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燕麦播种机的宽幅匀播机构,它包括施肥播种梁和播种管,播种管下端连通播种器,所述的播种器包括由前部三角板和后部方形板构成的上盖板,三角板的下面连接V形分土板,方形板的下面连接与V形分土板后边相衔接的两个侧面板,在两个侧面板之间连接L形压土板,方形板、两个侧面板和L形压土板构成后侧敞口的排种腔,三角板、V形分土板、两个侧面板和L形压土板构成下面敞口的排肥腔,在排种腔内设置下端向前倾斜的上层导种板和下端向后倾斜的下层导种板;所述的播种管下端与方形板连接并与排种腔连通。它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以实现宽幅条播均匀播种,播种质量好。
A wide and uniform sowing mechanism of oats s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燕麦播种机的宽幅匀播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尤其是一种燕麦播种机的宽幅匀播机构。
技术介绍
本专利申请单位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宽幅条播燕麦高产栽培技术,播种幅宽15厘米,行间距30厘米,种籽间距1~2厘米,覆土厚度2~3厘米,为了实现推广该技术,本单位研究开发了一种宽幅条播燕麦播种机,并于2016年6月28日申请了专利技术专利,名称为:宽幅条播燕麦播种机,专利号为:201620689042.5。该机在推广宽幅条播燕麦高产栽培技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它的施肥播种机构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方面是播撒种子不均匀,弧面分籽板在容易使种子从一侧排出,尤其是粘重土壤在墒情好的情况下,播种器弧面分籽板的边缘粘结土壤,影响种子分散均匀排出,另一方面在土壤墒情好的情况下镇压辊粘结种子,也会造成种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所以,研究和改进燕麦播种机的宽幅匀播机构,保证宽幅条播燕麦播种子播种均匀,对于大面积推广宽幅条播燕麦高产栽培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燕麦播种机的宽幅匀播机构,它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以实现宽幅条播均匀播种,播种质量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燕麦播种机的宽幅匀播机构,它包括施肥播种梁,施肥播种梁的前端铰接在机架的前部,施肥播种梁的后端通过弹性支杆连接在机架的中部;施肥播种梁中部固定施肥管,施肥管下端连通施肥开沟铲;施肥播种梁后部固定播种管,播种管下端连通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器包括由前部三角板和后部方形板构成的上盖板,三角板的下面连接V形分土板,方形板的下面连接与V形分土板后边相衔接的两个侧面板,在两个侧面板之间连接L形压土板,方形板、两个侧面板和L形压土板构成后侧敞口的排种腔,三角板、V形分土板、两个侧面板和L形压土板构成下面敞口的排肥腔,在排种腔内设置下端向前倾斜的上层导种板和下端向后倾斜的下层导种板;所述的播种管下端与方形板连接并与排种腔连通。进一步,所述的播种管下端伸入到排种腔内并向后折弯。进一步,两个侧面板的内侧间距为15厘米,上层导种板与水平面呈40-60°角,下层导种板与水平面呈10-20°角。进一步,在下层导种板上面设有若干导流槽。进一步,V形分土板下端向前倾斜,V形分土板前侧顶角直线与水平面呈60~80°角。进一步,在三角板连接与排肥腔连通的副施肥管。进一步,施肥播种梁的后端铰接覆土架,覆土架的下端连接覆土板。进一步,在覆土板上设置多个可拆卸的配重块。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它还包括镇压器,镇压器包括铰接在机架上的镇压架,镇压架的后端安装圆柱形镇压辊和支撑在机架上的弹性支架。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在播种作业时,施肥开沟铲先将土壤开出较深的垄沟并施入肥料,在施肥开沟铲的后部由两个侧面板和L形压土板在龙沟里趟出宽幅平底的垄沟槽,从播种管漏下的燕麦种子先掉落到上层导种板上,然后从倾斜的上层导种板滚落到下层导种板上,再然后从倾斜的下层导种板均匀分散地滚落到宽幅平底的垄沟槽,燕麦种子经过两层导种板的分散作用,能够使燕麦种子分散得更均匀。下层导种板上与L形压土板存在一定的高差,所以下层导种板不会粘结土壤,不会因为粘结土壤阻挡燕麦种子顺畅的滚落。(2)施肥播种梁的后端通过覆土架连接覆土板,覆完土之后再由圆柱形镇压辊镇压,不存在镇压辊粘结种子造成播种不均匀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在一种燕麦播种机实施例上安装使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播种器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播种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施肥播种梁,3-弹性支杆,4-施肥管,5-施肥开沟铲,6-播种管,7-三角板,8-方形板,9-副施肥管,10-V形分土板,11-侧面板,12-L形压土板,13-排种腔,14-排肥腔,15-上层导种板,16-下层导种板,17-导流槽,18-覆土架,19-覆土板,20-配重块,21-镇压架,22-镇压辊,23-弹性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燕麦播种机的宽幅匀播机构,它包括施肥播种梁2,施肥播种梁2的前端铰接在机架1的前部,施肥播种梁2的后端通过弹性支杆3连接在机架1的中部;施肥播种梁2中部固定施肥管4,施肥管4下端连通施肥开沟铲5;施肥播种梁2后部固定播种管6,播种管6下端连通播种器;所述的播种器包括由前部三角板7和后部方形板8构成的上盖板,三角板7的下面连接V形分土板10,方形板8的下面连接与V形分土板10后边相衔接的两个侧面板11,在两个侧面板11之间连接L形压土板12,方形板8、两个侧面板11和L形压土板10构成后侧敞口的排种腔13,三角板7、V形分土板10、两个侧面板11和L形压土板12构成下面敞口的排肥腔14,在排种腔13内设置下端向前倾斜的上层导种板15和下端向后倾斜的下层导种板16;所述的播种管6下端与方形板8连接并与排种腔13连通,播种管6下端伸入到排种腔13内并向后折弯;其中,两个侧面板11的内侧间距为15厘米,上层导种板15与水平面呈52°角,下层导种板16与水平面呈16°角。在下层导种板16上面设有若干导流槽17。V形分土板10下端向前倾斜,V形分土板10前侧顶角直线与水平面呈71°角。在三角板7连接与排肥腔14连通的副施肥管9,与燕麦种子可直接接触的肥料也可以通过此副施肥管9施入土壤中。施肥播种梁2的后端铰接覆土架18,覆土架18的下端连接覆土板19,在覆土板上19设置两个可拆卸的配重块20;它还包括镇压器,镇压器包括铰接在机架上的镇压架21,镇压架21的后端安装圆柱形镇压辊22和支撑在机架1上的弹性支架23。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燕麦播种机的宽幅匀播机构,它包括施肥播种梁,施肥播种梁的前端铰接在机架的前部,施肥播种梁的后端通过弹性支杆连接在机架的中部;施肥播种梁中部固定施肥管,施肥管下端连通施肥开沟铲;施肥播种梁后部固定播种管,播种管下端连通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器包括由前部三角板和后部方形板构成的上盖板,三角板的下面连接V形分土板,方形板的下面连接与V形分土板后边相衔接的两个侧面板,在两个侧面板之间连接L形压土板,方形板、两个侧面板和L形压土板构成后侧敞口的排种腔,三角板、V形分土板、两个侧面板和L形压土板构成下面敞口的排肥腔,在排种腔内设置下端向前倾斜的上层导种板和下端向后倾斜的下层导种板;所述的播种管下端与方形板连接并与排种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麦播种机的宽幅匀播机构,它包括施肥播种梁,施肥播种梁的前端铰接在机架的前部,施肥播种梁的后端通过弹性支杆连接在机架的中部;施肥播种梁中部固定施肥管,施肥管下端连通施肥开沟铲;施肥播种梁后部固定播种管,播种管下端连通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器包括由前部三角板和后部方形板构成的上盖板,三角板的下面连接V形分土板,方形板的下面连接与V形分土板后边相衔接的两个侧面板,在两个侧面板之间连接L形压土板,方形板、两个侧面板和L形压土板构成后侧敞口的排种腔,三角板、V形分土板、两个侧面板和L形压土板构成下面敞口的排肥腔,在排种腔内设置下端向前倾斜的上层导种板和下端向后倾斜的下层导种板;所述的播种管下端与方形板连接并与排种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麦播种机的宽幅匀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管下端伸入到排种腔内并向后折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燕麦播种机的宽幅匀播机构,其特征在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一,李尽朝,白大鹂,王欣欣,李树新,唐超,彭立强,路耿新,雷雨田,刘树清,康久东,王久春,董喆,宋文静,李炳海,李万智,李永娟,赵广军,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