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1981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用于给手机充电,该充电装置包括用于给手机充电的移动无线充电器以及用于给移动无线充电器充电的充电座,充电座包括充电座主体和设于充电座主体底部以用于支撑充电座主体的底壳,充电座主体的顶部朝向底壳凹设有用于供移动无线充电器插入定位的凹腔,凹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移动无线充电器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头,充电座主体内还设有与充电接头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充电座主体的侧部设有用于供外接电源与充电接口连接的开口,充电座主体之远离底壳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承载手机的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充电装置具有充电简单方便的优点。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以其方便、安全、充电过程简单的优点在手机充电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目前,用于给手机无线充电的设备有固定的无线充电座和移动的无线充电器两种。这两种无线充电设备都存在着一些不方便:固定的无线充电座只能在家庭或者办公室场合对手机进行充电,当用户外出时,固定的无线充电座无法时时随身携带充电;而移动的无线充电器,虽然用户可以随身携带充电,但是当移动的无线充电器电量较低需要充电时,存在着一些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充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存在充电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充电装置,用于给手机充电,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用于给手机充电的移动无线充电器以及用于给所述移动无线充电器充电的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座主体和设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底部以用于支撑所述充电座主体的底壳,所述充电座主体的顶部朝向所述底壳凹设有用于供所述移动无线充电器插入定位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移动无线充电器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座主体内还设有与所述充电接头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座主体的侧部设有用于供外接电源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开口,所述充电座主体之远离所述底壳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承载手机的凸起。优选地,所述充电座主体之远离所述底壳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承载手机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形成所述凸起。优选地,所述承载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充电座主体顶部边缘的安装部以及从所述安装部之远离所述充电座主体的表面往远离所述充电座主体方向延伸的凸出部。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分别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两端往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同一侧延伸,所述凸出部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远离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端部以及从所述第三延伸部之远离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端部以同所述安装部距离逐渐增大的形式圆滑过渡至所述第一延伸部。优选地,所述充电座主体包括前壳、后壳和收容体,所述凹腔设于所述收容体上,所述前壳的底端以及所述后壳的底端都与所述底壳卡扣连接,且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相互扣合连接并围合形成一个收容腔,所述收容体具有插设于所述收容腔中的收容部,所述充电接头设置于所述收容部底部,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前壳或者所述后壳侧部。优选地,所述收容体还包括从所述收容部顶部边缘往四周外展的安装部,所述收容体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前壳的顶端、后壳的顶端卡扣连接。优选地,所述前壳贯穿开设有用于显示所述无线充电器之充电状态显示口,所述收容部开设有与所述显示口对位设置并连通所述凹腔的开口。优选地,所述充电座主体的横截面外轮廓呈矩形;且/或,所述充电座主体与所述底壳呈夹角设置。优选地,所述充电座主体与所述底壳的夹角为45°-75°。优选地,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装饰架,所述装饰架包括装饰架底座、设置于所述装饰架底座上的公仔以及设置于所述公仔旁侧的装饰件,所述充电座固定设置于所述装饰件的中间;或者,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装饰架,所述装饰架包括装饰架底座和设置于所述装饰架底座上的公仔,所述充电座固定设置于所述装饰件的中间;或者,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装饰架,所述装饰架包括装饰架底座和设置于所述装饰架底座上的装饰件,所述充电座固定设置于所述装饰件的中间。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充电装置通过设置有用于给手机充电的移动无线充电器和用于给无线充电器充电的充电座,并通过设置充电座包括充电座主体和设于充电座主体底部的底壳,充电座主体的顶部朝向底壳凹设有用于供移动无线充电器插入充电的凹腔。这样,用户外出时可以随身携带移动无线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回到住处或者办公地点时,由于充电座主体之远离底壳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承载手机的凸起,这样,用户将移动无线充电器插在充电座上进行充电的同时,可以将手机卡在凸起位置以利用移动无线充电器10对手机进行充电,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充电座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充电座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充电座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的充电座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示的承载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所示的承载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所示的充电座的爆炸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100,用于给手机充电,该充电装置100包括用于给手机充电的移动无线充电器10以及用于给移动无线充电器充电的充电座20,充电座20包括充电座主体21和设于充电座主体21底部以用于支撑充电座主体21的底壳22,充电座主体21的顶部朝向底壳22凹设有用于供移动无线充电器10插入定位的凹腔211,凹腔2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移动无线充电器10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头212,充电座主体21内还设有与充电接头212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图未示),充电座主体21的侧部设有用于供外接电源与充电接口连接的开口213,充电座主体21之远离底壳22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承载手机的凸起。以该设计方式,通过设置有用于给手机充电的移动无线充电器10和用于给无线充电器10充电的充电座20,并通过设置充电座20包括充电座主体21和设于充电座主体21底部的底壳22,充电座主体21的顶部朝向底壳22凹设有用于供移动无线充电器10插入充电的凹腔211。这样,用户外出时可以随身携带移动无线充电器10对手机进行充电,回到住处或者办公地点时,由于充电座主体21之远离底壳22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承载手机的凸起,这样,用户将移动无线充电器10插在充电座20上进行充电的同时,可以将手机卡在凸起位置以利用移动无线充电器10对手机进行充电,非常方便。请参阅图5,优选地,充电座主体21之远离底壳22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承载手机的承载件23,承载件23形成所述凸起。以该设计方式,通过设置有承载件23,则移动无线充电器10插设在充电座20上充电时,手机可以搁置在承载件23上并利用移动无线充电器10进行充电,也即,移动无线充电器10和手机的充电可以同时进行,极为方便。优选地,充电座主体21与底壳22呈夹角设置。优选地,充电座主体21与底壳22的夹角α为45°-75°。以该设计方式,手机搁置在承载件23上并利用移动无线充电器10进行充电时,手机屏幕可以倾斜一定的角度,方便用户在手机充电的同时可以使用手机看视频。请参阅图6至图8,优选地,承载件23包括安装于充电座主体21顶部边缘的安装部231以及从安装部231之远离充电座主体21的表面往远离充电座主体21方向延伸的凸出部232。优选地,安装部231包括第一延伸部2311、第二延伸部2312以及第三延伸部2313,第二延伸部2312和第三延伸部2313分别从第一延伸部2311的两端往第一延伸部2311的同一侧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装置,用于给手机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用于给手机充电的移动无线充电器以及用于给所述移动无线充电器充电的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座主体和设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底部以用于支撑所述充电座主体的底壳,所述充电座主体的顶部朝向所述底壳凹设有用于供所述移动无线充电器插入定位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移动无线充电器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座主体内还设有与所述充电接头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座主体的侧部设有用于供外接电源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开口,所述充电座主体之远离所述底壳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承载手机的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用于给手机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用于给手机充电的移动无线充电器以及用于给所述移动无线充电器充电的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座主体和设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底部以用于支撑所述充电座主体的底壳,所述充电座主体的顶部朝向所述底壳凹设有用于供所述移动无线充电器插入定位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移动无线充电器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座主体内还设有与所述充电接头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座主体的侧部设有用于供外接电源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开口,所述充电座主体之远离所述底壳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承载手机的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主体之远离所述底壳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承载手机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形成所述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充电座主体顶部边缘的安装部以及从所述安装部之远离所述充电座主体的表面往远离所述充电座主体方向延伸的凸出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分别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两端往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同一侧延伸,所述凸出部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远离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端部以及从所述第三延伸部之远离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端部以同所述安装部距离逐渐增大的形式圆滑过渡至所述第一延伸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包括前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周能胜王晓波李海祯卢健明黎龙胡彪
申请(专利权)人:置富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