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基于杂交瘤细胞株的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及检测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223261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24
一种杂交瘤细胞株,所述杂交瘤细胞株能够分泌与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所述杂交瘤细胞株保藏号为CGMCC No.17681、CGMCC No.17682。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免疫、测定血清效价、融合、细胞株筛选。上述杂交瘤细胞株或其传代细胞株分泌产生的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腹水生产;腹水过滤;腹水稀释;测OD后上样;平衡;洗脱并接样;吸光值上扬后换管接样;加入NaN3;跑电泳、测活性;进行胶体金筛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方法获得的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产量高、稳定性好,成本低,胶体金检测应用中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快速准确检测大量临床样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基于杂交瘤细胞株的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及检测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方法及基于杂交瘤细胞株的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及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一种发病率很高的肝炎疾病,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高度重视的公共健康问题。为了更加有效地对乙肝感染进行控制,必须对乙肝病毒进行快速、准确、有效的诊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是血清中首先出现HBV感染的标志物,HBsAg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目前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胶体金检测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缺点是检测的灵敏度较低,酶联免疫检测法的优点是检测的灵敏度较高,缺点是步骤繁琐、费时。临床上可应用胶体金检测法对患者进行快速筛查,以缩短初筛的时间,提高检查的效率,适用于大规模的乙肝病毒携带筛检,而酶联免疫检测法则可用于对少数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进行二次筛检,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既可以分泌抗体又可以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的一项技术。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可以获得针对特定单一抗原表位的抗体,相比较传统的制备技术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用时短、抗体特异性强等优点。优良的筛选和克隆化方法具备快速简便、特异性好、成本低和节省人力等优点,可以较快的筛选出目的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具有特异性高、效价高、纯度高、理化性状均一、重复性强、成本低并可大量生产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制备方法和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好、效价高、纯度高、稳定性好,用于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胶体金检测的灵敏度,使胶体金检测方法更好的适合于临床大量样本的检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杂交瘤细胞株,所述杂交瘤细胞株能够分泌与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所述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号为CGMCCNo.17681、CGMCCNo.17682。本专利技术另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免疫、测定血清效价、融合、细胞株筛选。所述免疫步骤包括如下步骤:(1)取6-8周Balb/c健康小鼠3只;(2)初次免疫,取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体积比为1:1混合后乳化,形成油包水状态,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3)二次免疫,于第14天,取抗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体积比为1:1混合后乳化,形成油包水状态,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4)第三次免疫,于第28天,取抗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体积比为1:1混合后乳化,形成油包水状态,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5)第四次免疫,于第42天,取抗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体积比为1:1混合后乳化,形成油包水状态,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所述测定血清效价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提前将预包被好的酶标板取出置于室温下至少半小时;(2)分别对免疫小鼠进行眼眶采血;(3)待血液完全凝固后,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用PBS进行倍比稀释;(5)加样:在已恢复室温的酶标板的微孔条中,分别加入稀释后上清100μl,以PBS作为空白对照,正常鼠血清对阴性对照,置37℃温育30min;(6)洗板:用洗板机吸去孔内液体,将洗液注满每孔,反复3次,最后在吸水纸上拍干;(7)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记物100μl,用封板膜覆盖,置37℃孵育30min;(8)洗板:用洗板机吸去孔内液体,将洗液注满每孔,反复3次,最后在吸水纸上拍干;(9)显色:每孔加入TMB底物100μl,用封板膜覆盖,置37℃避光孵育15分钟;(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震荡使孔内液体混合均匀,立即测试结果;(11)读数:用酶标仪双波长读取各孔的吸光度值。所述细胞株筛选包括如下步骤:(1)杂交瘤细胞出现后,吸取上清液,检测活性;(2)根据(1)中上清液活性检测结果选取合适的孔进行第一次亚克隆;(3)待第一次亚克隆细胞团长至明显可见时,吸取(2)中上清液,检测活性;(4)根据(2)中上清液活性检测结果选取合适的孔进行第二次亚克隆,同时扩至24孔板进行增殖;(5)待第二次亚克隆细胞团长至明显可见时,吸取(4)中上清液,检测活性;(6)根据(5)中上清液活性检测结果选取合适的孔扩至24孔板进行增殖;(7)待(6)中24孔板细胞长至汇合率为80%后,吸取上清液,检测活性;(8)根据(7)中上清液活性检测结果选取合适的孔扩至25cm细胞培养瓶进行增殖、冻存保种。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制备方法,该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由上述杂交瘤细胞株或其传代细胞株分泌产生。该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保存的杂交瘤细胞株注射入小鼠腹腔进行腹水生产;(2)将腹水用滤纸、玻璃纤维与无纺布各两层进行过滤;(3)过滤后腹水用A液体积比为1:1稀释,A液由20mMPB和0.3MNaCl组成,A液的pH=7.5;(4)稀释后腹水混匀测OD后上样,上样速度为5ml/min;(5)上样后用A液平衡完全,平衡速度5ml/min;(6)A液平衡后,用B液洗脱并接样,洗脱速度10ml/min,B液为0.1M甘氨酸,B液的pH=4;(7)接样过程中,吸光值上扬后换管接样,直至OD<0.2;(8)接样后立即用2MTris调pH=7.5,加入NaN3至NaN3的终浓度为万分之一;(9)B液洗脱并平衡完全后,用A液平衡完全;(10)将得到的腹水分别跑电泳、测活性;(11)纯度符合要求后,进行胶体金筛选。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用上述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所制成的金标垫。所述金标垫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包被抗原;(2)烧40nm的胶体金溶液;(3)将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稀释至1mg/ml,标记金溶液;(4)抗体条件:确定K值,固定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用量,连续增加K值;用微量进样器将碳酸钾溶液加入到红溶液中,混匀,五只为一组;然后再加入相同的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量,混匀;然后每管滴入三滴2MNaCl溶液,混匀观察有无聚沉现象,直至出现溶液颜色不再变化,此时的碳酸钾的体积为我们所要的K值;(5)确定Ab值,固定K值,不断改变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用量;先用微量进样器加入碳酸钾溶液至红溶液中,混匀;然后再加入不同体积的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混匀;然后每管滴入三滴2MNaCl溶液,混匀观察有无聚沉现象,直至出现溶液颜色不再变化,此时所需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最小用量为Ab值;(6)配置离心小样进行离心:向离心管中加入碳酸钾溶液,混匀;随后加入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混匀;再次向离心管中分别加入400μl稳定剂和200μl的终止剂混匀;先以5000r/min离心20min,静置10min;用移液管移取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免疫、测定血清效价、融合、细胞株筛选;所述免疫步骤包括如下步骤:(1)取6‑8周Balb/c健康小鼠若干只;(2)初次免疫,取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体积比为1:1混合后乳化,形成油包水状态,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3)二次免疫,于第14天,取抗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体积比为1:1混合后乳化,形成油包水状态,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4)第三次免疫,于第28天,取抗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体积比为1:1混合后乳化,形成油包水状态,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5)第四次免疫,于第42天,取抗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体积比为1:1混合后乳化,形成油包水状态,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所述测定血清效价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提前将预包被好的酶标板取出置于室温下至少半小时;(2)分别对免疫小鼠进行眼眶采血;(3)待血液完全凝固后,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用PBS进行倍比稀释;(5)加样:在已恢复室温的酶标板的微孔条中,分别加入稀释后上清100μl,以PBS作为空白对照,正常鼠血清对阴性对照,置37℃温育30min;(6)洗板:用洗板机吸去孔内液体,将洗液注满每孔,反复3次,最后在吸水纸上拍干;(7)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记物100μl,用封板膜覆盖,置37℃孵育30min;(8)洗板:用洗板机吸去孔内液体,将洗液注满每孔,反复3次,最后在吸水纸上拍干;(9)显色:每孔加入TMB底物100μl,用封板膜覆盖,置37℃避光孵育15分钟;(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震荡使孔内液体混合均匀,立即测试结果;(11)读数:用酶标仪双波长读取各孔的吸光度值;所述细胞株筛选包括如下步骤:(1)杂交瘤细胞出现后,吸取上清液,检测活性;(2)根据(1)中上清液活性检测结果选取合适的孔进行第一次亚克隆;(3)待第一次亚克隆细胞团长至明显可见时,吸取(2)中上清液,检测活性;(4)根据(2)中上清液活性检测结果选取合适的孔进行第二次亚克隆,同时扩至24孔板进行增殖;(5)待第二次亚克隆细胞团长至明显可见时,吸取(4)中上清液,检测活性;(6)根据(5)中上清液活性检测结果选取合适的孔扩至24孔板进行增殖;(7)待(6)中24孔板细胞长至汇合率为80%后,吸取上清液,检测活性;(8)根据(7)中上清液活性检测结果选取合适的孔扩至25cm细胞培养瓶进行增殖、冻存保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免疫、测定血清效价、融合、细胞株筛选;所述免疫步骤包括如下步骤:(1)取6-8周Balb/c健康小鼠若干只;(2)初次免疫,取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体积比为1:1混合后乳化,形成油包水状态,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3)二次免疫,于第14天,取抗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体积比为1:1混合后乳化,形成油包水状态,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4)第三次免疫,于第28天,取抗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体积比为1:1混合后乳化,形成油包水状态,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5)第四次免疫,于第42天,取抗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体积比为1:1混合后乳化,形成油包水状态,对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所述测定血清效价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提前将预包被好的酶标板取出置于室温下至少半小时;(2)分别对免疫小鼠进行眼眶采血;(3)待血液完全凝固后,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用PBS进行倍比稀释;(5)加样:在已恢复室温的酶标板的微孔条中,分别加入稀释后上清100μl,以PBS作为空白对照,正常鼠血清对阴性对照,置37℃温育30min;(6)洗板:用洗板机吸去孔内液体,将洗液注满每孔,反复3次,最后在吸水纸上拍干;(7)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记物100μl,用封板膜覆盖,置37℃孵育30min;(8)洗板:用洗板机吸去孔内液体,将洗液注满每孔,反复3次,最后在吸水纸上拍干;(9)显色:每孔加入TMB底物100μl,用封板膜覆盖,置37℃避光孵育15分钟;(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震荡使孔内液体混合均匀,立即测试结果;(11)读数:用酶标仪双波长读取各孔的吸光度值;所述细胞株筛选包括如下步骤:(1)杂交瘤细胞出现后,吸取上清液,检测活性;(2)根据(1)中上清液活性检测结果选取合适的孔进行第一次亚克隆;(3)待第一次亚克隆细胞团长至明显可见时,吸取(2)中上清液,检测活性;(4)根据(2)中上清液活性检测结果选取合适的孔进行第二次亚克隆,同时扩至24孔板进行增殖;(5)待第二次亚克隆细胞团长至明显可见时,吸取(4)中上清液,检测活性;(6)根据(5)中上清液活性检测结果选取合适的孔扩至24孔板进行增殖;(7)待(6)中24孔板细胞长至汇合率为80%后,吸取上清液,检测活性;(8)根据(7)中上清液活性检测结果选取合适的孔扩至25cm细胞培养瓶进行增殖、冻存保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杂交瘤细胞株,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No.17681、CGMCCNo.17682的杂交瘤细胞株2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的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