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裁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7111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上料裁切装置。该上料裁切装置,包括:裁切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裁切机构能将料带裁切,形成多个彼此分离的工件;所述上料机构能将所述料带移动至与所述裁切机构正对的位置上。该上料裁切装置通过裁切机构、上料机构的相互配合,实现料带的上料和料带的裁切的过程,与现有技术人工手动的方式相比,生产连续、不间断,节省了生产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裁切机构将料带裁切,与现有技术手动掰掉工件的方式相比,减少了工件的变形量,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

A feeding and cu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料裁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上料裁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零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速度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有效保障。注塑工艺以生产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通过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成型模具包裹住金属工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零件,使得零件在满足特殊形状要求的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刚度。为了满足高效、高质量的生产,原始坯料通常为具有一定长度的料带,现有技术中作业员手动将料带上的金属工件掰掉,再手动将掰掉分离的金属工件放到注塑机内,在注塑完成之后再把注塑后的成品零件取出,并将废料柄丢到料框中。采用这种方式,手动掰料金属工件容易产生变形,提高了废品率,且手动从注塑机中取出产品,不仅生产效率低下,成品零件容易凋落,而且容易烫伤手指,不利于作业员的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裁切装置,实现工件上料和裁切过程的连续化生产,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且避免成品发生变形,降低废品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上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能将料带裁切,形成多个彼此分离的工件;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能将所述料带移动至与所述裁切机构正对的位置上。作为优选,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冲裁组件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冲裁组件两侧的冲裁移动组件,所述冲裁移动组件能带动所述冲裁组件移动。作为优选,所述冲裁移动组件包括冲裁移动源及连接于所述冲裁移动源输出端的冲裁移动平台,所述冲裁组件的移动部分设置于所述冲裁移动平台上。作为优选,所述冲裁组件包括:冲裁下模;冲裁驱动源,设置于所述冲裁移动平台上;冲裁上模,连接于所述冲裁驱动源输出端上并位于所述冲裁下模的上方,所述冲裁驱动源能驱动所述冲裁上模相对于所述冲裁下模竖直上下移动。作为优选,所述冲裁下模包括下模板和复位弹簧,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用于工件冲裁成型的成型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成型槽的底壁,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工件的浮动块。作为优选,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拉料组件和防倒组件,所述拉料组件能将所述料带拉动至与所述裁切机构的入口正对的位置上,所述防倒组件用于防止所述料带的倒退。作为优选,所述拉料组件包括拉料移动部件及连接于所述拉料移动部件的拉料升降部件,所述拉料移动部件能带动所述拉料升降部件沿所述料带的输送方向移动,所述拉料升降部件能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并选择性伸入于所述料带的定位孔内。作为优选,所述拉料升降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拉料移动部件上的拉料升降源及连接于所述拉料升降源输出端的拉料针,所述拉料针用于穿设所述料带的料带定位孔,所述拉料升降源能驱动所述拉料针竖直上下移动。作为优选,所述防倒组件包括:防倒座;防倒块,其转动设置于所述防倒座上,所述防倒块顶面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料带定位孔的防倒针;磁铁,其设置于所述防倒座上并位于所述防倒块的下方,所述磁铁用于吸附所述防倒块。作为优选,所述防倒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防倒块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防倒座上;两个限位轴,位于所述转轴两侧且转动设置于所述防倒座上,所述限位轴用于所述防倒块的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上料裁切装置,通过裁切机构、上料机构的相互配合,实现料带的上料和料带的裁切的过程,与现有技术人工手动的方式相比,生产连续、不间断,节省了生产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裁切机构将料带裁切,与现有技术手动掰掉工件的方式相比,减少了工件的变形量,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上料裁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上料裁切装置中上料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上料裁切装置中拉料组件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拉料组件在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图4的拉料组件在后退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图4的拉料组件在顶升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图4的拉料组件在保持顶升且处于前进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上料裁切装置中防倒组件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防倒组件在翻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上料裁切装置中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图11中裁切机构在后退避让的状态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上料裁切装置中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Z向移动组件和拾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两组吸盘吸在初始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一组吸盘吸附的状态示意图;图17是图15中另一组吸盘吸附的状态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上料裁切装置中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转向机构在初始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转向机构在旋转180°的状态示意图;图21是图19中转向机构在旋转90°的状态示意图;图22是本技术上料裁切装置中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裁切机构;2、上料机构;3、输送机构;4、机箱;5、基座;6、保护罩;7、下料机构;800、料带;11、冲裁组件;12、冲裁移动组件;111、冲裁下模;112、冲裁驱动源;113、冲裁上模;121、冲裁移动源;122、冲裁移动平台;21、拉料组件;22、防倒组件;211、拉料移动部件;212、拉料升降部件;2111、拉料移动源;2112、拉料移动平台;2121、拉料升降源;2122、拉料针;221、防倒座;222、防倒块;223、防倒针;224、磁铁;225、转轴;226、限位轴;31、转向机构;32、搬运机构;33、机械手;311、旋转驱动源;312、旋转平台;313、定位治具;314、吸附定位孔;321、X向移动组件;322、Y向移动组件;323、Z向移动组件;324、拾取组件;3211、X向驱动源;3212、X向移动平台;3221、Y向驱动源;3222、Y向移动平台;3231、Z向驱动源;3232、Z向移动平台;3241、吸盘;331、第一吸附组件;332、第二吸附组件;3311、连接板;3312、仿形吸盘;3313、吸附定位柱;3321、吸嘴;3322、夹持驱动源;3323、夹爪;71、输送皮带;72、废料漏斗;73、废料滑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裁切机构(1),所述裁切机构(1)能将料带(800)裁切,形成多个彼此分离的工件;上料机构(2),所述上料机构(2)能将所述料带(800)移动至与所述裁切机构(1)正对的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裁切机构(1),所述裁切机构(1)能将料带(800)裁切,形成多个彼此分离的工件;上料机构(2),所述上料机构(2)能将所述料带(800)移动至与所述裁切机构(1)正对的位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1)包括冲裁组件(11)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冲裁组件(11)两侧的冲裁移动组件(12),所述冲裁移动组件(12)能带动所述冲裁组件(11)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裁移动组件(12)包括冲裁移动源(121)及连接于所述冲裁移动源(121)输出端的冲裁移动平台(122),所述冲裁组件(11)的移动部分设置于所述冲裁移动平台(12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裁组件(11)包括:冲裁下模(111);冲裁驱动源(112),设置于所述冲裁移动平台(122)上;冲裁上模(113),连接于所述冲裁驱动源(112)输出端上并位于所述冲裁下模(111)的上方,所述冲裁驱动源(112)能驱动所述冲裁上模(113)相对于所述冲裁下模(111)竖直上下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裁下模(111)包括下模板和复位弹簧,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用于工件冲裁成型的成型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成型槽的底壁,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工件的浮动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拉料组件(21)和防倒组件(22),所述拉料组件(21)能将所述料带(800)拉动至与所述裁切机构(1)的入口正对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文邱营军彭武栋高永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