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距机构,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引导组件、定距挡板、变距挡板以及驱动机构。引导组件上滑动设置有安装座组;安装座组包括多个用于承载产品的安装座,各安装座均设置有定距部和变距部。安装座组两端的安装座分别与定距挡板和变距挡板连接。定距挡板设置有用于阻挡各定距部的多个定距台阶。变距挡板设置有用于推动各变距部的多个变距台阶。驱动机构驱动变距挡板沿安装座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各安装座上均承载有产品后,驱动机构驱动变距挡板平移,通过定距挡板和变距挡板同时对安装座限位,推动各安装座相互紧贴,实现将加工后的产品紧密的贴合在一起。
A variable distanc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距机构
本技术涉及生产线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产品排列变距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供应商对产品包装的需求,部分产品在加工完成后,需要整齐的排列好再打包送出。传统的生产线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产品的加工,产品与产品之间会留有一部分的间隙,并且加工后的产品会由机械手或者送料夹具将加工完成的产品夹出。然而,机械手或者送料夹具在抓夹产品的过程中,由于本身夹具会占用一定的空间,或者夹具夹持的力度有限,很难将加工后的产品紧紧的贴合在一起,从而影响后续包装装置对排列产品的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加工后的产品无法紧密的贴合在一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产品排列变距机构。一种变距机构,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引导组件、定距挡板、变距挡板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引导组件上滑动设置有安装座组;所述安装座组包括多个用于承载产品的安装座,各所述安装座均设置有定距部和变距部。所述安装座组两端的所述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定距挡板和所述变距挡板连接。所述定距挡板设置有用于阻挡各所述定距部的多个定距台阶,且设置于所述引导组件的一侧;各定距台阶用于限制各所述安装座滑动。所述变距挡板设置有用于推动各所述变距部的多个变距台阶,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引导组件的一侧;各变距台阶用于为各所述安装座提供动力推动安装座滑动。各所述定距台阶和各所述变距台阶的长度由所述安装座组的一端朝另一端逐渐递增,各所述定距台阶和各所述变距台阶的递增方向相反。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变距挡板沿所述安装座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距台阶包括第一引导面和第一阻挡面;所述变距台阶包括第二引导面和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一引导面与所述第二引导面的长度相等,用于限定所述安装座组在拉伸状态时各所述安装座之间的间隔距离。各所述第一阻挡面和各所述第二阻挡面相对设置。所述安装座组在拉伸状态时;各所述第一阻挡面与各所述定距部接触;各所述第二阻挡面与各所述变距部接触。通过相同距离的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的配合,在安装座拉开或者推开至指定距离的时候,可以保证每一个安装座分隔的距离一致,并且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阻挡面和第二阻挡对安装座的限制,从而实现对安装座的限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组起始端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定距挡板连接;所述安装座组终点端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变距挡板连接。在驱动机构驱动变距挡板将各安装座拉开的时候,变距挡板可以直接拉动终点端的安装座到指定位置,而位于起始端安装座因为与定距挡板连接,所以会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其余的各安装座通过各变距台阶的第二阻挡面推动各安装座依次到达指定位置,由各定距台阶的第一阻挡面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各安装座的变距。具体的,起始端定距台阶的第一阻挡面和起始端变距台阶的第二阻挡面均与位于起始端安装座两端接触。终点端变距台阶的第二阻挡面均与位于终点端的安装座一端接触,且变距挡板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该安装座的另一端接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组起始端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变距挡板连接;所述安装座组终点端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定距挡板连接。在驱动机构驱动变距挡板将各安装座拉开的时候,变距挡板可以直接拉动起始端的安装座到指定位置,而位于终点端安装座因为与定距挡板连接,所以会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其余的各安装座通过各变距台阶的第二阻挡面推动各安装座依次到达指定位置,由各定距台阶的第一阻挡面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各安装座的变距。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部和限位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上端用于承载产品,所述限位部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限位部用于夹持产品,避免产品发生偏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的两侧朝所述变距挡板的方向延伸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变距挡板的上方。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安装座保证安装座在变距挡板上平稳的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组件包括两引导支架以及安装在两所述引导支架之间的导杆,各所述安装座设置有供所述导杆穿设的通孔。通过导杆引导安装座滑动保证安装座可以平稳的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杆有两根,两根所述导杆平行设置。两根导杆可以更加平稳的引导安装座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变距挡板设置有沿所述导轨滑动的滑座。通过导轨引导变距挡板使变距挡板可以更平稳的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距挡板有两块,两块所述变距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引导组件的两侧。通过两块变距挡板的引导,可以精准的限制安装座在拉开或者推开时的距离,保证变距精度。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各所述变距挡板连接。更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气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各安装座上均承载有产品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变距挡板平移,推动各安装座相互紧贴的时候,由于变距台阶与位于拉伸方向终点端的安装座固定连接,处于终点端的安装座会逐渐推动前端的安装座依次紧贴,直到最前端的安装座与位于拉伸方向起始端的安装座紧贴时,驱动机构停止驱动,此时,各安装座上承载的产品也相互靠近紧贴,实现了加工后的产品可以紧密的贴合在一起,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定距挡板和变距挡板同时对安装座限位,提升安装座的变距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拉伸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的透视状态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图4的爆炸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安装座组在拉伸状态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安装座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在拉伸状态时变距挡板与变距部的接触方式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在拉伸状态时定距挡板与定距部的接触方式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在收缩状态时变距挡板与变距部的接触方式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在收缩状态时定距挡板与定距部的接触方式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图1在收缩状态时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机架10、导轨11、引导组件20、引导支架21、导杆22、定距挡板30、定距台阶31、第一引导面311、第一阻挡面312、变距挡板40、变距台阶41、第二引导面411、第二阻挡面412、限位块42、滑座43、驱动机构50、连接板51、安装座组60、安装座61、定距部611、变距部612、安装部613、限位部614、支撑部615、通孔61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考图1至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变距机构,包括机架10、安装于所述机架10上引导组件20、定距挡板30、变距挡板40以及驱动机构50。所述引导组件20上滑动设置有安装座组60;所述安装座组60包括多个用于承载产品的安装座61,各所述安装座61均设置有定距部611和调距部612。所述安装座组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引导组件、定距挡板、变距挡板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引导组件上滑动设置有安装座组;所述安装座组包括多个用于承载产品的安装座,各所述安装座均设置有定距部和变距部;所述安装座组两端的所述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定距挡板和所述变距挡板连接;所述定距挡板设置有用于阻挡各所述定距部的多个定距台阶,且设置于所述引导组件的一侧;所述变距挡板设置有用于推动各所述变距部的多个变距台阶,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引导组件的一侧;各所述定距台阶和各所述变距台阶的长度由所述安装座组的一端朝另一端逐渐递增,各所述定距台阶和各所述变距台阶的递增方向相反;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变距挡板沿所述安装座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引导组件、定距挡板、变距挡板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引导组件上滑动设置有安装座组;所述安装座组包括多个用于承载产品的安装座,各所述安装座均设置有定距部和变距部;所述安装座组两端的所述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定距挡板和所述变距挡板连接;所述定距挡板设置有用于阻挡各所述定距部的多个定距台阶,且设置于所述引导组件的一侧;所述变距挡板设置有用于推动各所述变距部的多个变距台阶,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引导组件的一侧;各所述定距台阶和各所述变距台阶的长度由所述安装座组的一端朝另一端逐渐递增,各所述定距台阶和各所述变距台阶的递增方向相反;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变距挡板沿所述安装座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台阶包括第一引导面和第一阻挡面;所述变距台阶包括第二引导面和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一引导面与所述第二引导面的长度相等,用于限定所述安装座组在拉伸状态时各所述安装座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阻挡面和所述第二阻挡面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组起始端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定距挡板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应勇,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飞梦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