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培系统,包括水培槽和与水培槽连通的管道,所述水培槽包括槽体以及将槽体沿长度方向分为互不连通的培植区和出液区的隔离单元;所述隔离单元包括深液隔板、浅液隔板以及能上下运动的挡板,所述深液隔板与浅液隔板处于同一平面内,且深液隔板和浅液隔板之间设有下溢流口,所述深液隔板上部开有上溢流口,且培植区与出液区通过上、下溢流口相互连通,且当挡板运动到上或下极限位置时堵住下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培系统,采用上、下溢流口和挡板配合,以改变培植区内能储存的营养液深度,以分别适用于深液流技术和浅液流技术。
A hydroponic system for multi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培系统
本技术属于无土栽培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无土栽培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其易于控制养分、阳光、温度等环境条件;先阶段,水培包括浅液流和深液流,其中深液流的营养液深度通常为5-10cm,植株悬于营养液上方,植株根茎离开液面,部分根系浸入营养液内,如此每根植株能接触到较多营养液,吸收营养更加充分;浅液流的营养液通常仅为数毫米,植株小部分根系浸入营养液中,其他根系置于湿润空气中,满足了植株根系对于氧气的需求;现有技术中,通常根据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和地区环境的差异选用不同的水培方式,如此一来,在种植不同种的植物时,大棚内需要更换不同种类的栽培架,造成不便且闲置的培植架还造成了资源和空间的浪费,而且,现有的栽培架在停水停电时水会很快流干,对植物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培槽,能够通过对栽培槽的调节满足深液流或浅液流等多种栽培形式,提高栽培槽的适用面,以在更换不同种栽培植株的过程中,不必更换栽培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培系统,包括水培槽和与水培槽连通的管道,所述水培槽包括槽体以及将槽体沿长度方向分为互不连通的培植区和出液区的隔离单元;所述隔离单元包括深液隔板、浅液隔板以及能上下运动的挡板,所述深液隔板与浅液隔板处于同一平面内,且深液隔板和浅液隔板之间设有下溢流口,所述深液隔板上部开有上溢流口,且培植区与出液区通过上、下溢流口相互连通,且当挡板运动到上或下极限位置时堵住下溢流口。进一步的,水培槽还包括定植板,沿其长度反向设有多个种植孔,且所述种植孔均置于培植区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单元包括调节杆,所述挡板与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竖直向上延伸穿过所述定植板,所述调节杆顶端与一螺套螺接,且所述螺套置于定植板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向远离出水区方向延伸出铰接耳,所述铰接耳上开有长圆孔,一销轴穿过长圆孔,且当销轴沿长圆孔长度方向运动时能靠近或远离挡板,所述调节杆与销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销轴与调节杆相互垂直。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置于培植区内,当需要堵住下溢流口时培植区内的营养液形成水压,将挡板边缘紧压于下溢流口边缘处。进一步的,所述槽体内设有滑道,且所述挡板两端均置于滑道内,且挡板能沿滑道方向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培植区内设有多个喷雾头,所述喷雾头设于槽体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喷雾头均设于两种植孔之间,且每个喷雾头两侧均设有根系隔离板。进一步的,所述培植区内还设有多个与喷雾头相对设置的分雾块,所述分雾块包括两相交的分雾面,所述两分雾面的交线正对于喷雾头的喷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培系统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采用上、下溢流口和挡板配合,以改变培植区内能储存的营养液深度,以分别适用于深液流技术和浅液流技术;采用在挡板的铰接耳上设置长圆孔的方式使得在向培植区注水的过程中,水压逐渐增大,挡板能贴紧深、浅液隔板,当利用浅液流技术需要将挡板提起时,挡板能与深浅液隔板分离,降低挡板的加工精度,减少了移动挡板所需要的能量;采用喷雾头使得在利用浅液流技术时,能向培植区内喷射水雾,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植株根系所在环境。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水培系统流程框图;图2为水培槽整体示意图;图3为槽体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3A-A方向剖视图;图5为图3B-B方向剖视图;图6为图3C-C方向剖视图;图7为隔离单元放大示意图;图8为定植板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水培槽;2-过滤网;3-液压泵;4-配肥罐;11-槽体;111-培植区;1111-喷雾头;1112-根系隔离板;1113-分雾块;11131-分雾面;112-出液区;1121-出液管;113-隔离单元;1131-浅液隔板;1132-深液隔板;1133-下溢流口;1134-上溢流口;1135-挡板;11351-铰接耳;11352-长圆孔;11353-销轴;11354-调节杆;11356-螺套;11357-滑道;12-定植板;121-种植孔;122-进液管;123-进液阀;13-喷液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培系统,包括水培槽1以及向水培槽1内输送营养液的管道,所述水培槽1包括槽体11以及能盖设于槽体11上的定植板12,所述水培槽1一端设有向槽体11内充入营养液的进液管122,所述进液管122上设有进液阀123,用于调节营养液的进液速度,所述水培槽1另一端设有出液管1121,用于排出营养液,使得营养液能在水培槽1内流动,所述进液管122设于定植板12上,所述出液管1121设于槽体11底部;所述定植板12包括沿定植板12长度方向一字排列的种植孔121,所述槽体11一侧设有能向槽体11内喷射水雾的喷雾头1111,可选的,所述喷雾头1111设于槽体11两侧或槽体11的同一侧,所述每个喷雾头1111均与一能向喷雾头1111供水或营养液的喷液管13连接,可选的,所述喷液管13能沿槽体11长度方向设于槽体11外,或置于槽体11侧壁内,所述每个喷雾头1111均设于两种植孔121之间,且喷雾头1111两侧设有根系隔离板1112,所述根系隔离板1112延垂直于槽体11侧壁方向突出于喷雾头1111端部所在平面,喷雾头1111的轴线与根系隔离板1112所在平面平行,避免当种植孔121内种植有植株时,植株根系向槽体11内生长过程中堵塞喷雾头1111,影响喷雾效果和植株生长,所述喷液管13的进液一端设有喷液阀门;所述每个喷头均与一分雾块1113相对设置,所述分雾块1113固定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培系统,包括水培槽(1)和与水培槽连通的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培槽(1)和与水培槽(1)连通的管道,所述水培槽(1)包括槽体(11)以及将槽体(11)沿长度方向分为互不连通的培植区(111)和出液区(112)的隔离单元(113);所述隔离单元(113)包括深液隔板(1132)、浅液隔板(1131)以及能上下运动的挡板(1135),所述深液隔板(1132)与浅液隔板(1131)处于同一平面内,且深液隔板(1132)和浅液隔板(1131)之间设有下溢流口,所述深液隔板(1132)上部开有上溢流口,且培植区(111)与出液区(112)通过上、下溢流口相互连通,且当挡板(1135)运动到上或下极限位置时堵住下溢流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培系统,包括水培槽(1)和与水培槽连通的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培槽(1)和与水培槽(1)连通的管道,所述水培槽(1)包括槽体(11)以及将槽体(11)沿长度方向分为互不连通的培植区(111)和出液区(112)的隔离单元(113);所述隔离单元(113)包括深液隔板(1132)、浅液隔板(1131)以及能上下运动的挡板(1135),所述深液隔板(1132)与浅液隔板(1131)处于同一平面内,且深液隔板(1132)和浅液隔板(1131)之间设有下溢流口,所述深液隔板(1132)上部开有上溢流口,且培植区(111)与出液区(112)通过上、下溢流口相互连通,且当挡板(1135)运动到上或下极限位置时堵住下溢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培槽(1)还包括定植板(12),沿其长度反向设有多个种植孔(121),且所述种植孔(121)均置于培植区(111)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单元(113)包括调节杆(11354),所述挡板(1135)与调节杆(11354)连接,所述调节杆(11354)竖直向上延伸穿过所述定植板(12),所述调节杆(11354)顶端与一螺套(11356)螺接,且所述螺套(11356)置于定植板(12)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35)向远离出水区方向延伸出铰接耳(113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代尔夫天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