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心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33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调心差速器,它的端盖(3)和(30)用螺钉固定在壳体(1)上,用O型环(2)和(29)密封,输入级太阳轮(24)由轴承(18)和(20)支承,用骨架油封(23)密封,该油封用两个弹性档圈(22)定位;输入级行星轴(26)以两端的轴颈与输入级行星架(16)及盖板(17)上的孔配合,复合材料钢背轴承(32)采用过盈配合压入到各输入级行星轮(27),和各输出级行星轮(14)的孔中;钢背轴承(32)的内孔与输入级行星轴(26)间隙配合;轴(26)、复合材料减垫(31),用销钉与输入级行星架(16)连接起来,防止它被行星轮带动;输入级行星架总成由轴承(15)和轴承(19)支承,轴承(15)用弹性档圈(7)和(12)定位;输出级行星架(5)和压盖(6)之间用三个螺栓固定,构成输出级行星架总成;输出级行星轴(13)以两端的轴颈与行星架(5)及盖板(6)上的孔配合,输出级行星轴(13)与钢背轴承(32)间隙配合,轴(13)、减磨垫(31)与架(5)之间以盲销防止它们相对行星架(5)转动;输出级行星架总成用轴承(10)及轴承(11)支承,输出级行星架(5)的轴头用O型环(9)密封;输入级内齿圈(28)及输出级内齿圈(4)用螺钉固定在壳体(1)上;用以调整轴向尺寸的调整垫(8)、(21)(25)分别安装在(16)、(24)和(30)上,其特征在于输出太阳轮(16)与输入行星架(33)采用渐开线花键联接,输出太阳轮(16)轴向上置有防止其轴向窜动的弹性档圈(34)和(35),并加装用以调整输出太阳轮(16)轴向间隙的修整垫(36)和用来支承轴轴承(20)外环,并可调整输入太阳轮(24)轴向间隙的套(37),输入行星架(33)与它的盖板(17)用四个螺栓固定在一起构成输入行星架总成。(*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自动调心差速器属于机械传动中的齿轮行星减速器领域。是中国专利98211242.4(油膜浮动均载行星减速器)和中国专利01250773.3差速器的改进。
技术介绍
在中国专利98211242.4和01250773.3中,输出太阳轮与输入行星架是刚性连接在一起的(16)。一旦输出轮损坏,输入行星架也将随之报废。由于机械加工误差,输出太阳轮很难处于与之相啮合的三个输出行星轮的中心位置,直接影响了它的传动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可修复性更好,传动能力更强,使用寿命更长的自动调心差速器。它的端盖(3)和(30)用螺钉固定在壳体(1)上,用O型环(2)和(29)密封,输入级太阳轮(24)由轴承(18)和(20)支承,用骨架油封(23)密封,该油封用两个弹性档圈(22)定位;输入级行星轴(26)以两端的轴颈与输入级行星架(16)及盖板(17)上的孔配合,复合材料钢背轴承(32)采用过盈配合压入到各输入级行星轮(27),和各输出级行星轮(14)的孔中;钢背轴承(32)的内孔与输入级行星轴(26)间隙配合;轴(26)复合材料减垫(31),用销钉与输入级行星架(16)连接起来,防止它被行星轮带动;输入级行星架总成由轴承(15)和轴承(19)支承,轴承(15)用弹性档圈(7)和(12)定位;输出级行星架(5)和压盖(6)之间用三个螺栓固定,构成输出级行星架总成;输出级行星轴(13)以两端的轴颈与行星架(5)及盖板(6)上的孔配合,输出级行星轴(13)与钢背轴承(32)间隙配合,轴(13)、减磨垫(31)与架(5)之间以盲销防止它们相对行星架(5)转动;输出级行星架总成用轴承(10)及轴承(11)支承,输出级行星架(5)的轴头用O型环(9)密封;输入级内齿圈(28)及输出级内齿圈(4)用螺钉固定在壳体(1)上;用以调整轴向尺寸的调整垫(8)、(21)(25)分别安装在(16)、(24)和(30)上。其特征在于输出太阳轮(16)与输入行星架(33)采用渐开线花键联接,输出太阳轮(16)轴向上置有防止其轴向窜动的弹性档圈(34)和(35),并加装用以调整输出太阳轮(16)轴向间隙的修整垫(36)和用来支承轴轴承(15)外环,并可调整输入太阳轮(24)轴向间隙的套(37),输入行星架(33)与它的盖板(17)用四个螺栓固定在一起构成输入行星架总成。按照本设计,输入行星架(33)与输出太阳轮(16)用渐开线花键联接,径向和齿侧均留有足够间隙,保证输出太阳轮(16)在运行时相对于输入行星架(33)能够微量的径向位移或倾斜,弹性档圈(34)和(35)用来防止输出太阳轮(16)轴向窜动,修整垫(36)用来调整输出太阳轮(16)的轴向间隙;套(37)用来支承轴承(15)的外环,同时用来调整 输入太阳轮(24)的轴向间隙。输出太阳轮(16)与输入行星架(33)间的渐开线花键,径向间隙0.6-0.9mm,齿侧间隙0.2-0.3mm。工作时通过壳体上的油孔注以适量的润滑油,油孔是用油塞封住的。输入的动力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动力经太阳轮(24)带动行星轮(27),后者与内齿圈(28)啮合,因内齿圈固定不动,所以带动输入级行星架及输出级太阳轮(16)转动。此太阳轮带动输出级行星轮(14),后者与内齿圈(4)啮合,因为内齿圈是固定的,所以带动输出级行星架(5)转动。通过此行星架上的花键孔与负载相连输出动力。另一个动力来自输出端盖(3),工作时以此端盖与主机的外转鼓刚性联接并随之转动,主机外转鼓是由单独的动力驱动的。由于输入级太阳轮(24)和外壳(1)是以不同的转速旋转,因而形成转速差。此转速差经设定的传动比,造成输出级行星架(5)的花键轴与外壳(1)之间更小的转速差,行星架(5)通过花键孔与主机的内转鼓相联,因而使主机的内外转鼓之间形成所要求转速差。本设计差速器主要用于各种卧式离心机中,用来形成卧式离心机内外转鼓之间的转速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设计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摘要附图,图中1、壳体20、轴承2、O型环 21、调整垫3、端盖22、弹性档圈(2个)4、输出级内齿轮23、骨架油封5、输出级行星架24、输入级太阳轮6、输出级行星架盖板25、调整垫7、弹性档圈26、输入级行星轮轴(2个)8、调整垫 27、输入级行星轮(2个)9、O型环 28、输入级内齿轮10、轴承 29、O型环11、轴承 30、端盖12、弹性档圈 31、复合材料减磨垫13、输出级行星轮轴(3个)32、复合材料钢背轴承14、输出级行星轮(3个) 33、输入行星架15、轴承 34、弹性档圈16、输出级太阳轮 35、弹性档圈17、输入级行星架盖板 36、修整垫18、轴承 37、套19、轴承具体实施方式本设计差速器的一个实施例具体参数如下输入级太阳轮 模数m=1.5 齿数z=11二个输入级行星轮 模数m=1.5 齿数z=56输入级内齿轮 模数m=1.5 齿数z=123输出级太阳轮 模数m=2齿数z=15三个输出级行星轮 模数m=2齿数z=39输出级内齿轮 模数m=2齿数z=93输入级行星轮轴(26)与钢背轴承(32)径向间隙为0.10-0.14mm。输出级行星轮轴(13)与钢背轴承(32)径向间隙为0.34-0.42mm。输入级行星轮(27)的端面与减磨垫(31)之间两侧之和的轴向间隙为0.20-0.40mm。输出级行星轮(14)的端面与减磨垫(31)之间两侧之和的轴向间隙为0.20-0.40mm。输出太阳轮(16)与输入行星架(33)间的渐开线花键,径向间隙0.6-0.9mm,齿侧间隙0.2-0.3mm。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调心差速器,它的端盖(3)和(30)用螺钉固定在壳体(1)上,用O型环(2)和(29)密封,输入级太阳轮(24)由轴承(18)和(20)支承,用骨架油封(23)密封,该油封用两个弹性档圈(22)定位;输入级行星轴(26)以两端的轴颈与输入级行星架(16)及盖板(17)上的孔配合,复合材料钢背轴承(32)采用过盈配合压入到各输入级行星轮(27),和各输出级行星轮(14)的孔中;钢背轴承(32)的内孔与输入级行星轴(26)间隙配合;轴(26)、复合材料减垫(31),用销钉与输入级行星架(16)连接起来,防止它被行星轮带动;输入级行星架总成由轴承(15)和轴承(19)支承,轴承(15)用弹性档圈(7)和(12)定位;输出级行星架(5)和压盖(6)之间用三个螺栓固定,构成输出级行星架总成;输出级行星轴(13)以两端的轴颈与行星架(5)及盖板(6)上的孔配合,输出级行星轴(13)与钢背轴承(32)间隙配合,轴(13)、减磨垫(31)与架(5)之间以盲销防止它们相对行星架(5)转动;输出级行星架总成用轴承(10)及轴承(11)支承,输出级行星架(5)的轴头用O型环(9)密封;输入级内齿圈(28)及输出级内齿圈(4)用螺钉固定在壳体(1)上;用以调整轴向尺寸的调整垫(8)、(21)(25)分别安装在(16)、(24)和(30)上,其特征在于输出太阳轮(16)与输入行星架(33)采用渐开线花键联接,输出太阳轮(16)轴向上置有防止其轴向窜动的弹性档圈(34)和(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宪英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英光机电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