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妇科用诊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69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妇科用诊疗床,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连接有靠板,所述支撑架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两侧中部均安装有滑块,两个所述固定块顶端中心处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部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移动块、固定块和滑槽,可以便于将固定患者的支持套板进行移动,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移动,防止患者身高过高而导致支持套板不能将患者脚部进行固定,影响医生的诊断,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负担,不利于患者的治疗,造成诊疗床的实用性降低。

A high safety gynecolog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高的妇科用诊疗床
本技术涉及妇科用诊疗床
,具体为一种安全性高的妇科用诊疗床。
技术介绍
诊疗床一般是指以电力和液压力为动力的手术用床,它由齿轮泵供给动力,以操控构造为主体,对床体中止符合手术要求的位置调整,从而完结手术,在妇科疾病的常规诊查过程中,妇科检查床作为专用的辅助医疗设备被广泛采用,在妇科诊查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保持双腿蜷立并叉开的姿势,时间久了,患者双腿会产生疲劳感,影响医生诊查进程,但是目前市场的妇科用诊疗床有许多缺点,大多数诊疗床在对女性患者脚部进行固定特别简单,女性患者将脚放入诊疗床上,完全没有固定的装置对脚进行固定,所以在女性患者在治疗时,常常会因为疼痛而使得脚随意乱动,不仅造成治疗不能继续进行,而且还会加剧患者的疼痛感,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而且诊疗床用于规定患者脚部的装置,使不能进行移动的,在有些身高较矮或者较高的患者身上却不实用,常常会因为不能将患者脚部进行固定而烦恼,没有合适的诊疗床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市场的妇科用诊疗床有许多缺点,大多数诊疗床在对女性患者脚部进行固定特别简单,女性患者将脚放入诊疗床上,完全没有固定的装置对脚进行固定,所以在女性患者在治疗时,常常会因为疼痛而使得脚随意乱动,不仅造成治疗不能继续进行,而且还会加剧患者的疼痛感,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而且诊疗床用于规定患者脚部的装置,使不能进行移动的,在有些身高较矮或者较高的患者身上却不实用,常常会因为不能将患者脚部进行固定而烦恼,没有合适的诊疗床进行治疗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高的妇科用诊疗床,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连接有靠板,所述靠板两侧均安装有挡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一侧安装有折叠架,所述支撑架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两侧中部均安装有滑块,两个所述固定块顶端中心处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部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挡板背面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侧顶部安装有转轴,所述挡板与靠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连接杆顶端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顶端表面安装有支持套板,所述支持套板一侧连接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顶端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外表面安装有魔术贴。优选的,所述支持套板内部贴覆有棉块。优选的,所述滑槽与移动块连接处安装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挡板边角处均安装有橡胶块。优选的,所述折叠架与支撑架通过滚轴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杆外表面均安装有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有移动块、固定块和滑槽,可以便于将固定患者脚部的支持套板进行移动,根据患者的身高来进行调节移动,防止患者身高过高而导致支持套板不能将患者脚部进行固定,影响医生的诊断,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负担,不利于患者的治疗,造成诊疗床的实用性降低。2、设置有支持套板、松紧带和盖板,可以便于将患者的脚部固定的更加稳定,防止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疼痛而使得脚脱离支持套板,影响医生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甚至会加重病情,造成医疗事故。3、设置有折叠架、挡板和放置槽,能够将靠板两侧进行限制,从而可以防止患者因为动作过大而脱离靠板,导致患者摔倒在地而受伤,使得诊疗床的安全性降低,在使用诊疗床时,便于将折叠架进行保存,从而增加折叠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靠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1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撑板;2、靠板;3、挡板;4、折叠架;5、支撑架;6、固定块;7、滑槽;8、滑块;9、移动块;10、固定杆;11、连接螺母;12、连接杆;13、放置槽;14、转轴;15、铰链;16、垫板;17、支持套板;18、盖板;19、魔术贴;20、松紧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高的妇科用诊疗床,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一侧连接有靠板2,靠板2两侧均安装有挡板3,为了防止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因左右晃动而碰撞到挡板3边角,导致患者受伤,不仅影响了医生的诊断,而且还会加重患者的疼痛,使得诊疗床的安全性降低,挡板3边角处均安装有橡胶块,支撑板1底部安装有支撑架5,支撑架5顶端一侧安装有折叠架4,为了便于在靠板2下降时,使得折叠架4与支撑架5贴合,从而方便将折叠架4放置在放置槽13内进行保存,折叠架4与支撑架5通过滚轴连接,支撑架5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6,两个固定块6一侧均开设有滑槽7,为了防止滑槽7与移动块9进行移动时,移动块9从滑槽7内滑出,导致固定患者脚部的支持套板17掉落,从而影响医生的诊断,滑槽7与移动块9连接处安装有限位块,滑槽7内部安装有移动块9,移动块9两侧中部均安装有滑块8,两个固定块6顶端中心处连接有固定杆10,为了防止在患者下床时,力度过大而导致连接杆12与固定杆10断裂,造成诊疗床的损坏,连接杆12与固定杆10外表面均安装有导管,固定杆10顶部通过连接螺母11连接有连接杆12,两个挡板3背面中部开设有放置槽13,放置槽13内侧顶部安装有转轴14,挡板3与靠板2通过铰链15连接。连接杆12顶端安装有垫板16,垫板16顶端表面安装有支持套板17,为了防止在对患者脚部进行固定时,因为支持套板17过硬而容易导致患者的脚部出现勒痕,增加患者的痛苦,支持套板17内部贴覆有棉块,支持套板17一侧连接有松紧带20,松紧带20顶端连接有盖板18,盖板18外表面安装有魔术贴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患者进行治疗时,将靠板2支起,通过折叠架4将挡板3与靠板2两侧接触,能够将靠板2两侧进行限制,从而可以防止患者因为动作过大而脱离靠板2,导致患者摔倒在地而受伤,比原有的诊疗床扩大了接触面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随后患者躺在支撑板1上,拉动固定杆10,使得移动块9在滑槽7内移动,可以便于将固定患者的支持套板17进行移动,因为现有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装置基本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不能够进行移动,对于一些身高较高的人群来说,并不实用,而本实用会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来进行调节移动,防止患者身高过高而导致支持套板17不能将患者脚部进行固定,影响医生的诊断,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负担,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使得诊疗床的实用性降低。患者脚部放入支持套板17上,通过魔术贴19将盖板18与支持套板17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将患者的整个脚部固定的更加稳定,防止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疼痛而使得脚脱离支持套板17,影响医生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甚至会加重病情,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对比现有的诊疗床,本实用对于固定患者脚部更加明显,既不会让患者产生束缚感而且还能将患者脚部固定稳定,减少随意摆动的现象,通过松紧带20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性高的妇科用诊疗床,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一侧连接有靠板(2),所述靠板(2)两侧均安装有挡板(3),所述支撑板(1)底部安装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顶端一侧安装有折叠架(4),所述支撑架(5)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6),两个所述固定块(6)一侧均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内部安装有移动块(9),所述移动块(9)两侧中部均安装有滑块(8),两个所述固定块(6)顶端中心处连接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顶部通过连接螺母(11)连接有连接杆(12),两个所述挡板(3)背面中部开设有放置槽(13),所述放置槽(13)内侧顶部安装有转轴(14),所述挡板(3)与靠板(2)通过铰链(1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高的妇科用诊疗床,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一侧连接有靠板(2),所述靠板(2)两侧均安装有挡板(3),所述支撑板(1)底部安装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顶端一侧安装有折叠架(4),所述支撑架(5)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6),两个所述固定块(6)一侧均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内部安装有移动块(9),所述移动块(9)两侧中部均安装有滑块(8),两个所述固定块(6)顶端中心处连接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顶部通过连接螺母(11)连接有连接杆(12),两个所述挡板(3)背面中部开设有放置槽(13),所述放置槽(13)内侧顶部安装有转轴(14),所述挡板(3)与靠板(2)通过铰链(1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妇科用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顶端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五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