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宿巧丽专利>正文

卧式螺旋分离机械的行星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29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卧式螺旋分离机械的行星差速器,主要有壳体,一级行星传动机构和二级差动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一级行星传动机构中的内齿圈与壳体为短齿花键式连接,所述二级差动传动机构中的内齿圈与壳体也为短齿花键式连接,其中的二级中心太阳轮轴一端与一级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盘盖通过花键连接,其另一端固接在二级行星盘盖的轴承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卧式螺旋分离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卧式螺旋分离机械的行星差速器
技术介绍
卧式螺旋分离机械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环保等行业。该类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内螺旋和外转鼓都做高速同向旋转,同时两转动体又有相对差速,差速一般在10-70转/分之间,通过高速旋转和差速,而实现了固液或液液分离。实现差速需通过差速器来完成,因此差速器是分离机械的关键设备。目前广泛应用日本产P-4600L和国产LW500A及LW520A的差速器,日产差速器的结构中一、二级内齿圈依靠加工过盈量将其镶入差速器壳体内,再通过紧固销径向定位,防止内齿圈在壳体中转动;国产差速器则将一、二级内齿圈与壳体制成一体;同时国内外产差速器的小行星盘盖与第二级中心太阳齿轮均制成一体,致使中心太阳轮齿轮的插齿及磨齿精加工的难度增加,加工精度不易保证。上述结构的缺点是内齿圈和壳体为一整体,第二级中心太阳轮与小行星盘盖制成钢性整体,若加工精度不高,必然造成各行星轮与太阳轮的啮合力不均匀,齿面磨损增加或易产生断齿。尤其国产差速器有一齿损坏,就会导致壳体报废,增加了运行成本。差速器是在高速、重载、不断承受冲击交变载荷的恶劣工作条件下运转,故要求差速器的抗过载冲击及抗扭震性能要好。目前普遍使用的差速器由于其结构存在的缺陷,使其价格高、噪音大、寿命短、不易维修。业内亟待开发一种与卧式螺旋分离机械配套使用并可以实现运转平稳、噪音小、均载效果好,易维修、不易损坏的差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卧式螺旋分离机械的行星差速器,针对公知技术所存在的使用寿命短、加工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差等不足,采用了连环浮动联接方式,可使差速器实现了运转平稳、噪音小、均载效果好的目的。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螺旋分离机械的行星差速器,主要有壳体,一级行星传动机构和二级差动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一级行星传动机构中的内齿圈与壳体为短齿花键式连接,所述二级差动传动机构中的内齿圈与壳体也为短齿花键式连接,其中的二级中心太阳轮轴一端与一级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盘盖通过花键连接,其另一端固接在二级行星盘盖的轴承上。所述花键齿形为短齿渐开线形。所述一级行星传动机构和二级差动传动机构行星轴可采用高铅锡青铜材料。所述一级行星传动机构的齿轮模数可为M=3mm,二级差动传动机构的齿轮模数为M=4mm本技术的显著特点及有益效果是,将内齿轮与壳体及二级太阳轮轴与一级行星盘盖之间的钢性整体变为浮动连接方式,使差速器的抗过载冲击和抗扭震性能显著提高,同时可以补偿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齿轮产生的精度误差,对于高速行星齿轮传动,实现了运转平稳、噪声小均载效果好的目的。本技术具有拆装方便、承载能力大、运行温度低、齿轮寿命长的显著优点。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9内齿圈,3一级行星传动机构,4二级差动传动机构,5行星轴,6二级行星盘盖,7、10短齿花键,8、花键,11二级中心太阳轮轴。12行星盘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工作原理进一步详述。参照附图,一种卧式螺旋分离机械的行星差速器,主要有壳体1、一级行星传动机构和二级差动传动机构,所述一级行星传动机构中的内齿圈2与壳体1为短齿花键7方式连接,所述二级差动传动机构中的内齿圈9与壳体1为短齿花键10方式连接,其中的二级中心太阳轮轴11一端与一级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盘盖12通过花键8连接,二级中心太阳轮轴另一端固接在二级行星盘盖6的轴承上。花键齿形为短齿渐开线形,一级齿轮模数可为M=3mm,二级齿轮模数为M=4mm,外齿轮选用优质合金低碳钢20CrMnTi,采用渗碳淬火热处理,齿面硬度达到HRC58,内齿轮选用优质中碳钢42CrMoA,采用离子氮化处理,表面硬度达到HRC50,使齿轮的寿命延长。一级行星传动机构和二级差动传动机构中的行星轴5可采用高铅锡青铜材料,直接采用高铅锡青铜材料制成的行星轴作为滑动支撑,使行星轮和行星轴之间成为有间隙的滑动连接,在行星轮孔与行星轴表面的径向间隙之间形成油膜,同时采用的高铅锡青铜材料中的铅呈颗粒状具有自润滑功能,使行星轴适用于高速运转条件,甚至在差速器少油的润滑环境下仍可正常工作。一、二级的内齿圈2、9与壳体1通过花键7、10连接,二级中心太阳轮一端与一级行星盘盖通过花键8连接,均为浮动连接方式。花键齿联结方式的齿侧有间隙,当受力不平衡时轴间可做径向游动,使各行星轮均匀分担载荷。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材料和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螺旋分离机械的行星差速器,主要有壳体,一级行星传动机构和二级差动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一级行星传动机构中的内齿圈与壳体为短齿花键式连接,所述二级差动传动机构中的内齿圈与壳体也为短齿花键式连接,其中的二级中心太阳轮轴一端与一级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盘盖通过花键连接,其另一端固接在二级行星盘盖的轴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螺旋分离机械的行星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花键齿形为短齿渐开线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螺旋分离机械的行星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行星传动机构和二级差动传动机构中的行星轴可采用高铅锡青铜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螺旋分离机械的行星差速器,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行星传动机构的齿轮模数可为M=3mm,二级差动传动机构的齿轮模数为M=4mm。专利摘要一种卧式螺旋分离机械的行星差速器,主要有壳体,一级行星传动机构和二级差动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一级行星传动机构中的内齿圈与壳体为短齿花键式连接,所述二级差动传动机构中的内齿圈与壳体也为短齿花键式连接,其中的二级中心太阳轮轴一端与一级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盘盖通过花键连接,其另一端固接在二级行星盘盖的轴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内齿轮与壳体及太阳轮与行星盘盖之间的钢性整体变为连环浮动连接方式,使差速器的抗过载冲击和抗扭震性能显著提高,可以补偿制造及装配过程的齿轮啮合误差,对于高速行星齿轮传动,实现了运转平稳、噪声小、均载效果好的目的,具有拆装方便、承载能力大、运行温度低、齿轮寿命长的显著优点。文档编号B03B5/00GK2669989SQ20032012890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宿巧丽 申请人:宿巧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巧丽
申请(专利权)人:宿巧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