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重厚专利>正文

帽檐更换型帽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09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帽檐更换型帽子,一种设置有包裹人的头部的帽子本体和与帽子本体的一侧结合及分离的帽子用帽檐的帽檐更换型帽子,包括:轨道部,其沿所述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形成;结合部,其以包裹所述帽檐一侧的形式结合;连接槽部,其与所述结合部的一侧结合,并与所述轨道部滑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帽檐更换型帽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帽檐更换型帽子,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帽檐更换型帽子,其通过容易地从帽子本体分离及与帽子本体结合而更换为想要的帽子本体和帽檐,可多样地演绎和提供独创的魅力。
技术介绍
一般地,戴在人的头部的帽子,可区分为像头盔等保护人的头部不受外部冲击而戴的保护用帽子,和为了多样魅力和时尚而戴的时尚用帽子等,时尚用帽子包括包裹人的头部的帽子本体和用于遮挡阳光等的帽檐。在此,时尚用帽子将帽子本体和帽檐固定结合为一体,在进行类似足球等的运动时有足球打到帽檐从而负伤的危险,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将帽檐向人的头后反过来戴的事例频频出现,这样的问题在于,朝向头后的帽檐扣在使用者的脖子或背部,戴帽子的使用者会感到不方便。此外,问题在于,在没有阳光的阴天或雨天,因为帽檐使用者的视野角变窄从而安全事故的危险增大。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将帽檐设置为从帽子本体拆卸并可以更换使用帽檐的帽子,这样的帽子通过更换帽檐具有可多样演绎的优点。但是,就具有帽檐可拆卸构成的现有的帽子而言,使帽檐和帽子本体拆卸的构成看起来向帽子外部露出,据此帽子的形态采用和以往帽子的形态不同的形态,因此给使用者陌生和拒绝感。因此现有的可更换帽檐的帽子无法实用化。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0001专利文献0002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帽檐更换型帽子,其包括沿着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形成的轨道部,以包裹帽檐一侧的形式结合的结合部及结合于结合部的一侧与轨道部滑动连接的连接槽部,据此,帽子本体和帽檐的分离及结合容易并更换为想要的帽子本体和帽檐,从而可多样的演绎和提供独创的魅力。为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帽檐更换型帽子,一种设置有包裹人的头部的帽子本体和与帽子本体的一侧结合及分离的帽子用帽檐的帽檐更换型帽子,包括:轨道部,其沿所述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形成;结合部,其以包裹所述帽檐一侧的形式结合;及连接槽部,其与所述结合部的一侧结合,并与所述轨道部滑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帽檐更换型帽子,所述轨道部可包括:带形状的主体,其沿长度方向延长;段差部,其在所述主体的一侧面形成有段差并和所述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接触;缝纫部,其在所述主体的中央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裁缝所述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及所述主体而使它们结合;凸起部,其沿所述主体的另一侧面以一定间隔凸出;导引部,所述主体的两侧末端以结合于所述连接槽部的一端的形式倾斜形成导引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帽檐更换型帽子,所述结合部可包括:一对板,其与所述帽檐的上下部接触;尾板,其为闭合所述板的一侧的板形状;边板,其结合于所述板的两侧并包裹所述帽檐的左右两侧;结合孔,其贯通所述板的一面,以结合定位销的形式形成为多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帽檐更换型帽子,所述连接槽部包括:壳体,其设置为与所述主体对应的长度,收容所述主体;结合槽,其沿着所述壳体的一面在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槽;一对限位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侧端,限制结合于所述主体的所述壳体的滑动移动。所述限位器的特征在于,包括:插入孔,其设置为贯通所述壳体的上部端部面;棍状栓,其以在所述插入孔内部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形式设置为规定长度;柄部,其设置于所述栓的一侧,把持柄部而使所述栓上升下降,所述栓向下部方向移动而收容于所述凸起部之间,从而限制所述壳体的滑动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帽檐更换型帽子,效果在于,通过容易地将帽子本体和帽檐分离及结合而更换为想要的帽子本体和帽檐,可多样的演绎而使追求独创的魅力的使用者的个性充分彰显并提高满足感。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帽檐更换型帽子,效果在于,帽檐可从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向一侧滑动移动,不移动帽子本体而仅使帽檐移动,给追求hip-hop(嘻哈)的使用者提供便利性。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帽檐更换型帽子,效果在于,设置有限位器,防止从单纯构造的帽子本体分离及脱离。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帽檐更换型帽子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帽檐从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向一侧滑动移动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器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帽子本体及帽檐更换的状态的例示图。标号说明10:帽檐更换型帽子11:帽子本体12:帽檐100:轨道部110:主体120:段差部130:缝纫部131:贯通孔140:凸起部150:导引部200:结合部210:板220:尾板230:边板240:结合孔241:定位销300:连接槽部310:壳体320:结合槽330:限位器331:插入孔332:栓333:柄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属的
内一般知识具备者可容易地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操作原理时,判断对于相关公知功能或构成的具体说明不必要地模糊本专利技术的要旨的情况,省略其详细的说明。此外,就附图全体而言,对于有类似的功能及作用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另外,在说明书全体中,表述某部分和其他部分“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况,还包括在其中间设置有其他构成要素并间接连接的情况。此外,表述“包括”某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的相反的记载,就不排除其他构成要素,而是意味着还可包括其他构成要素。此外,在说明书全体使用的“上部”及“下部”为,将帽子本体戴在使用者的头部后站立的情况,注视前方的方向是正面,以正面为基准朝向地上的方向是上部,朝向地面的方向指示下部。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帽檐更换型帽子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概略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帽檐更换型帽子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帽檐从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向一侧滑动移动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器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帽子本体及帽檐更换的状态的例示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帽檐更换型帽子10,一种设置有包裹人的头部的帽子本体11和与帽子本体的一侧结合及分离的帽子用帽檐12的帽檐更换型帽子10,包括:轨道部100,其沿所述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形成;结合部200,其以包裹帽檐一侧的形式结合;及连接槽部300,其与结合部的一侧结合,并与所述轨道部滑动连接。在此,帽子本体11设置为包裹人的头部,形成为戴在头部并固定的用包括纤维的材质与头部形状相对应而制作的帽子。帽檐12结合于帽子本体11的外周面一侧并阻断阳光,作用在于保护使用者的脸避免直射光线。此外,帽檐12虽然在说明书的图片中表示为弯曲的形状,但不仅是弯曲的形状,也可设置为平整(flat)的形状。并且后述的连接槽部300连接于帽檐12的一侧的情况,可与帽檐12的弯曲或平整形状对应而制造。参照图1及图2,轨道部100沿帽子本体11的下部外周面设置,作用在于和后述的连接槽部300滑动连接并结合帽檐12。为此,轨道部100包括主体110、段差部120、缝纫部130、凸起部140及导引部150。主体110设置为沿长度方向延长的带状。这样的主体110可由塑料或橡胶材质形成,为使帽子本体11外观的形状不变形,沿帽子本体11的下部外周面设置。此外,主体110设置为规定的高度,和后述的连接槽部300连接时支撑帽檐12。并且优选地,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帽檐更换型帽子,一种设置有包裹人的头部的帽子本体和与帽子本体的一侧结合及分离的帽子用帽檐的帽檐更换型帽子,包括:轨道部,其沿所述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形成;结合部,其以包裹所述帽檐一侧的形式结合;及连接槽部,其与所述结合部的一侧结合,并与所述轨道部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03 KR 10-2018-00385691.一种帽檐更换型帽子,一种设置有包裹人的头部的帽子本体和与帽子本体的一侧结合及分离的帽子用帽檐的帽檐更换型帽子,包括:轨道部,其沿所述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形成;结合部,其以包裹所述帽檐一侧的形式结合;及连接槽部,其与所述结合部的一侧结合,并与所述轨道部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檐更换型帽子,所述轨道部包括:带状的主体,其沿长度方向延长;段差部,其在所述主体一侧面形成有段差并和所述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接触;缝纫部,其在所述主体的中央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裁缝所述帽子本体的下部外周面及所述主体而使它们结合;凸起部,其沿所述主体的另一侧面以一定间隔凸出;导引部,所述主体的两侧末端以结合于所述连接槽部的一端的形式倾斜形成导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重厚
申请(专利权)人:孙重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