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胶回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235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胶回胶系统,包括防滑垫、机座和单片机,所述机座底端的四角皆安装有防滑垫,且机座顶端得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内侧安装有油缸,油缸的顶端和一侧皆安装有油管连接,且油缸的内侧安装有活塞,活塞的一端安装有钢轴,钢轴一端远离活塞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套,且料腔的顶端安装有料斗,所述机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油泵,油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皆安装有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所述油泵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油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防滑垫、机座和单片机,在油缸的内部安装有活塞,通过挤压活塞,可以给设备提供压力,充分将胶水粘贴在芯棒的表面,大大提高了效率。

A glue injection and retur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胶回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胶
,具体为一种注胶回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芯棒制造工艺采用敞开式的浸胶工艺,玻纤直接在开放式的胶槽中浸泡然后进入固化模引拔成型,注射仓经过不断改良,新型芯棒密闭式注射仓将仓体、进料管和出料管整合为一体,呈管状结构,进料口与注射仓中轴线成一定夹角,并在注射仓内部以逐步延伸至出料口;1、以往的注胶回胶系统由于没有压力,环氧树脂不能完全将玻纤浸透,环氧树脂只能粘附在芯棒的表面,这样薄薄的一层环氧树脂完全不符合产品质量的标准,导致产品不合格;2、以往的注胶回胶系统胶槽一次配制的胶需要很多,用完需要4~5小时的时间,在这个过称中配制的胶其粘度将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大,粘度变大将会使玻纤和环氧树脂更难结合;3、以往的注胶回胶系统根据胶水的使用情况,随机添加胶水,新胶与旧胶混合,胶水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而且长期的添加胶水,导致物料的成分比例都在改变,胶水物料的浓度会越来越高,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胶回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注胶回胶系统由于没有压力,粘度将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大,胶水物料的浓度会越来越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胶回胶系统,包括防滑垫、机座和单片机,所述机座底端的四角皆安装有防滑垫,且机座顶端得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内侧安装有油缸,油缸的顶端和一侧皆安装有油管连接,且油缸的内侧安装有活塞,活塞的一端安装有钢轴,钢轴一端远离活塞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内侧安装有插销,所述钢轴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的一端安装有限位固定板,所述油缸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内侧安装有注射缸,注射缸的内侧安装有注射轴,注射轴的一端设置有料腔,料腔的一端安装有入料口,且料腔的顶端安装有料斗,所述机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油泵,油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皆安装有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所述油泵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油泵的输入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设置有圆孔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内侧圆形孔的直径大于注射缸和油缸的的直径。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两侧皆设置有小圆孔,连接套的内径大于钢轴和注射轴的外径,钢轴和注射轴的一端皆安装有小圆孔,钢轴和注射轴一端小圆孔的直径大于插销的直径,插销贯穿在钢轴和注射轴的两端。优选的,所述油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圆孔,油管连接一端圆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的直径,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的一端穿插在油管连接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注射缸的一端设置有圆孔,注射缸一端圆孔的直径大于料斗底端的直径,料斗底端穿插在注射缸内部。优选的,所述活塞的直径小于油缸的内径,活塞的外侧紧贴油缸的内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注胶回胶系统,通过在油缸的内侧安装有活塞,活塞的一端安装有钢轴,机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油泵,油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皆安装有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通过油泵施加压力,实现了带动活塞往复运动的功能,体现了完全浸透的优点;(2)该注胶回胶系统,通过在注射轴的一端设置有料腔,料腔的一端安装有入料口,且料腔的顶端安装有料斗,通过密封性的注射缸,实现了避免胶水内的水分蒸发的功能,体现了可以保持胶水浓度的优点;(3)该注胶回胶系统,通过在料腔的一端安装有入料口,且料腔的顶端安装有料斗,通过料斗收起多余的物料,实现了充分使用胶水的功能,体现了避免新旧胶水混合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钢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油缸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滑垫;2、机座;3、第一支架;4、连接套;5、钢轴;6、单片机;7、油泵;8、第二支架;9、油管连接;10、第一进油管;11、第二进油管;12、限位开关;13、限位固定板;14、注射缸;15、料斗;16、入料口;17、注射轴;18、活塞;19、油缸;20、插销;21、料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注胶回胶系统,包括防滑垫1、机座2和单片机6,机座2底端的四角皆安装有防滑垫1,且机座2顶端得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的内侧安装有油缸19,油缸19的顶端和一侧皆安装有油管连接9,油管连接9的一端设置有圆孔,油管连接9一端圆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进油管10和第二进油管11的直径,第一进油管10和第二进油管11的一端穿插在油管连接9的内部,便于活塞18往复运动,给设备提供压力;油缸19的内侧安装有活塞18,活塞18的直径小于油缸19的内径,活塞18的外侧紧贴油缸19的内壁,防止油液泄露,给钢轴5提供压力;活塞18的一端安装有钢轴5,钢轴5一端远离活塞18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套4,连接套4的两侧皆设置有小圆孔,连接套4的内径大于钢轴5和注射轴17的外径,钢轴5和注射轴17的一端皆安装有小圆孔,钢轴5和注射轴17一端小圆孔的直径大于插销20的直径,插销20贯穿在钢轴5和注射轴17的两端,将钢轴5和注射轴17连接起来,便于装置的使用;连接套4的内侧安装有插销20,钢轴5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开关12,限位开关12的一端安装有限位固定板13,油缸1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8的内侧设置有圆孔孔,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8内侧圆形孔的直径大于注射缸14和油缸19的的直径,可以固定油缸19和注射缸14,避免油缸19和注射缸14晃动;第一支架3的内侧安装有注射缸14,注射缸14的一端设置有圆孔,注射缸14一端圆孔的直径大于料斗15底端的直径,料斗15底端穿插在注射缸14内部,可以将多余的物料收集,避免浪费;注射缸14的内侧安装有注射轴17,注射轴17的一端设置有料腔21,料腔21的一端安装有入料口16,且料腔21的顶端安装有料斗15,机座2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油泵7,该油泵7的型号可为ISG,油泵7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皆安装有第一进油管10和第二进油管11,油泵7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6,该单片机6的型号可为AT89S51,单片机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油泵7的输入端电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这设备固定在地面上,将第一进油管10和第二进油管11连接到油管连接9的端头,通过单片机6开启油泵7,油泵7通过第一进油管10和第二进油管11开始往油缸19加油,这时候活塞18会被优油压带动往横向运动,活塞18带动钢轴5运动,钢轴5会带动注射轴17运动,当注射轴17压进料腔21中的时候,多余的物料会被挤压进入料斗15的内部,当注射缸14内部的胶水被使用完后,打开入料口16,将剩余的胶水从入料口16中压回去,这样就避免了物料浪费,同时新的物料和旧的物料也不会混合到一起了,当需要更换新的注射轴17的时候,把插销20拔出来,这时候可以拆除连接套4,把新的注射轴17装在连接套4一端之后,插上插销20后即可,在设备加工的工程中时刻注意着限位固定板13,这就可以直接观察料斗15内部的物料有多少胶水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胶回胶系统,包括防滑垫(1)、机座(2)和单片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2)底端的四角皆安装有防滑垫(1),且机座(2)顶端得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的内侧安装有油缸(19),油缸(19)的顶端和一侧皆安装有油管连接(9),且油缸(19)的内侧安装有活塞(18),活塞(18)的一端安装有钢轴(5),钢轴(5)一端远离活塞(18)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套(4),连接套(4)的内侧安装有插销(20),所述钢轴(5)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开关(12),限位开关(12)的一端安装有限位固定板(13),所述油缸(1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的内侧安装有注射缸(14),注射缸(14)的内侧安装有注射轴(17),注射轴(17)的一端设置有料腔(21),料腔(21)的一端安装有入料口(16),且料腔(21)的顶端安装有料斗(15),所述机座(2)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油泵(7),油泵(7)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皆安装有第一进油管(10)和第二进油管(11),所述油泵(7)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6),单片机(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油泵(7)的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胶回胶系统,包括防滑垫(1)、机座(2)和单片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2)底端的四角皆安装有防滑垫(1),且机座(2)顶端得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的内侧安装有油缸(19),油缸(19)的顶端和一侧皆安装有油管连接(9),且油缸(19)的内侧安装有活塞(18),活塞(18)的一端安装有钢轴(5),钢轴(5)一端远离活塞(18)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套(4),连接套(4)的内侧安装有插销(20),所述钢轴(5)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开关(12),限位开关(12)的一端安装有限位固定板(13),所述油缸(1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的内侧安装有注射缸(14),注射缸(14)的内侧安装有注射轴(17),注射轴(17)的一端设置有料腔(21),料腔(21)的一端安装有入料口(16),且料腔(21)的顶端安装有料斗(15),所述机座(2)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油泵(7),油泵(7)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皆安装有第一进油管(10)和第二进油管(11),所述油泵(7)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6),单片机(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油泵(7)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胶回胶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锐斌朱湛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汤姆逊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