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轴传动变速装置,其设有一外壳,于外壳周围形成一斜向的导孔并于内部前侧以及后端部各枢设一传动轴与一连结轴,于传动轴与连结轴之间啮合一第二游星齿轮组,于传动轴的后端部结合有游星齿轮并啮合第二游星齿轮组,于传动轴周围套设一变速中套,变速中套的内壁面形成一太阳齿,于外壳周围套设一驱动变速中套前后进退的变速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以变速环连动变速中套前后两段移动,通过以太阳齿选择啮合第二游星齿轮组的周围与否,达到两阶段的减速效果,提供使用者兼具扭力以及两段变速的减速装置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构造,尤指一种兼具两段变速以及提升扭力 输出功能的主轴传动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既有的变速装置是利用游星齿轮配合太阳齿,达到输入的转速经过减速后,,再由传动轴向外输出使用,类似的装置如台湾公告编号第383807 号「减速装置」新型专利案所示,以固定的齿数比提供单一的减速作用。 有鉴于前述既有减速装置仅提供固定的减速功效,设计人提供如台湾 证书号数第M324144号「主轴传动变速调整装置」新型专利案,其传动 轴的后端与后端连接马达的连结轴之间设有一游星齿轮构造,以游星齿轮 构造达到减速的效果,并且通过变速环调整变速中套前后两段移动,使变 速中套选择以太阳齿直接啮合连结轴与否,达到等速或者减速的两段传动 功效。前述进一步改良的变速装置虽可达到两段变速的效果,然而由于两段 变速的其中一段未经减速,因此较不适用于电动马达等启动扭力较小的装 置,因此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提供兼具扭力以及两段变速的减速装置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既有变速装置较不适用于扭力较小的电动马达,有鉴于前述问题,本 技术主要目的为,于构造中增加第二游星齿轮组,借此提供兼具扭力 输出的两段变速构造提供使用者利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主轴传动变速装置,包括 一外壳,该外壳设有一本体,该本体是圆管并于前段的周围穿设一斜 向的导孔,于该本体前、后端各固设一轴承座以及一后轴承,于该轴承座 后面形成 一 前卡块并于内侧嵌设 一 前轴承,于该本体内的后侧固设 一 太阳齿环;一传动轴,该传动轴穿"i殳于该前轴7 、,于该传动轴的后端部形成一游星齿轮座,于该游星齿轮座的周围以可转动形态结合三个游星齿轮;一第二游星齿轮组,其对应该传动轴后方设有一第二游星齿轮座,于 该第二游星齿轮座的前面凸伸一连结齿轮,于该连结齿轮的中心朝前伸设 一直轴,以该直轴啮合于三个游星齿轮之间,于第二游星齿轮座的周围以 可转动形态结合三个分别啮合于该太阳齿环的第二游星齿轮;一连结轴,该连结轴穿设于该后轴承,该连结轴后端形成一联结孔并 且前端啮合于三个第二游星齿轮之间;一变速中套,该变速中套滑动套设于该传动轴周围,该变速中套后端 部的内周壁配合各游星齿轮以及该连结齿轮形成一太阳齿,以该太阳齿啮 合各游星齿轮,于该变速中套前端形成一"^制于前卡块的后卡块,于该变 速中套周围环绕形成一滑道,于该滑道滑动嵌设一推块;以及一变速环,该变速环套设于该本体周围,于该变速环与该推块之间结 合一穿经该导孔的推杆。较佳的,本体分为前段以及直径较前段大的后段,于该本体后^a内周 壁的前端嵌设一中轴承,所述太阳齿环嵌固于该本体后段的内周壁,并且 接邻于该中轴承的后面;于所述第二游星齿轮座周面的前端缘凹设形成 一环状的阶级部,以该阶级部嵌设于该中轴承。较佳的,连结轴的前端由第二游星齿轮座后端的中间伸入并啮合于三 个第二游星齿轮之间,于该连结轴前端部与第二游星齿轮座后端的中间之 间嵌设一定位轴承。本技术以传动轴的前端提供工具结合,并以连结轴后端的马达轴 插孔提供驱动源连结。当使用时,动力源透过第二游星齿轮组与太阳齿环 的配合,加上传动轴后端各游星齿轮与太阳齿的配合达到两阶段的减速作 用,将转速依次减低并向前传递至传动轴,借此得以减速再由结合的工具 输出作用。本技术需要提升输出的转速时,转动变速环使变速中套朝后移 动,让太阳齿同时啮合游星齿轮以及连结齿轮,此时第二游星齿轮座、变 速中套以及传动轴会成为 一体的旋转构造,使动力源仅经由第二游星齿轮 组与太阳齿环的减速作用带动工具旋转。本技术通过变速环旋转带动变速中套前后动作,借此提供使用者 速度变化的两段调整设计,由于两段的速度调整皆有减速的作用,因此于 使用上能够确实提升输出的扭力,提供使用者兼有扭力输出的变速调整装置,适合电动马达等扭力较低的装置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 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调整变速中套前后进退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主轴传动变速装置,请参看图1-3的较佳实施例, 该主轴传动变速装置包括一外壳1 0 ,外壳1 0设有一本体1 1 ,本体1 1是圓管并且分为前 段以及后段,其中本体l 1后段的直径大于前段的直径,于本体l 1前段 的周围穿设一斜向延伸的导孔111,于本体ll前端螺合一前盖l2, 前盖1 2前面的中央穿设一轴穿孔1 2 1,于前盖1 2内侧固设一轴承座 1 3 ,于轴承座l 3朝内的一面形成一前卡块1 3 1 ,于轴承座l 3内嵌 设一前轴承14,于本体1 1后段内周壁的前端嵌设一中轴承1 5 ,于本 体1 1后段内周壁的后端嵌设一后轴承1 6 ,于本体1 1后段内周壁接邻 中轴承l 5的后面嵌设固定一太阳齿环1 7,又于本体l l后端螺锁结合 一圆环形的后盖1 8 。一传动轴2 0,传动轴2 0穿设于前轴承1 4且前端穿出轴穿孔1 2 1,传动轴2 0后端部位于本体1 l的前段后侧,于传动轴2 0的后端部 形成一圓盘形的游星齿轮座2 1,于游星齿轮座2 l的周围以可转动形态 结合三个等间隔设置的游星齿轮2 2,各游星齿轮2 2的外侧突出于游星 齿轮座2 1的周面。一第二游星齿轮组3 0,第二游星齿轮组3 0设有一第二游星齿轮座 3 1,第二游星齿轮座3 1周面的前端缘凹设形成一环状的阶级部3 1 1,第二游星齿轮座3l设于本体ll后段的前侧并以阶级部311嵌设 于中轴承l 5,于第二游星齿轮座3 l的前面凸伸一连结齿轮3 2,连结 齿轮3 2的周围大小对应三个游星齿轮2 2的外缘;于连结齿轮3 2的中心朝前伸设一直轴3 3,于直轴3 3周围形成一传动齿3 3 1,以传动齿3 3 1啮合于三个游星齿轮2 2之间,于第二游 星齿轮座31的周围以可转动形态结合三个等间隔设置的第二游星齿轮3 4,三个游星齿轮3 4的外侧啮合于太阳齿环1 7的内侧。一连结轴4 0 ,连结轴4 0穿i殳于后轴承1 6 ,于连结轴4 0后端形 成一提供马达轴结合的联结孔4 1,并且连结轴4 0的前端由第二游星齿 轮座3 l后端的中间伸入并啮合于三个第二游星齿轮3 4之间,于连结轴4 0前端部与第二游星齿轮座3 1后端的中间之间嵌设一定位轴承4 2。一变速中套5 0,变速中套5 O是圆环状并以可滑动形态套设于传动 轴2 0的周围,变速中套5 0位于本体1 1的前段内并且内周壁的后端部 配合各游星齿轮2 2以及连结齿轮3 2形成一太阳齿5 1,太阳齿5 l啮 合于三个游星齿轮2 2的周围,于变速中套5 0前端配合前卡块1 3 l形 成一相互卡制的后卡块5 2,以后卡块5 2卡制于前卡块1 3 l使变速中 套5 0不旋转,于变速中套5 0周围形成一环状的滑道5 3 ,于滑道5 3 滑动嵌设一推块5 4,推块5 4是半圆形的环体。一变速环6 0,变速环6 0是圆环体并以可转动形态套设于本体1 1 前^:形成导孔1 1 l的周围,变速环6 0于前端部的内周壁凹设形成一凹 部6 1 ,并对应导孔1 1 1于内壁沿前后方向形成一推杆槽6 2 ,于推杆 槽6 2与推块5 4之间穿插一推杆6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轴传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该外壳设有一本体,该本体是圆管并于前段的周围穿设一斜向的导孔,于该本体前、后端各固设一轴承座以及一后轴承,于该轴承座后面形成一前卡块并于内侧嵌设一前轴承,于该本体内的后侧固设一太阳齿环; 一传动轴,该传动轴穿设于该前轴承,于该传动轴的后端部形成一游星齿轮座,于该游星齿轮座的周围以可转动形态结合三个游星齿轮; 一第二游星齿轮组,其对应该传动轴后方设有一第二游星齿轮座,于该第二游星齿轮座的前面凸伸一连结齿轮,于该连结齿轮的中心朝前伸设一直轴,以该直轴啮合于三个游星齿轮之间,于第二游星齿轮座的周围以可转动形态结合三个分别啮合于该太阳齿环的第二游星齿轮; 一连结轴,该连结轴穿设于该后轴承,该连结轴后端形成一联结孔并且前端啮合于三个第二游星齿轮之间; 一变速中套,该变速中套滑动套设于该传动轴周围,该变速中套后端部的内周壁配合各游星齿轮以及该连结齿轮形成一太阳齿,以该太阳齿啮合各游星齿轮,于该变速中套前端形成一卡制于前卡块的后卡块,于该变速中套周围环绕形成一滑道,于该滑道滑动嵌设一推块;以及 一变速环,该变速环套设于该本体周围,于该变速环与该推块之间结合一穿经该导孔的推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淑宽,
申请(专利权)人:洪淑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