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2350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0:46
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属于竹材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蒸煮预处理;(2)校直;(3)通节;(4)整平与应力分解;(5)防霉与封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创新使用方法,提高处理效率,提供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处理方法,实现原竹防霉防开裂处理效率的提高,以及防霉防开裂效果的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创新主要有:一、采用机械自动化和处理一体化来提高处理效率;二、对原竹内外壁进行处理提高药剂的渗透性,从而达到提高防霉防开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竹材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
技术介绍
原竹的防霉防开裂一直是行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竹材内外壁上有硅质层,在处理时药剂很难渗透进入,对处理的效果大打折扣,即使部分药剂浸入后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药剂也会出现慢慢的遗失,不利用竹材的长期利用。另外,竹材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结构,外部竹束纤维密度比内部多,因此竹壁结构导致竹材具有很强的内应力,在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下,会出现开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释放部分内应力,减少开裂情况。综上,原竹在应用过程中,防霉和防开裂问题仍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目前,已经部分专利涉及防霉防开裂处理,但是均只是单纯的更换处理剂或者提高处理条件,并没有根据竹材本身的特点进行处理来提高防霉防开裂效果和处理效率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法结合机械自动化和一体化技术实现对原竹的高效防霉防开裂,提高防霉防开裂效果。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蒸煮预处理将新采伐的胸径为50-120mm,4-6年生竹材,截断成1000-3000mm规格的竹段,再进行蒸煮脱糖处理;(2)校直脱糖处理后,自然晾干,弯曲竹段取出后对弯曲部位进行校直处理,使其通直;(3)通节取通直竹段进行通节处理;(4)整平与应力分解取通节竹段通过砂纸砂光,去除外表面硅质层与外竹节,同时采用铁刷在竹段内部旋转进给,将破坏的竹节进行整平,并对竹材内表面砂毛,分解竹材生长内应力;(5)防霉与封闭处理取整平竹段放入压力罐,并在压力罐中注入树脂和加入防霉剂,搅拌均匀后加压浸注,完成后取出。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蒸煮脱糖处理条件:温度恒定为90℃的蒸煮池中,蒸煮时间为45-60min。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弯曲竹段取出后对弯曲部位进行局部加湿、加热,并通过矫正夹具进行校直处理,使其通直。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直竹段通过压辊固定,采用机械钻头高速旋转贯穿竹段,破坏竹段内节,实现竹段贯穿通透,完成后钻头旋转退出。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竹段长度超过钻头臂时,竹段贯穿一侧后进行机械翻转,再进行通节。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铁刷转速为1500-2500r/min,进给速度为25-60m/min。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树脂为油溶性树脂。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防霉剂为油性防霉剂,防霉剂的添加量为0.5-2%。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加压至0.8-1.5MPa浸注。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封闭处理时采用加速固化处理。本专利技术旨在创新使用方法,提高处理效率,提供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处理方法,实现原竹防霉防开裂处理效率的提高,以及防霉防开裂效果的提升。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主要有:一、采用机械自动化和处理一体化来提高处理效率;二、对原竹内外壁进行处理提高药剂的渗透性,从而达到提高防霉防开裂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防开裂试验结果对比图;图2为实施例1中防霉试验结果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蒸煮预处理将新采伐的胸径为50-120mm,4-6年生竹材,截断成长度为1500mm的竹段,放置于温度恒定为90℃的蒸煮池中,进行蒸煮脱糖处理,蒸煮时间为60min。(2)校直脱糖处理后,自然晾干,弯曲竹材取出后对弯曲部位进行局部加湿、加热,并通过矫正夹具进行校直处理,使其通直。(3)通节通直竹材利用压辊固定,机械钻头高速旋转贯穿竹段,破坏竹段内节,实现竹段贯穿通透,完成后钻头旋转退出,机械钻头转速为3000r/min;竹段长度超过钻头臂时,竹段贯穿一侧后进行机械翻转,再进行通节。(4)整平与应力分解竹段通过砂纸砂光,去除外表面硅质层与外竹节,厚度约为0.2mm,同时采用铁刷在竹段内部旋转进给,铁刷转速为2000r/min,进给速度为40m/min,将破坏的竹节进行整平,并对竹材内表面砂毛,分解竹材生长内应力。(5)防霉与封闭处理取整平竹段放入压力罐,压力罐中注入油溶性树脂(环氧树脂),加入油性防霉剂,添加量为1.2%;搅拌均匀后放入竹材,加压至1.2MPa浸注,完成后取出,封闭固化阶段可采用加速固化处理,包括提高温度至45℃,并通风等。实施例2(1)蒸煮预处理将新采伐的胸径为50-120mm,4-6年生竹材,截断成长度为3000mm的竹段,放置于温度恒定为90℃的蒸煮池中,进行蒸煮脱糖处理,蒸煮时间为60min。(2)校直脱糖处理后,自然晾干,弯曲竹材取出后对弯曲部位进行局部加湿、加热,并通过矫正夹具进行校直处理,使其通直。(3)通节通直竹材利用压辊固定,机械钻头高速旋转贯穿竹段,破坏竹段内节,实现竹段贯穿通透,完成后钻头旋转退出,机械钻头转速为3000r/min;竹段长度超过钻头臂时,竹段贯穿一侧后进行机械翻转,再进行通节。(4)整平与应力分解竹段通过砂纸砂光,去除外表面硅质层与外竹节,厚度为0.2mm,同时采用铁刷在竹段内部旋转进给,铁刷转速为2500r/min,进给速度为25m/min,将破坏的竹节进行整平,并对竹材内表面砂毛,分解竹材生长内应力。(5)防霉与封闭处理取整平竹段放入压力罐,压力罐中注入油溶性树脂(环氧树脂),加入油性防霉剂,添加量为2%;搅拌均匀后放入竹材,加压至1.5MPa浸注,完成后取出,封闭固化阶段可采用加速固化处理,包括提高温度至45℃,并通风等。取实施例1处理完成后的产品截取长度100mm的竹段进行防开裂和防霉试验,防开裂试验采取低温水煮、干燥循环试验,防霉试验则是进行恒温恒湿培养60天。表1中对照为竹段不经过防霉和防开裂;对比例A为在实施例1的同等条件下,树脂采用的是水溶性树脂。表2中对照为竹段不经过防霉和防开裂;对比例B为在实施例1的同等条件下,防霉剂采用的是水溶性防霉剂。测试结果如下:表1防开裂试验结果表2防霉试验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蒸煮预处理将新采伐的胸径为50‑120 mm,4‑6年生竹材,截断成1000‑3000 mm规格的竹段,再进行蒸煮脱糖处理;(2)校直脱糖处理后,自然晾干,弯曲竹段取出后对弯曲部位进行校直处理,使其通直;(3)通节取通直竹段进行通节处理;(4)整平与应力分解取通节竹段通过砂纸砂光,去除外表面硅质层与外竹节,同时采用铁刷在竹段内部旋转进给,将破坏的竹节进行整平,并对竹材内表面砂毛,分解竹材生长内应力;(5)防霉与封闭处理取整平竹段放入压力罐,并在压力罐中注入树脂和加入防霉剂,搅拌均匀后加压浸注,完成后取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蒸煮预处理将新采伐的胸径为50-120mm,4-6年生竹材,截断成1000-3000mm规格的竹段,再进行蒸煮脱糖处理;(2)校直脱糖处理后,自然晾干,弯曲竹段取出后对弯曲部位进行校直处理,使其通直;(3)通节取通直竹段进行通节处理;(4)整平与应力分解取通节竹段通过砂纸砂光,去除外表面硅质层与外竹节,同时采用铁刷在竹段内部旋转进给,将破坏的竹节进行整平,并对竹材内表面砂毛,分解竹材生长内应力;(5)防霉与封闭处理取整平竹段放入压力罐,并在压力罐中注入树脂和加入防霉剂,搅拌均匀后加压浸注,完成后取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蒸煮脱糖处理条件:温度恒定为90℃的蒸煮池中,蒸煮时间为45-60mi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用原竹高效防霉防开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弯曲竹段取出后对弯曲部位进行局部加湿、加热,并通过矫正夹具进行校直处理,使其通直。4.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龙郝立奎鲍敏振陈玉和黄成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