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分解结晶器,属于结晶器技术领域,所述结晶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具有待结晶物料;循环筒,所述循环筒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循环筒上下贯通;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循环筒的内侧,且所述叶轮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的上下边线相对于所述循环筒为水平设置;以及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其中,所述动力组件作用在所述叶轮上,并通过所述叶轮使所述待结晶物料在循环筒的内外侧循环。达到能适应工况快速调整,且物料不沉槽,对结晶物料的伤害小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分解结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晶器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分解结晶器。
技术介绍
目前适用于光卤石分解结晶的结晶器搅拌装置通常采用如下结构,常规动力组件采用电动机驱动减速机,带动搅拌轴、常规叶轮转动,来搅拌物料,使它混合、分解、悬浮、结晶。采用常规叶轮和固定的搅拌速度,导致固定的搅拌速度,搅拌能力过弱,物料容易沉槽,不能适应工况变化;常规叶轮易打碎结晶物料,结晶效果不好。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搅拌能力弱,物料容易沉槽,且常规叶轮易打碎结晶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分解结晶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搅拌能力弱,物料容易沉槽,且常规叶轮易打碎结晶物料的技术问题;达到能适应工况快速调整,且物料不沉槽,对结晶物料的伤害小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分解结晶器,所述结晶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具有待结晶物料;循环筒,所述循环筒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循环筒上下贯通;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循环筒的内侧,且所述叶轮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的上下边线相对于所述循环筒为水平设置;以及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其中,所述动力组件作用在所述叶轮上,并通过所述叶轮使所述待结晶物料在循环筒的内外侧循环。作为优选,所述循环筒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部,所述循环筒和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壁保持有间距,并通过间距使所述待结晶物料循环。作为优选,所述叶轮的直径为所述循环筒内径的70-85%。作为优选,所述叶片为宽叶变截面,且所述叶片的边角为圆角。作为优选,所述叶轮为整体式叶轮。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机架上;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减速机和所述电动机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和所述减速机连接,且所述搅拌轴贯穿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叶轮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连接作用在所述电动机上,并通过所述电动机使所述叶轮的搅拌速度变化。作为优选,所述结晶器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贯穿所述外壳体和循环筒,并对所述循环筒的内侧喷水。作为优选,所述喷嘴固定在所述循环筒的外侧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优化叶轮,设置循环筒,使得叶轮的排量增大,有效的循环起循环筒内的待结晶物料和结晶物料,使得整个容置空间内的物料大循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搅拌能力弱,物料容易沉槽,且常规叶轮易打碎结晶物料的技术问题;达到能适应工况快速调整,且物料不沉槽,对结晶物料的伤害小的技术效果。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叶轮设置为整体式,叶片设置为宽叶变截面,叶片的边角优化为圆角,低速搅拌方案,就能达到物料在槽内较大循环量,物料悬浮状态好不沉槽,使结晶物不易二次打碎,结晶效果好。3、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变频器有利于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使得叶轮的搅拌速度可随工况变化而调整。4、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喷嘴对所述循环筒内的叶轮喷水,减少结晶体集聚在叶轮周围,使得叶轮周围没有阻碍,使得叶轮在启动阶段能快速启动,便于高效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结晶器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高效分解结晶器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叶轮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3’、常规动力组件;4’、常规叶轮;1、外壳体;2、循环筒;3、动力组件;31、减速机;32、联轴器一;33、电动机;34、变频器;35、联轴器二;36、搅拌轴;37、机架;4、叶轮;5、喷嘴。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分解结晶器,通过优化叶轮4,设置循环筒2,使得叶轮4的排量增大,有效的循环起循环筒2内的待结晶物料和结晶物料,使得整个容置空间内的物料大循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搅拌能力弱,物料容易沉槽,且常规叶轮4易打碎结晶物料的技术问题;达到能适应工况快速调整,且物料不沉槽,对结晶物料的伤害小的技术效果。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一种高效分解结晶器,所述结晶器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具有待结晶物料;循环筒2,所述循环筒2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循环筒2上下贯通;叶轮4,所述叶轮4设置在所述循环筒2的内侧,且所述叶轮4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的上下边线相对于所述循环筒2为水平设置;以及动力组件3,所述动力组件3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其中,所述动力组件3作用在所述叶轮4上,并通过所述叶轮4使所述待结晶物料在循环筒2的内外侧循环。具体来说,所述循环筒2通过支架固定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叶轮4设置在循环筒2的内部中心处,所述叶轮4转动,带动物料向上或向下运转,使得容置空间内的物料大循环。具体来说,所述外壳体1和循环筒2之间设置有隔套,外壳体1、隔套以及循环筒2构成三个相互连通的空间,在这个三个空间内物料分别进行分解、结晶以及沉降动作。具体来说,所述外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溢流槽,所述外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循环筒2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部,所述循环筒2和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壁保持有间距,并通过间距使所述待结晶物料循环。所述叶轮4的直径为所述循环筒2内径的70-85%。具体来说,所述物料从循环筒2内外侧交替运动完成大循环,叶轮4和循环筒2的间距小,使得物料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触碰到循环筒2的内壁,受工作中叶轮4的影响,物料容易和循环筒2的内壁快速摩擦,导致循环筒2的磨损大;叶轮4和循环筒2之间的间距大,受叶轮4排量的影响,导致整体循环时的循环效率降低,结晶效率降低。所述叶片为宽叶变截面,且所述叶片的边角为圆角。所述叶轮4为整体式叶轮4。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机架37,所述机架37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上;电动机33,所述电动机33设置在机架37上;减速机31,所述减速机31设置在机架37上,且所述减速机31和所述电动机33连接;搅拌轴36,所述搅拌轴36和所述减速机31连接,且所述搅拌轴36贯穿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叶轮4连接。所述动力组件3还包括:变频器34,所述变频器34连接作用在所述电动机33上,并通过所述电动机33使所述叶轮4的搅拌速度变化。具体来说,所述动力组件3设置在外壳体1的上方;所述机架37连接外壳体1上,所述减速机31和电动机33设置在机架37上,变频器34可以选择设置在机架37上,也可以选择另外设置,只需要保证供给电动机33的电线过变频器34即可,使电动机33受变频器34作用,转速可调整,便于叶轮4转速和工况相适应。具体来说,所述减速机31和电动机33之间还设置有联轴器一32,所述减速机31和搅拌轴36之间还设置有联轴器二35。所述结晶器还包括:喷嘴5,所述喷嘴5贯穿所述外壳体1和循环筒2,并对所述循环筒2的内侧喷水。所述喷嘴5固定在所述循环筒2的外侧面。具体来说,所述喷嘴5上下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多个,分别对叶轮4的上下面进行喷水,将叶轮4周围的结晶体完全清除,减小叶轮4旋转时的阻力。技术效果: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优化叶轮4,设置循环筒2,使得叶轮4的排量增大,有效的循环起循环筒2内的待结晶物料和结晶物料,使得整个容置空间内的物料大循环;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分解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具有待结晶物料;循环筒,所述循环筒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循环筒上下贯通;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循环筒的内侧,且所述叶轮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的上下边线相对于所述循环筒为水平设置;以及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其中,所述动力组件作用在所述叶轮上,并通过所述叶轮使所述待结晶物料在循环筒的内外侧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分解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具有待结晶物料;循环筒,所述循环筒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循环筒上下贯通;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循环筒的内侧,且所述叶轮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的上下边线相对于所述循环筒为水平设置;以及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其中,所述动力组件作用在所述叶轮上,并通过所述叶轮使所述待结晶物料在循环筒的内外侧循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分解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筒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部,所述循环筒和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壁保持有间距,并通过间距使所述待结晶物料循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分解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直径为所述循环筒内径的70-85%。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效分解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宽叶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奇,周立新,王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黄金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