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小英专利>正文

应用于砖缝的美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610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砖缝的美缝装置,包括依次圆锥筒、挤料筒和活塞杆,圆锥筒的小径端为封闭端,其大径端为开放端并与挤料筒的一端连接,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塞的一端从挤料筒上远离圆锥筒的一端插入挤料筒中,在圆锥筒的小径端设置有扁板,在扁板上远离挤料筒的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上靠近圆锥筒的一端向圆锥筒延伸,并与圆锥筒的内腔连通,活塞包括配合塞和圆柱塞,圆柱塞上远离配合塞的一端与活塞杆连接,配合塞为圆锥台形,其大径端与圆柱塞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修整位于砖缝之间的水泥层的表面,且还能对砖缝进行填充,不仅提高了砖缝之间的美观,还避免了位于砖缝之间的水泥层及其容易被风雨腐蚀。

The beautiful seam device applied to brick s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砖缝的美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砖缝的美缝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学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在各个建筑体的修筑中,腔体的修筑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水泥和火砖一层一层垒起来,或者通过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或者通过模块板拼接成墙体等。在通过混凝土和火砖等主要原材料进行墙体的修筑中,由工人进行每层混凝土的涂抹,让后在水泥层上放置火砖,并向下敲击,以使混凝土层粘附火砖。在敲击火砖时,会使混凝土层砖缝外伸展,且当敲击火砖的力度不均匀时,会导致水泥层位于砖缝之间的表面凹凸不平,不仅会影响墙壁美观,且在没有对墙壁抹灰或者做防水处理时,位于砖缝之间的水泥层及其容易被风雨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砖缝的美缝装置,解决泥层位于砖缝之间的表面凹凸不平,不仅会影响墙壁美观,且在没有对墙壁抹灰或者做防水处理时,位于砖缝之间的水泥层及其容易被风雨腐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应用于砖缝的美缝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共轴线的圆锥筒、挤料筒和活塞杆,所述圆锥筒的小径端为封闭端,其大径端为开放端并与挤料筒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塞的一端从挤料筒上远离圆锥筒的一端插入挤料筒中,在圆锥筒的小径端设置有扁板,所述扁板平行于挤料筒的轴线,在扁板上远离挤料筒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靠近圆锥筒的一端向圆锥筒延伸,并与圆锥筒的内腔连通,所述活塞包括依次连接并共轴线的配合塞和圆柱塞,所述圆柱塞上远离配合塞的一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配合塞为圆锥台形,其大径端与圆柱塞连接,且配合塞的形状尺寸与圆锥筒的内腔的形状尺寸一致,向扁板推动会塞杆能将位于活塞和通孔之间的流体从通孔中推出。扁板的宽度尺寸与砖缝的宽度尺寸一致。修整砖缝之间的水泥层时,先将混凝土装入挤料筒中,然后将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塞的一端从挤料筒上远离圆锥筒的一端插入挤料筒中,接着一只手拿持挤料筒,将扁板上远离挤料筒的一端插入砖缝中,然后另一只手沿着挤料筒的轴线向砖缝推动活塞杆,以将位于挤料筒中的混凝土从通孔中推出,然后沿着砖缝移动挤料筒,以使从通孔中挤出的混凝土均匀地将砖缝之间的水泥层覆盖。通过本专利技术,不仅能修整位于砖缝之间的水泥层的表面,且还能对砖缝进行填充,不仅提高了砖缝之间的美观,还避免了位于砖缝之间的水泥层及其容易被风雨腐蚀。同时,由于配合塞的形状尺寸与圆锥筒的内腔的形状尺寸一致,配合塞能将位于圆锥筒内部的混凝土全部从通孔中挤出。进一步地,所述配合塞为橡胶塞。进一步地,在所述活塞杆的侧壁上远离活塞的一端套接有推力环,所述推力环的轴线与活塞杆的轴线重合。推力环的设置便于通过对推力环施力来推动活塞杆移动。进一步地,在所述挤料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把手,所述把手沿挤料筒的轴线中心对称,且把手均为U形,其末端均与挤料筒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砖缝的美缝装置,不仅能修整位于砖缝之间的水泥层的表面,且还能对砖缝进行填充,不仅提高了砖缝之间的美观,还避免了位于砖缝之间的水泥层及其容易被风雨腐蚀;2、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砖缝的美缝装置,由于配合塞的形状尺寸与圆锥筒的内腔的形状尺寸一致,配合塞能将位于圆锥筒内部的混凝土全部从通孔中挤出;3、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砖缝的美缝装置,推力环的设置便于通过对推力环施力来推动活塞杆移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挤料筒,2-活塞杆,3-活塞,4-扁板,5-通孔,6-配合塞,7-圆柱塞,8-推力环,9-把手,10-圆锥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砖缝的美缝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共轴线的圆锥筒10、挤料筒1和活塞杆2,所述圆锥筒10的小径端为封闭端,其大径端为开放端并与挤料筒1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2上设置有活塞3的一端从挤料筒1上远离圆锥筒10的一端插入挤料筒1中,在圆锥筒10的小径端设置有扁板4,所述扁板4平行于挤料筒1的轴线,在扁板4上远离挤料筒1的一端设置有通孔5,所述通孔5上靠近圆锥筒10的一端向圆锥筒10延伸,并与圆锥筒10的内腔连通,所述活塞3包括依次连接并共轴线的配合塞6和圆柱塞7,所述圆柱塞7上远离配合塞6的一端与活塞杆2连接,所述配合塞6为圆锥台形,其大径端与圆柱塞7连接,且配合塞6的形状尺寸与圆锥筒10的内腔的形状尺寸一致,向扁板4推动会塞杆2能将位于活塞3和通孔5之间的流体从通孔5中推出。扁板4的宽度尺寸与砖缝的宽度尺寸一致。修整砖缝之间的水泥层时,先将混凝土装入挤料筒1中,然后将活塞杆2上设置有活塞3的一端从挤料筒1上远离圆锥筒10的一端插入挤料筒1中,接着一只手拿持挤料筒1,将扁板4上远离挤料筒1的一端插入砖缝中,然后另一只手沿着挤料筒1的轴线向砖缝推动活塞杆2,以将位于挤料筒1中的混凝土从通孔5中推出,然后沿着砖缝移动挤料筒1,以使从通孔5中挤出的混凝土均匀地将砖缝之间的水泥层覆盖。通过本专利技术,不仅能修整位于砖缝之间的水泥层的表面,且还能对砖缝进行填充,不仅提高了砖缝之间的美观,还避免了位于砖缝之间的水泥层及其容易被风雨腐蚀。同时,由于配合塞6的形状尺寸与圆锥筒10的内腔的形状尺寸一致,配合塞6能将位于圆锥筒10内部的混凝土全部从通孔5中挤出。进一步地,所述配合塞6为橡胶塞。进一步地,在所述活塞杆2的侧壁上远离活塞3的一端套接有推力环8,所述推力环8的轴线与活塞杆2的轴线重合。推力环8的设置便于通过对推力环8施力来推动活塞杆2移动。进一步地,在所述挤料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把手9,所述把手9沿挤料筒1的轴线中心对称,且把手9均为U形,其末端均与挤料筒1连接。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砖缝的美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并共轴线的圆锥筒(10)、挤料筒(1)和活塞杆(2),所述圆锥筒(10)的小径端为封闭端,其大径端为开放端并与挤料筒(1)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2)上设置有活塞(3)的一端从挤料筒(1)上远离圆锥筒(10)的一端插入挤料筒(1)中,在圆锥筒(10)的小径端设置有扁板(4),所述扁板(4)平行于挤料筒(1)的轴线,在扁板(4)上远离挤料筒(1)的一端设置有通孔(5),所述通孔(5)上靠近圆锥筒(10)的一端向圆锥筒(10)延伸,并与圆锥筒(10)的内腔连通,所述活塞(3)包括依次连接并共轴线的配合塞(6)和圆柱塞(7),所述圆柱塞(7)上远离配合塞(6)的一端与活塞杆(2)连接,所述配合塞(6)为圆锥台形,其大径端与圆柱塞(7)连接,且配合塞(6)的形状尺寸与圆锥筒(10)的内腔的形状尺寸一致,向扁板(4)推动会塞杆(2)能将位于活塞(3)和通孔(5)之间的流体从通孔(5)中推出。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砖缝的美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并共轴线的圆锥筒(10)、挤料筒(1)和活塞杆(2),所述圆锥筒(10)的小径端为封闭端,其大径端为开放端并与挤料筒(1)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2)上设置有活塞(3)的一端从挤料筒(1)上远离圆锥筒(10)的一端插入挤料筒(1)中,在圆锥筒(10)的小径端设置有扁板(4),所述扁板(4)平行于挤料筒(1)的轴线,在扁板(4)上远离挤料筒(1)的一端设置有通孔(5),所述通孔(5)上靠近圆锥筒(10)的一端向圆锥筒(10)延伸,并与圆锥筒(10)的内腔连通,所述活塞(3)包括依次连接并共轴线的配合塞(6)和圆柱塞(7),所述圆柱塞(7)上远离配合塞(6)的一端与活塞杆(2)连接,所述配合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刘小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