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生态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512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生态床,所述生态床呈圆筒型,圆筒型生态床设有环形入水口、第一级磁场发生器、第二级磁场发生器以及填充于第一级磁场发生器和第二级磁场发生器之间的铁碳填料,第一级磁场发生器下方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水口,水流经铁碳填料后越过第二级磁场发生器,从排水口排出生态床;其中,第一级磁场发生器和第二级磁场发生器通过导线串联后与外部电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生态床在铁碳填料的两侧均加了磁场发生器,在铁碳填料上加入磁场后,在交替磁场作用下使铁碳填料产生微震动,从而有效防止了材料发生板结堵塞的情况;另外,磁场能够使填料上生物膜表面的聚合物粘附性更好,同时提高酶的活性,进而提高填料的处理效率。

An ecological bed for pretreatment of coking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生态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生态床,属于污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焦化废水是煤高温干馏、煤气净化和化工产品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主要含有酚、氰、氨氮、硫化物以及许多难降解有机物,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对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其悬浮物和色度也很高,高浓度、可生化性差,是一种较难处理的废水。针对这类问题,铁碳微电解填料作为成熟的电化学工艺可改善污废水的可生化性,在难降解污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铁碳微电解填料中以铁屑为阳极、活性炭为阴极形成“原电池”,通过放电形成电流以提高待处理水的可生化性。是电化学、氧化-还原、絮凝沉淀多种原理的复合产物。操作维护较为便捷、电力消耗少。但是铁碳填料存在的电子传递效率不高、材料易发生板结以及形成的絮体易产生堵塞从而降低吸附效果和电解效率等问题仍是限制铁碳微电解填料处理污废水的瓶颈。此外,焦化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已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故而复合生物处理的铁碳微电解填料预处理过程往往不理想。冬季低温对生物酶作用效果同样产生了限制,水流粘度等水力学性质由于低温发生消极变化,对生物处理效果明显不利。此外,水流在某些铁碳微电解装置中容易产生偏流现象,不能与废水有效接触从而导致处理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生态床,该生态床在铁碳填料的内外两侧均设有磁场发生器,在铁碳填料上加入磁场后,在交替磁场作用下使铁碳填料产生微震动,从而有效防止了材料发生板结堵塞的情况;另外,磁场能够使填料上生物膜表面的聚合物粘附性更好,同时提高酶的活性,进而提高填料的处理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用于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生态床,所述生态床呈圆筒型,圆筒型生态床设有环形入水口、第一级磁场发生器、第二级磁场发生器以及填充于第一级磁场发生器和第二级磁场发生器之间的铁碳填料,第一级磁场发生器下方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水口,水流经铁碳填料后越过第二级磁场发生器,从排水口排出生态床;其中,第一级磁场发生器和第二级磁场发生器通过导线串联后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级磁场发生器和第二级磁场发生器呈同心圆设置,环形入水口设置在第一级磁场发生器外围,排水口设置在第二级磁场发生器内环中。其中,磁场发生器为磁片和电磁铁形成的磁场或者磁块和电磁铁形成的磁场,磁场发生器采用交变电压供电。其中,磁场发生器产生的磁场强度为60~90mT。其中,铁碳填料采用活性炭与铁粉烧制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生态床内中填充铁碳填料,并在前期先进行生物膜挂膜阶段,挂膜阶段即开启磁场发生器以筛选与复合反应区相适应的高效处理菌种。挂膜阶段约20d,生物膜挂膜完成后可进行污废水处理阶段。焦化废水通过细格栅进入调节池,加酸使废水pH值为4-6,所得废水经泵提升至生态床最外圈进水处,待处理水跌水复氧并从复合反应区(铁碳填料和磁场复合的反应区)下方周围均布进水,经过交变磁场作用的铁碳填料区处理后,从中间顶部出水口出水进入储水池,进行下一阶段的深度处理或回流至生态床循环处理。如有需要也可将本专利技术生态床进行串联使用。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铁碳微电解的作用之一即提供电子供体以帮助生物降解作用的发生,加入磁场后能够增加生物膜通透性,加快电子结合速度,从而增加生物降解作用;另外,磁场会影响水分子的缔合和分子间的作用力,尤其是氢键,从而降低反应能的势垒和水分子的活化熵;同时,磁场使反应物分子的电子云密度发生偏转,使反应物分子轨道极化,从而降低反应速度控制步骤的激活熵;生物反应在磁场作用下表现出加速效应;磁场对生物酶有活化作用;在有机物的氧化过程中,脱氢酶是作用在代谢物上的第一个酶,为生物体提供必不可少的能量和还原当量,是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获得能量的必须酶,能很好得反映了微生物体的活性,体现细胞对基质降解的能力强弱。而外加磁场可以增加脱氢酶活性,使生物活性增加,生物处理效率得到提升;交替磁场使铁碳填料产生微震动,对降低填料板结、钝化有较高的效果,使堵塞填料的絮体在微震动情况下脱落;外加磁场提高了材料活性,保持金属粒子活性,延长填料使用寿命;圆筒型生态床采用周边均布上向流进水方式,减少偏流现象的发生,上端出水口形成平面推流,使容器边缘水流在水平推流作用下与填料充分接触,增加待处理水与填料接触面积,提升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生态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生态床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生态床,生态床5呈圆筒型,圆筒型生态床5设有环形入水口4、第一级磁场发生器1、第二级磁场发生器2以及填充于第一级磁场发生器1和第二级磁场发生器2之间的铁碳填料3,铁碳填料3采用活性炭与铁粉烧制而成(铁碳填料3为铁粉与活性炭混合烧制的球形填料);第一级磁场发生器1下方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水口7,水流经铁碳填料3后越过第二级磁场发生器2,从排水口6排出生态床5;其中,第一级磁场发生器1和第二级磁场发生器2串联后与外部电源连接。其中,第一级磁场发生器1和第二级磁场发生器2呈同心圆设置,入水口4设置在第一级磁场发生器1外围,排水口6设置在第二级磁场发生器2内环中;本专利技术生态床的磁场发生器为磁片和电磁铁形成的磁场或者磁块和电磁铁形成的磁场,磁场发生器采用交变电压供电,磁场发生器可产生的磁场强度为60~90mT。本专利技术圆筒型生态床5作为连续流反应器进行处理,最外围为环形入水口4,第二层为第一级磁场发生器1,第一级磁场发生器1下端绕圆周均布进水口7,图2中,布置有16个进水口7,生态床5中心为圆柱形排水口6,排水口6与外部排水管道连通,排水口6外围设有第二级磁场发生器2。生态床5下端设置底板8承托铁碳填料3和待处理水,底板8中部留有出水排水孔,出水排水孔接出水管进行出水。本专利技术生态床由铁碳填料区下方进水,采用周进中出通过向上流流经铁碳填料复合磁场区后从中间出水口流出生态床。本专利技术生态床的磁场发生器优选磁片和电磁铁构造的发生器或磁块和电磁铁构造的发生器,使用60~90mT交变电压供电的交变磁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根据运行出水状况和实际工艺需求对有关参数进行调整。装置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在生物膜挂膜阶段即开启磁场发生器产生交变磁场,以筛选出适应耦合装置的高效菌种。正式运行过程中,污废水从集水池经过提升泵提升至生态床5外围入水区,从第一级磁场发生器1下端的圆周均布进水口7均布入水,水流进入后从下端向上流动,流经具有内外侧磁场发生器覆盖的铁碳填料(区)3进行生物、电化学、氧化-还原、絮凝沉淀、磁场加强作用的处理工艺。上侧出水从生态床5正中的排水口6出水,周边水流向中汇集,形成推流,使水在装置中与铁碳填料获得全方位接触,出水下流至出水层后由排水管排出。絮体、水中悬浮颗粒等对铁碳填料形成堵塞时,由于交变磁场对铁碳填料的复合作用,产生的微震动使其脱落减少填料阻塞,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装置冬季运行时,磁场通过对生物膜通透性的增加作用和对水分子缔结方式的改变,改善运行处理效果,有利于待处理水可生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生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床呈圆筒型,圆筒型生态床设有环形入水口、第一级磁场发生器、第二级磁场发生器以及填充于第一级磁场发生器和第二级磁场发生器之间的铁碳填料,第一级磁场发生器下方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水口,水流经铁碳填料后越过第二级磁场发生器,从排水口排出生态床;其中,第一级磁场发生器和第二级磁场发生器通过导线串联后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生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床呈圆筒型,圆筒型生态床设有环形入水口、第一级磁场发生器、第二级磁场发生器以及填充于第一级磁场发生器和第二级磁场发生器之间的铁碳填料,第一级磁场发生器下方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水口,水流经铁碳填料后越过第二级磁场发生器,从排水口排出生态床;其中,第一级磁场发生器和第二级磁场发生器通过导线串联后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生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磁场发生器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朗润冯骞佘雨薇程晏琳葛冉肖弦杨万航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