磨处理;E、第一次上胶粘合:在鞋跟的顶部涂设一层胶水,并将外底的底面放置在胶面上,完全对齐后,采用压力机将外底与鞋跟之间压合;F、第二次上胶粘合:在外底的顶部涂设一层胶水,并将中底的底面放置在胶面上,完全对齐后,采用压力机将外底与中底之间压合;G、制作鞋面:采用胶水将多层面料粘合,并通过裁切刀将面料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和形状;H、第三次上胶粘合:预先在中底的外侧画一个涂胶线,并将胶水均匀涂抹在涂胶线上,然后将鞋面放置在胶水上,并通过压力机压合;I、刮胶:采用刮胶器刮除外底、中底、鞋跟和鞋面外表面的胶水;J、干燥:采用干燥装置对制备好的鞋子进行干燥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单面上胶制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模具:制作外底、中底和鞋跟所用的模具;B、制作鞋底:将熔化的外底、中底和鞋跟材料分别灌入外底、中底和鞋跟的模具中;C、出模:待自然冷却后,将外底、中底和鞋跟分别从外底、中底和鞋跟的模具中取出;D、修边、打磨:采用修边机和打磨机对外底、中底和鞋跟的外侧进行修边和打磨处理;E、第一次上胶粘合:在鞋跟的顶部涂设一层胶水,并将外底的底面放置在胶面上,完全对齐后,采用压力机将外底与鞋跟之间压合;F、第二次上胶粘合:在外底的顶部涂设一层胶水,并将中底的底面放置在胶面上,完全对齐后,采用压力机将外底与中底之间压合;G、制作鞋面:采用胶水将多层面料粘合,并通过裁切刀将面料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和形状;H、第三次上胶粘合:预先在中底的外侧画一个涂胶线,并将胶水均匀涂抹在涂胶线上,然后将鞋面放置在胶水上,并通过压力机压合;I、刮胶:采用刮胶器刮除外底、中底、鞋跟和鞋面外表面的胶水;J、干燥:采用干燥装置对制备好的鞋子进行干燥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面上胶制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由EVA、增粘剂、白炭黑、丁腈橡胶、聚氯乙烯、活性剂和硬脂酸钙组成,其重量份数的组分为:EVA80~150份;增粘剂3~8份;白炭黑2~6份;丁腈橡胶30~50份;聚氯乙烯10~18份;活性剂2~5份;硬脂酸钙3~8份;中底由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姜友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