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惊雷专利>正文

一种无级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382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无级变速装置。它包括一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两个从动轮之间由折形支架活动连接,在折形支架上通过固定轴连接有液压管,液压管由内管及外管组成,且内管上端两边与液压管外管的下端两边之间各设有一根拉紧弹簧;液压管下端设有液压油进油口,进油口通过油管与一油量控制器连接;液压管内管上端与后连杆活动连接,后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齿带架上,所述齿带架上设有两个从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无级变速装置与已往变速装置比较,具有无离合器、结构简单、效率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车辆及其它机械设备使用的无级变速装置。现有车辆采用齿轮分级变速,有些也使用无级变速装置,但它们都存在着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无级变速装置。本技术设计的无级变速装置包括一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两个从动轮之间由折形支架活动连接,在折形支架上通过固定轴连接有液压管,液压管下端设有液压油进油口,进油口通过油管与一油量控制器连接;所述液压管内设有内管,且内管上端两边与液压管外管的下端两边之间各设有一根拉紧弹簧,其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的油腔;在所述液压管的固定轴的下方设有前连杆轴,此前连杆轴与主动轮上的驱动盘连杆轴之间设有前连杆;在所述液压管的内管上端通过后连杆轴与后连杆活动连接,后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齿带架上,所述齿带架的内表面上上、下各设有一条齿带,两条齿带分别与从动轮之一相啮合,从动轮轴则固定在折形支架的一端。所述油量控制器可以是自动变速控制器,它包括一个贮液罐,贮液罐一侧设有回油管,底面设有送油管,送油管的另一端与齿轮泵连接,齿轮泵的出油口与分油盒的进油口相连,在分油盒进油口的对面一侧设有油管,油管与液压管的液压油进油口相通,在分油盒上盒面内侧设有控制盘轴,控制盘轴上设有模式控制盘,上设有不同直径的控制孔,所述控制孔与贮液罐的回油管对应。其中,所述两个从动轮均为正齿轮组成,且共用一根轮轴。所述油量控制器还可以是手动变速控制器,它包括一个液压泵,液压泵中的活塞与手动变速杆活动连接,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液压管的液压油进油口相通。本技术是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安装一个可以变化长度的液压管作为杠杆,在运转中通过液压管长度的变化,使杠杆支点两边的杠杆臂长度比例发生变化,导致杠杆两端的运动距离比例也相应变化,从而使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数比例变化,实现无级变速。并通过齿轮泵或液压泵的输出液压油的压力改变,使液压管长度变化,达到自动或手动改变变速比的目的。本技术设计的无级变速装置与已往变速装置比较,具有无离合器、结构简单、效率高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无级变速装置自动变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无级手动变速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液压管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齿带架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齿带架侧视图。附图6是本技术自动变速控制器模式控制盘示意图。其中,标号1为后连杆轴,2为内管,3为拉紧弹簧,4为外管,5为前连杆轴,6为液压油进油口,7为油腔,8为固定轴,9为主动轮,10为驱动盘连杆轴,11为后连杆,12为齿带架,13为从动轮,14为折形支架,15为液压管,16为前连杆,17为上齿带,18为下齿带,19为储液罐,20为回油管,21为模式控制盘,22为油管,23为分油盒,24为齿轮泵,25为送油管,26为模式控制孔,27为控制盘轴,28为液压油,29为从动轮轴,30为活塞,31为液压泵,32为手动变速杆,33为支点,34为固定环,35为传动皮带。如图1所示的无级自动变速装置,它包括一个主动轮9和两个均为正齿轮且共用一根轮轴的从动轮13,所述主动轮与两个从动轮之间由折形支架14活动连接,在折形支架上通过固定轴8连接有液压管15,液压管下端设有液压油进油口6,进油口通过油管22与一油量控制器连接;所述液压管内设有内管2,且内管上端两边与液压管外管4的下端两边之间各设有一根拉紧弹簧3,其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的油腔7;在所述液压管的固定轴8的下方设有前连杆轴5,此前连杆轴与主动轮上的驱动盘连杆轴10之间设有前连杆16;在所述液压管的内管上端通过后连杆轴1与后连杆11活动连接,后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齿带架12上,所述齿带架的内表面上上、下各设有一条齿带17、18,两条齿带分别与从动轮之一相啮合,从动轮轴29则固定在折形支架的一端。其中,所述油量控制器是自动变速控制器,它包括一个贮液罐19,贮液罐一侧设有回油管20,底面设有送油管25,送油管的另一端与齿轮泵24连接,齿轮泵的出油口与分油盒23的进油口相连,在分油盒进油口的对面一侧设有油管22,油管与液压管的液压油进油口相通,在分油盒上盒面内侧设有控制盘轴27,控制盘轴上设有模式控制盘21,上设有不同直径的控制孔26,所述控制孔与贮液罐的回油管20对应。如图2所示的无级手动变速装置,它包括一个主动轮9和两个均为正齿轮且共用一根轮轴的从动轮13,所述主动轮与两个从动轮之间由折形支架14活动连接,在折形支架上通过固定轴8连接有液压管15,液压管下端设有液压油进油口6,进油口通过油管与一油量控制器连接;所述液压管内设有内管2,且内管上端两边与液压管外管4的下端两边之间各设有一根拉紧弹簧3,其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的油腔7;在所述液压管的固定轴8的下方设有前连杆轴5,此前连杆轴与主动轮上的驱动盘连杆轴10之间设有前连杆16;在所述液压管的内管上端通过后连杆轴1与后连杆11活动连接,后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齿带架12上,所述齿带架的内表面上上、下各设有一条齿带17、18,这两条齿带分别与从动轮之一相啮合,从动轮轴29则固定在折形支架的一端。所述油量控制器是手动变速控制器,它包括一个液压泵31,液压泵中的活塞30与手动变速杆32活动连接,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液压管的液压油进油口相通。附图1和附图2中的油管22设计成软管,其一端与液压管15的液压油进油口6相连通,另一端穿过固定于液压管外管上固定轴8上的固定环34与油量控制器出油口连通。从动轮13由两个正齿轮组成,并排放置于齿带架12中,共用一根轮轴29,它内部结构与自行车飞轮相似,可以单向带动轴转动。齿带架12由上齿带17、下齿带18两条半边齿带组成,并且分别单独与从动轮13的其中一个啮合,所以,无论齿带架12做向左,还是向右运动,都有一条齿带可以驱动与其啮合的从动轮,使轮轴向同一方向转动。液压管15与千斤顶结构相似,外面装有拉紧弹簧3,当油腔内油压加大时,内管克服弹簧拉力而伸长,当油压减小时内管由于拉紧弹簧3的拉力复位。自动变速的工作原理是主动轮9的转动通过前连杆16、液压管15、后连杆11,齿带架12传递给从动轮13。在运转中,液压管15的上端可以根据油腔7内油压的加大而伸长或减小而缩短,改变固定轴8两边的杠杆长度的比例,从而也改变了主动轮9与从动轮13的转数比,实现无级变速的。在车辆变速中,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是随转速提高而增大的,为充分利用动力,变速器的变速比也应随转速的提高而增大,自动变速控制器就是为自动随转速提高而增大变速比设计的。由主动轮9通过传动皮带35带动齿轮泵24同步旋转,把储液罐19内的液压油28通过分油盒23,一部分经油管22压入液压管15的油腔7,另一部分通过分油盒23的模式控制孔26进入回油管20送回储液罐。当主动轮9转速增加时,齿轮泵24输出油量增加,分油盒23内油压增加,使液压管15内的油腔7内压上升,此时内管2克服拉紧弹簧3的拉力而伸长,从而提高变速比。反之,主动轮9转速下降,内管2缩短,变速比下降,实现自动无级变速。对于车辆对动力的不同需要,如上坡、高速、重载、轻载等情况,须选择不同的变速比变化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两个从动轮之间由折形支架活动连接,在折形支架上通过固定轴连接有液压管,液压管下端设有液压油进油口,进油口通过油管与一油量控制器连接;所述液压管内设有内管,且内管上端两边与液压管外管的下端两边之间各设有一根拉紧弹簧,其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的油腔;在所述液压管的固定轴的下方设有前连杆轴,此前连杆轴与主动轮上的驱动盘连杆轴之间设有前连杆;在所述液压管的内管上端通过后连杆轴与后连杆活动连接,后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齿带架上,所述齿带架的内表面上上、下各设有一条齿带,两条齿带分别与从动轮之一相啮合,从动轮轴则固定在折形支架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惊雷
申请(专利权)人:胡惊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