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鳞副泥鳅反季节饲养设备,包括大棚、设于大棚内的基座以及设在基座上的养殖池,所述基座底部设置保温层,基座内设置连接外部供液装置的导液通道,所述养殖池的相对两外侧壁均设置沿养殖池长度方向滑动的活动块,活动块与养殖池之间通过滑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上方转动连接沿水平方向转动的分料组件,分料组件位于养殖池上方,且分料组件的上方一侧设置用于向分料组件配料的储料斗,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安装板、边柱,安装板为矩形板状,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沿长度方向设置输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大棚内养殖大鳞副泥鳅,且便于控制养殖池内水温,反季养殖效果好,并且自动饲养喂料,喂料均匀,有效节约人力。
An anti season feeding equipment for paraloa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鳞副泥鳅反季节饲养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泥鳅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大鳞副泥鳅反季节饲养设备。
技术介绍
大鳞副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主要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地,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杂食性,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水温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摄食。一般情况泥鳅都生活在泥土里,一有危险就最快速度往土里钻。现阶段,多采用在塑料大棚的水泥池中进行反季养殖大鳞副泥鳅,养鳅池可采用地下式、地上式以及半地下式,并有进排水口,池深在1.2-1.5米之间,距池底30cm处可设排水口,并在池底放入20cm深的肥泥,大棚可按蔬菜大棚的方式搭建,大鳞副泥鳅为杂食性动物,可以天然饵料喂养,如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等,或投入人工饲料喂养。而目前的养鳅池面积较大,仅通过人工喂料饲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撒料不够均与,造成同一养鳅池内的泥鳅生长速率差异过大,并且仅采用大棚进行泥鳅反季养殖,不易控制养鳅池内水温,受环境影响较大,并且养鳅池与地面直接接触,其温度主要受地面温度影响,从而降低泥鳅生产速度,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大鳞副泥鳅反季节饲养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鳞副泥鳅反季节饲养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鳞副泥鳅反季节饲养设备,包括大棚、设于大棚内的基座以及设在基座上的养殖池,所述基座底部设置保温层,基座内设置连接外部供液装置的导液通道,所述养殖池的相对两外侧壁均设置沿养殖池长度方向滑动的活动块,活动块与养殖池之间通过滑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上方转动连接沿水平方向转动的分料组件,分料组件位于养殖池上方,且分料组件的上方一侧设置用于向分料组件配料的储料斗。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安装板、边柱,安装板为矩形板状,且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两侧均固定边柱,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沿长度方向设置输料机构,输料机构包括转动设于安装板两侧的转辊,以及配合套接在两根转辊外侧的输送皮带,输送皮带运行方向远离储料斗。所述储料斗包括外料斗、内料斗、密封柱、所述外料斗通过支杆固定在安装板上方,内料斗同轴设于外料斗内,内料斗的顶端与外料斗内壁连接,且间隙小,密封柱通过与外料斗内壁固定的支撑杆同轴固定在内料斗内,用于堵塞内料斗的下端口,在且内料斗为由若干块单元板组成的锥形筒状,且单元板的顶端与外料斗内壁通过铰链旋转连接,密封柱中空,且密封柱的侧壁分布与单元板对应的通孔,每根通孔内均插设顶杆,顶杆外端与单元板表面接触,顶杆与密封柱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密封柱内设置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分布与顶杆对应的拨动柱,第四电机转动驱动拨动柱推动对应顶杆外伸,用于推动单元板旋转。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两侧对称设置两块导板,导板的顶端伸入环形的输送皮带内,且导板的顶面设置用于将输送皮带边缘压低的压紧机构,两块导板外侧的安装板上分布下料孔。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竖板、压辊,所述导板的顶面固定若干块竖板,每块竖板的顶端均转动连接压辊,压辊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且压辊的底端压在输送皮带的边缘处、并使得所述输送皮带向两侧塌陷。进一步的,所述压辊为圆柱状,且压辊的表面分布有橡胶制的凸块。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的顶面固定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顶端固定位于安装板下方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对称连接连杆,连杆的两端均与安装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上均设置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与边柱平行的丝杆,每根丝杆上均螺旋配合套接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与边柱固接,且两根丝杆的末端均转动固定在同一块端板上,所述端板的一侧固定有与连接板连接的固定杆。进一步的,所述输料机构远离储料斗的一端下方设置由电机驱动的拨料柱,且所述拨料柱的内侧设置与安装板固定的挡板。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驱动机构连接包括齿板、第三电机、齿轮,所述齿板沿养殖池外壁长度方向固定,第三电机固定在活动块的底面,齿轮与齿板啮合,且齿轮固定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进一步的,所述导液通道包括设置在基座内呈螺旋状的流道以及连通于流道两端的连接水管,两根连接水管分别与外部外部供液装置的进液端以及出液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液通道包括通孔、导管,所述基座内开设若干通孔,通孔贯穿基座,且的通孔的两个端口均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和通孔依次串接形成螺旋状的导液通道,且导液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外部外部供液装置的进液端以及出液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养殖池设于大棚内,并且通过外界的供液装置与导液通道连通,使得导液通道循环流通水分,便于和基座以及养殖池内水分进行换热,保证水温保持在泥鳅养殖适宜的范围内,便于反季养殖泥鳅,相较于在大棚内设置其他的加热系统或冷却系统以保证养殖池内水温合适,结构更加简单,不易损坏。本专利技术在泥鳅饲养时,向料斗内添加一定量的饲料,通过第四电机间歇工作,从而带动拨动柱推动对应顶杆外伸,推动单元板旋转,从而使得内料斗底部端口变大,饲料间歇性落入到下方的输料机构上,下料方便。本专利技术下料斗内落下的饲料在经输送皮带输送时,由于压紧机构将输送皮带两侧压低,使得饲料向输送皮带两侧运动,从而滑动到导板上,经导板通过下料孔落入到养殖池4内,下料均匀,同时第三电机带动活动块沿养殖池外壁移动,方便对养殖池各个区域添加饲料,饲养效果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料组件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分料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分料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料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料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压辊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导液通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导液通道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梁101、顶梁102、导液通道2、基座3、保温层301、养殖池4、活动块5、第一电机6、储料斗7、外料斗701、内料斗702、密封柱703、分料组件8、安装板801、边柱802、连接板803、连杆804、第二电机901、丝杆902、安装块903、端板904、固定杆905、拨料柱10、挡板11、输料带13、导板14、下料孔15、压辊16、凸块1601、竖板17、齿板18、承压板19、限位板20、滚轮21、限位槽22、第三电机23、齿轮24、流道25、连接水管26、通孔27、导管28、顶杆29、支撑杆30、第四电机31、拨动杆32、单元板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鳞副泥鳅反季节饲养设备,包括大棚(1)、设于大棚(1)内的基座(3)以及设在基座(3)上的养殖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底部设置保温层(301),基座(3)内设置连接外部供液装置的导液通道(2),所述养殖池(4)的相对两外侧壁均设置沿养殖池(4)长度方向滑动的活动块(5),活动块(5)与养殖池(4)之间通过滑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活动块(5)的上方转动连接沿水平方向转动的分料组件(8),分料组件(8)位于养殖池(4)上方,且分料组件(8)的上方一侧设置用于向分料组件(8)配料的储料斗(7);所述分料组件(8)包括安装板(801)、边柱(802),安装板(801)为矩形板状,且安装板(801)的长度方向两侧均固定边柱(802),所述安装板(801)的上方沿长度方向设置输料机构(13),输料机构(13)包括转动设于安装板(801)两侧的转辊,以及配合套接在两根转辊外侧的输送皮带,输送皮带运行方向远离储料斗(7);所述安装板(801)的顶面两侧对称设置两块导板(14),导板(14)的顶端伸入环形的输送皮带内,且导板(14)的顶面设置用于将输送皮带边缘压低的压紧机构,两块导板(14)外侧的安装板(801)上分布下料孔(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鳞副泥鳅反季节饲养设备,包括大棚(1)、设于大棚(1)内的基座(3)以及设在基座(3)上的养殖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底部设置保温层(301),基座(3)内设置连接外部供液装置的导液通道(2),所述养殖池(4)的相对两外侧壁均设置沿养殖池(4)长度方向滑动的活动块(5),活动块(5)与养殖池(4)之间通过滑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活动块(5)的上方转动连接沿水平方向转动的分料组件(8),分料组件(8)位于养殖池(4)上方,且分料组件(8)的上方一侧设置用于向分料组件(8)配料的储料斗(7);所述分料组件(8)包括安装板(801)、边柱(802),安装板(801)为矩形板状,且安装板(801)的长度方向两侧均固定边柱(802),所述安装板(801)的上方沿长度方向设置输料机构(13),输料机构(13)包括转动设于安装板(801)两侧的转辊,以及配合套接在两根转辊外侧的输送皮带,输送皮带运行方向远离储料斗(7);所述安装板(801)的顶面两侧对称设置两块导板(14),导板(14)的顶端伸入环形的输送皮带内,且导板(14)的顶面设置用于将输送皮带边缘压低的压紧机构,两块导板(14)外侧的安装板(801)上分布下料孔(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鳞副泥鳅反季节饲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竖板(17)、压辊(16),所述导板(14)的顶面固定若干块竖板(17),每块竖板(17)的顶端均转动连接压辊(16),压辊(16)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且压辊(16)的底端压在输送皮带的边缘处、并使得所述输送皮带向两侧塌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鳞副泥鳅反季节饲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16)为圆柱状,且压辊(16)的表面分布有橡胶制的凸块(16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鳞副泥鳅反季节饲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5)的顶面固定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顶端固定位于安装板(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龙,袁小琛,王光毅,商泽昊,徐凯,王韶平,舒结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