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瑞文专利>正文

一种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6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承载基板的家具,尤其是指一种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藉由在基板侧面形成内凹槽,并于侧边护条里面设置卡栓嵌入凹槽中,以另一固定件依序穿过基板与卡栓,使得侧边护条被稳固结合于该家具的基板侧边,不会轻易松脱而保障使用者不致撞及基板角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有承载基板的家具,尤其是指一种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
技术介绍
一般家具例如桌子,是在桌脚上架设桌面,并利用上漆、贴皮或抛光而成。特别是在儿童使用的场所例如幼稚园等,更需要注意其安全性,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一张幼儿用的教学桌9,四只桌脚93分别锁固于桌面91,在桌面91的侧边分别贴上护条92,如图2所示,为平整贴合于桌面91侧边910,护条92的内侧920大致呈垂直状,而为确保幼儿碰撞时不易受伤,护条外侧则成圆弧型,并且可涂上与桌面91不同颜色,使得桌面91呈现鲜艳的色彩配置。然而,由于在桌面91侧边910与护条92内侧920间的涂胶93具有一定厚度,一旦涂装不均匀,将导致涂胶较少的部分形成缝隙;相对地,涂胶过量的位置将在压合过程中将多余的胶由桌面上下挤出。此外,随着长期使用,胶质的黏性将逐渐劣化,导致部分护条92脱离桌面91,刮伤或夹伤幼儿,造成使用者的安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确保承载基板边缘没有尖锐突出而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基板具有牢固结合的侧边护条的家具,使得侧边护条不致轻易脱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确保上述家具的组装成本不致因此大幅提升。按照本技术的提供的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其中该家具包含该承载基板、及组设于该承载基板下方的基座部,且所述承载基板大致呈水平放置,所述承载基板包括周缘形成有一水平走向凹槽的基板本体、侧边护条、以及多个固定件,其中所述侧边护条具有一包覆所述基板本体周缘的包覆部及一插组于该凹槽中的插接部,且所述固定件分别自所述基板本体下方穿过该插接部而固定在一起,从而所述侧边护条被稳固组装于所述基板本体周缘。本技术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凹槽与所述插接部之间涂布有黏着剂。所述侧边护条的包覆部为一扁平带状物,并具有一延伸有插接部的里面及一相反于该里面的外面。所述外面为一光滑弧面。所述插接部为与所述包覆部夹一角度延伸的多个横向卡栓。所述各卡栓上下两侧形成有棘齿。所述固定件为螺丝。所述基板本体具有一承载面、及相反于该承载面并受该基座部支撑的支撑面,所述包覆部上下端缘分别朝向该里面延伸有一凸缘,从而完整覆盖所述基板本体承载面与周缘、及支撑面与周缘交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所述固定件穿过插接部的设计,可将侧边护条逐段牢固地结合至基板本体周缘,确保侧边护条呈光滑弧面的包覆部被设置在承载基板周缘,完全遮蔽承载基板的尖锐角部,达到本技术之安全、牢靠等功效。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图1是现用儿童教学桌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桌面周缘部分剖视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幼教桌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中IV-IV部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本技术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是以幼教桌为例,包含承载基板2、及组设于承载基板2下方的基座部3,且所述承载基板2是大致水平置放作为桌面,参见图4,所述承载基板2又进一步包括基板本体21、侧边护条22、以及固定件23。由于所述基板本体21是呈水平方向架设,故称上方为所述承载面211,相反于所述承载面211并受所述基座部3支撑的底面称为支撑面212,介于所述承载面211与所述支撑面212间的周缘210,形成有沿水平走向的凹槽2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13是以连续环绕所述基板本体21周缘的方式分布;故所述承载面211与所述周缘210、和所述支撑面212与所述周缘210间,都分别具有一呈直角的交界214。所述侧边护条22则被区分为包覆部220、插接部、以及凸缘222。所述包覆部220是扁平的带状物,具有呈光滑弧面的外面2201和相反与外面2201的里面2202。所述插接部即从所述包覆部面2202以一略呈九十度夹角延伸,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基板本体21是呈长方形板体,所述插接部也分别对应于所述基板本体21的长、宽而间断地分为四段横向卡栓221,每一横向卡栓221在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棘齿2210,使得所述横向卡栓221在插入所述基板本体21周缘的对应凹槽213时,能提供易插难拔的干涉状态。在本实施中,为加强此干涉之牢固程度,更在所述凹槽213及所述横向卡栓221间涂布有黏着剂24。此时,从所述包覆部220上、下端缘分别朝向所述里面2202延伸出的上、下凸缘222已经分别完整覆盖于所述基本本体21承载面22与周缘210、及支撑面212与周缘210间的直角交界214。为增强所述侧边护条22与所述基板本体21间之结合稳定,在本实施中更以多个螺丝23作为固定件,分别从所述基板本体21的支撑面212下方,先穿过下凸缘222、再经所述基板本体21后,螺锁穿过所述横向卡栓221而固定,经由所述螺丝23及所述黏着剂24的重重作用,所述侧边护条22可被稳定组装于所述基板本体周缘210外,甚至连所述凸缘222和所述支撑面212间都已经被强迫固定结合。综上所述,本技术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由于结构之改良,确实能达到本技术的安全、结合牢固等目的,成本亦未大幅提高。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为本技术专利涵盖之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其中该家具包含该承载基板(2)、及组设于该承载基板下方的基座部(3),且所述承载基板(2)大致呈水平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板(2)包括周缘(210)形成有一水平走向凹槽(213)的基板本体(21)、侧边护条(22)、以及多个固定件(23),其中所述侧边护条(22)具有一包覆所述基板本体周缘(210)的包覆部(220)及一插组于所述凹槽(213)中的插接部,且所述固定件(23)分别自所述基板本体(21)下方穿过该插接部而固定在一起,从而所述侧边护条(22)被稳固组装于所述基板本体(21)周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3)与所述插接部之间涂布有黏着剂(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护条(22)的包覆部(220)为一扁平带状物,并具有一延伸有插接部的里面(2202)及一相反于该里面(2202)的外面(22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面(2201)为一光滑弧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为与所述包覆部(220)夹一角度延伸的多个横向卡栓(2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卡栓(221)上下两侧形成有棘齿(221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3)为螺丝。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本体(21)具有一承载面(211)、及相反于该承载面(211)并受该基座部(3)支撑的支撑面(212),所述包覆部(220)上下端缘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基板具有侧边护条的家具,其中该家具包含该承载基板(2)、及组设于该承载基板下方的基座部(3),且所述承载基板(2)大致呈水平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板(2)包括周缘(210)形成有一水平走向凹槽(213)的基板本体(21)、侧边护条(22)、以及多个固定件(23),其中所述侧边护条(22)具有一包覆所述基板本体周缘(210)的包覆部(220)及一插组于所述凹槽(213)中的插接部,且所述固定件(23)分别自所述基板本体(21)下方穿过该插接部而固定在一起,从而所述侧边护条(22)被稳固组装于所述基板本体(21)周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瑞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