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紧式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497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30
一种自紧式夹具,用于与织物强力机配合进行织物性能测试,自紧式夹具包括与织物强力机固定的两根固定轴、以及与织物强力机活动连接的一根移动轴,移动轴与各固定轴并排布置且三者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移动轴处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位置,移动轴与各固定轴之间预留有夹持间隙,两固定轴之间预留有穿插间隙;自紧式夹具还包括与织物强力机分别固定的两限位件,两限位件相对布置在移动轴轴向的两侧,限位件的相对面上设有滑槽,滑槽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方向延伸,移动轴轴向的两端设有沿滑槽移动以改变夹持间隙的大小的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紧式夹具对织物的夹持力能够随着织物的拉力的增大而增加,实现对织物的自动夹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紧式夹具
本技术属于织物夹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织物强力机的自紧式夹具。
技术介绍
织物强力机用于各种纺织品的拉伸、撕破、顶破、定伸长、定负荷、弹性、缝线滑移、剥离等力学性能测试,并广泛用于橡胶、塑料、皮革、金属、线材、纸张、包装、建材、石化、电工、土工材料之拉伸、压缩、弯折、粘接、剥离、撕裂、顶破、蠕变等试验的力值、伸长、变形测试。在织物强力机进行纺织品测试时,需要采用一对夹具将纺织品的两端进行夹持,目前,织物强力机一般配备有机械式、气动式等夹持配件,这些夹持配件在夹持织物时所施加的夹持力由夹头间设定的距离确定,一旦夹头间的距离固定,则夹持力不会变化。在实际使用中,这类夹头对于轻薄类织物不易加紧,容易产生打滑现象,且如果施加的夹持力过大还会挤裂织物;对于厚重织物施加的夹持力又难以控制,当施加夹持力过小,导致织物夹不住;当施加夹持力过大,则织物又会产生挤压变形,从而影响织物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紧式夹具,该夹具对织物的夹持力能够随着织物的拉力的增大而增加,实现对织物的自动夹紧。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紧式夹具,用于与织物强力机配合进行织物性能测试,所述自紧式夹具包括与织物强力机固定的两根固定轴、以及与织物强力机活动连接的一根移动轴,所述移动轴与各固定轴并排布置且三者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移动轴处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位置,所述移动轴与各固定轴之间预留有夹持间隙,所述两固定轴之间预留有穿插间隙;所述自紧式夹具还包括与织物强力机分别固定的两限位件,两限位件相对布置在移动轴轴向的两侧,所述限位件的相对面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方向延伸,移动轴轴向的两端设有沿所述滑槽移动以改变所述夹持间隙的大小的滑块。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轴为圆柱体。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轴为圆柱体。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轴与移动轴表面均覆盖有魔术贴。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间隙为0.05~3mm。作为优选,所述穿插间隙为0.9~2.5mm。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轴与固定轴的轴向长度均为5~8cm。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为弹性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紧式夹具,利用移动轴与固定轴之间的夹持间隙对织物施加夹持力,利用两固定轴之间的穿插间隙进一步防止织物打滑,且移动轴具有在织物拉力作用下可自行向固定轴靠拢的特性,故在两夹具距离增大时,织物的张力增加,织物对移动轴的拉力增大,故移动轴受到织物逐渐增大的拉力后,慢慢向固定轴靠拢,逐渐增加对织物的夹持力,防止织物打滑或脱落,为织物性能测试奠定了良好基础,且夹具对织物施加的夹持力根据织物的张力进行调节,在实现自夹紧的同时,不会造成夹具施加的夹持力过大,使织物产生挤压变形,从而影响织物力学性能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紧式夹具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自紧式夹具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自紧式夹具的使用示意图;图4为滑槽与滑块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滑槽与滑块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为滑槽与滑块的又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示中:1、滑块;2、固定轴;3、限位件;4、移动轴;5、滑槽;6、挡块;7、测试试样;8、穿插间隙;9、夹持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参考一幅或多幅附图,但用于描述附图的附加细节或示例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本申请的技术创造、目前所描述的实施例或优选方式中任何一者的范围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固定”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固定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紧式夹具,用于与织物强力机配合进行织物性能测试。本实施例的自紧式夹具包括与织物强力机固定的两根固定轴2、以及与织物强力机活动连接的一根移动轴4,固定轴2轴向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织物强力机的连接件上(织物强力机的连接件图中未视出),且两固定轴2之间预留有穿插间隙8,该穿插间隙8根据设计需求进行预留,例如:使用该夹具夹持厚度为0.2mm的织物时,穿插间隙8预留0.9mm;使用该夹具夹持厚度为0.6mm的织物时,穿插间隙8预留1.7mm;使用该夹具夹持厚度为1mm的织物时,穿插间隙8预留2.5mm。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的两固定轴2之间预留的穿插间隙8的大小仅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设计参考方式。且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夹具夹持的可靠性,在夹具使用过程中,两固定轴2之间的穿插间隙8不可调节,即在夹具与织物强力机生产制造时该穿插间隙8即设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轴2与织物强力机的连接件为可以是活动连接,即在织物强力机生产制造完成后,可通过外力调节穿插间隙8的大小。为了保证织物在夹具上受力均匀,设置移动轴4与各固定轴2并排布置且三者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移动轴4处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位置,移动轴4与各固定轴2之间预留有夹持间隙9。本实施例中的夹持间隙9具有设定的可调节范围,该范围值为0.05~3mm,一般情况下,织物的厚度为0.2~1mm,夹持间隙9的设置不仅便于织物的穿插安装,还可避免夹具对织物施加的加持力过大而影响织物的性能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夹具一般为成对使用,且上下或左右相对布置在织物强力机上,为了达到本实施例夹具的自紧功能,成对设置的两夹具中,移动轴4均朝向两夹具的外侧。使用本实施例的夹具夹持织物的测试试样7时,需要将测试试样7长度方向的一端穿过穿插间隙8,经过其中一个夹持间隙9后,围绕移动轴4表面一周,并穿插至另一夹持间隙9中,最后重新穿过穿插间隙8,并预留一端游离端,以防止测试试样7脱离夹具。由图可见,测试试样7与夹具具有多处直接接触的部位,为了避免这些部位在测试试样7受到拉力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设置移动轴4为圆柱体,设置固定轴2中至少与织物接触的部位为圆弧状,本实施例为了降低生产难度,设置移动轴4和固定轴2均为圆柱体。在织物性能测试过程中,所选用的测试试样7一般宽度为5cm,故为了提高测试试样7与夹具的配合度,本实施例的夹具的移动轴4与固定轴2的长度取5~8cm。为了加强织物与夹具之间的摩擦力,在移动轴4和固定轴2的表面均覆盖魔术贴,例如采用尼龙A级材质的魔术贴,在增加摩擦力,防止织物松动脱落的同时,对织物的形态结构影响小,保证织物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实施例的自紧式夹具还包括与织物强力机分别固定的两限位件3(织物强力机图中未视出),两限位件3相对布置在移动轴4轴向的两侧,限位件3的相对面上设有滑槽,滑槽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方向延伸,移动轴4轴向的两端设有滑块,该滑块与滑槽配合,且可沿滑槽移动,用于改变所述夹持间隙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紧式夹具,用于与织物强力机配合进行织物性能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紧式夹具包括与织物强力机固定的两根固定轴、以及与织物强力机活动连接的一根移动轴,所述移动轴与各固定轴并排布置且三者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移动轴处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位置,所述移动轴与各固定轴之间预留有夹持间隙,所述两固定轴之间预留有穿插间隙;所述自紧式夹具还包括与织物强力机分别固定的两限位件,两限位件相对布置在移动轴轴向的两侧,所述限位件的相对面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方向延伸,移动轴轴向的两端设有沿所述滑槽移动以改变所述夹持间隙的大小的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紧式夹具,用于与织物强力机配合进行织物性能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紧式夹具包括与织物强力机固定的两根固定轴、以及与织物强力机活动连接的一根移动轴,所述移动轴与各固定轴并排布置且三者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移动轴处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位置,所述移动轴与各固定轴之间预留有夹持间隙,所述两固定轴之间预留有穿插间隙;所述自紧式夹具还包括与织物强力机分别固定的两限位件,两限位件相对布置在移动轴轴向的两侧,所述限位件的相对面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方向延伸,移动轴轴向的两端设有沿所述滑槽移动以改变所述夹持间隙的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巧张才前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