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630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电池组进入激光焊接机进行激光焊接,对焊接完成后的电池组进行CCD检测,并判定电池组是否合格;当CCD检测不合格时,将电池组送入自动补锡机内进行补锡,返回再次进行CCD检测直至合格;当CCD检测合格时,进入电池组可靠性检测;当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未通过,电池组返回至自动补焊机内进行补焊;当电池组可靠性检测通过,电池组进入下一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降低电池组的焊接不良率,提高电池组的合格率,避免废弃焊接不良品造成的浪费,降低成本;且通过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可提高电池组可靠性。

A reliable production method of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的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电池的需求量很大,对电池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电池组的电芯间连接一般采用超声焊接、激光焊接、电阻焊接、锡焊等焊接工艺,在焊接过程中均会存在焊接不良,目前主要依靠目视检测、CCD检测等检测手段,对焊接完成的电池组外观进行检测,但是并不能对其实际连接效果进行检测,从而存在比较高的焊接不良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具有双重焊接、双重检测、电池组可靠性更高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电池组进入激光焊接机进行激光焊接;步骤B、对焊接完成后的电池组进行CCD检测,并判定电池组是否合格;步骤C、当CCD检测不合格时,将电池组送入自动补锡机内进行补锡,返回再次进行CCD检测直至合格;当CCD检测合格时,进入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步骤D、当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未通过,电池组返回至自动补焊机内进行补焊;当电池组可靠性检测通过,电池组进入下一工位。优选的,所述电池组可靠性检测具体为:步骤S1、检测电池组中每节电芯在放电前的静态电压值、放电后的动态电压值及放电后整个电池组的负载电压值;步骤S2、根据所述静态电压值、所述动态电压值及所述负载电压值计算出各个电芯之间的电学性能参数的极差;步骤S3、将对应的极差与预设的极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根据比较判断结果判定电池组是否可靠。优选的,所述电学性能参数包含静态电压值、动态电压值、动态电压与静态电压之间的对比电压及电芯内阻。优选的,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预先设置极差阈值,所述极差阈值包含各个电芯之间的静态电压极差阈值U0a、动态电压极差阈值U0b、对比电压极差阈值U0c及电芯内阻阈值R0。优选的,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接入负载仪之前,通过数据采集仪采集每节电芯的静态电压值;接入负载仪之后,通过数据采集仪采集每节电芯的动态电压值及负载电压值。优选的,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根据静态电压值、动态电压值及负载电压值分别计算出静态电压值的极差ΔVa、动态电压值的极差ΔVb、对比电压的极差为ΔVc及电芯内阻最大值rc。优选的,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步骤S31、计算静态电压值的极差ΔVa与静态电压极差阈值U0a的差值为Δ1=ΔVa-U0a、动态电压值的极差ΔVb与动态电压极差阈值U0b的差值为Δ2=ΔVb-U0b、对比电压的极差为ΔVc与对比电压极差阈值U0c的差值为Δ3=ΔVc-U0c、及电芯内阻的最大值rc与电芯内阻阈值R0的差值为Δ4=rc-R0;步骤S32、根据上述的各个差值对电池组的可靠性进行判定:当Δ1、Δ2、Δ3、Δ4其中之一大于0时,判定该电池组不可靠,当Δ1、Δ2、Δ3、Δ4均小于等于0时,判定该电池组可靠。优选的,所述CCD检测具体包括:检测焊点的外观参数,所述外观参数包含熔深、直径、反光度、焊点一致性。优选的,CCD检测判定电池组是否合格具体为:对比良品焊点和不良品焊点的外观参数;当外观参数其中之一超出预设可控范围时,判定CCD检测不合格,当所有外观参数均未超出预设可控范围时,判定CCD检测合格。优选的,所述步骤B还包括:对焊点的位置及不合格外观参数进行标记,并将标记信息发送至自动补焊机中。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对电池组进行激光焊接,当CCD检测不合格后,进入自动补焊机中进行补锡,降低电池组的焊接不良率,提高电池组的合格率,避免废弃焊接不良品造成的浪费,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中包括CCD检测和电池组可靠性检测的两重检测,通过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可提高电池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采用双重焊接、双重检测,双重焊接包含激光焊接及CCD检测后不合格品的补锡焊接,双重检测包括CCD检测的静态检测及CCD检测后合格品的可靠性检测的动态检测。通过双重焊接、双重检测,进一步提高电池组可靠性。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对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电池组进入激光焊接机进行激光焊接,电池组焊接工业为本领域常规工艺,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步骤B、对焊接完成后的电池组进行CCD检测,并判定电池组是否合格。具体的,CCD检测即是通过CCD相机对电池组的外观进行检测,CCD检测具体包括:检测焊点的外观参数,外观参数包含熔深、直径、反光度、焊点一致性。在CCD检测之前需确定良品焊点,具体的,CCD检测判定电池组是否合格为:对比良品焊点和不良品焊点的外观参数;当外观参数其中之一超出预设可控范围时,判定CCD检测不合格,当所有外观参数均未超出预设可控范围时,判定CCD检测合格。该预设可控范围可根据实际产品所需的误差决定。在该CCD检测中还包括:对焊点的位置及不合格外观参数进行标记,并将标记信息发送至自动补焊机中,方便快速对电池组中的不合格焊点进行补锡,能缩短补焊时间。步骤C、当CCD检测不合格时,将电池组送入自动补锡机内进行补锡,返回再次进行CCD检测直至合格;当CCD检测合格时,进入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通过双重检测,也可以实行多重检测,双重检测即是CCD检测+自动补锡+可靠性检测,或三重检测即是CCD检测+自动补锡+可靠性检测+自动补锡+可靠性检测,依次类推。通过多重检测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电池组的可靠性,但多重检测耗费较长时间,用户可以根据时间产品可靠性要求进行检测的次数。下面对电池组可靠性检测的具体步骤进行详细描述:同一组电池组中欧姆电阻是一致的,电芯之间的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波动。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步骤中通过电学性能参数的极差与极差阈值比较判定电池组的可靠性,也即是电学性能参数的极差应位于一定范围内,当波动范围超出设定范围或者3西格玛范围,则可以判定电池组不可靠。本专利技术通过四个维度动态评估电池组连接可靠性,因此,在检测之前,需预先设置四个极差阈值,极差阈值包含各个电芯之间的静态电压极差阈值U0a、动态电压极差阈值U0b、对比电压极差阈值U0c及电芯内阻阈值R0。当极差阈值设置完成后,进入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步骤。首先,检测电池组中每节电芯在放电前的静态电压值、放电后的动态电压值及放电后整个电池组的负载电压值。具体的,接入负载仪之前,通过数据采集仪采集每节电芯的静态电压值为V1a、V2a......、Vna,其中,n为电芯的节数;接入负载仪之后,通过数据采集仪采集每节电芯的动态电压值为V1b、V2b.....、Vnb;通过数据采集仪采集整个电池组的负载电压值V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是对整个电池组进行测试,测试条件较为复杂;而本专利技术中是对电池组中局部的电芯间焊接处进行测试,测试条件简单,更易实现。根据采集到的静态电压值、动态电压值及负载电压值计算出各个电芯之间的电学性能参数的极差。其中,电学性能参数包含静态电压值、动态电压值、动态电压与静态电压之间的对比电压及电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电池组进入激光焊接机进行激光焊接;步骤B、对焊接完成后的电池组进行CCD检测,并判定电池组是否合格;步骤C、当CCD检测不合格时,将电池组送入自动补锡机内进行补锡,返回再次进行CCD检测直至合格;当CCD检测合格时,进入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步骤D、当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未通过,电池组返回至自动补焊机内进行补焊;当电池组可靠性检测通过,电池组进入下一工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电池组进入激光焊接机进行激光焊接;步骤B、对焊接完成后的电池组进行CCD检测,并判定电池组是否合格;步骤C、当CCD检测不合格时,将电池组送入自动补锡机内进行补锡,返回再次进行CCD检测直至合格;当CCD检测合格时,进入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步骤D、当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未通过,电池组返回至自动补焊机内进行补焊;当电池组可靠性检测通过,电池组进入下一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可靠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可靠性检测具体为:步骤S1、检测电池组中每节电芯在放电前的静态电压值、放电后的动态电压值及放电后整个电池组的负载电压值;步骤S2、根据所述静态电压值、所述动态电压值及负载电压值计算出各个电芯之间的电学性能参数的极差;步骤S3、将对应的极差与预设的极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根据比较判断结果判定电池组是否可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学性能参数包含静态电压值、动态电压值、动态电压与静态电压之间的对比电压及电芯内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预先设置极差阈值,所述极差阈值包含各个电芯之间的静态电压极差阈值U0a、动态电压极差阈值U0b、对比电压极差阈值U0c及电芯内阻阈值R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可靠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接入负载仪之前,通过数据采集仪采集每节电芯的静态电压值;接入负载仪之后,通过数据采集仪采集每节电芯的动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和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致格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致格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