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线圈模组、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192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体化线圈模组、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一体化线圈模组由顶盖板和线圈组成;所述顶盖板的一面凹陷地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圈的高度,且小于所述线圈的高度的一倍,所述线圈直接嵌合于所述绕线槽中,所述线圈的两端形成接线端,所述绕线槽的一端还具有供所述接线端引出的开口,两端的接线端以重叠的方式自所述开口引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实现无线充电产品的批量化、轻量化生产,同时还有利于减小无线充电产品的尺寸,降低产品的生产物料成本和运输成本,有利于产品的推广。

Integrated coil modul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线圈模组、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线圈模组、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应对环境问题的现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汽车采用高能密度电池组作为动力源,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电能转换。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主要依靠充电桩,并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然而有线充电的方式便利性以及通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现有的电动汽车可采用无线充电系统进行充电。在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中,两个重要的部件为磁性材料和线圈。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磁性材料和线圈存在尺寸大、重量大、操作性不强,不利于批量化生产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推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一体化线圈模组、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线圈模组,其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所述一体化线圈模组由顶盖板和线圈组成;所述顶盖板的一面凹陷地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圈的高度,且小于所述线圈的高度的一倍,所述线圈直接嵌合于所述绕线槽中,所述线圈的两端形成接线端,所述绕线槽的一端还具有供所述接线端引出的开口,两端的接线端以重叠的方式自所述开口引出。作为本技术的一体化线圈模组的改进,所述绕线槽以螺旋形式沿所在顶盖板的一面延伸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体化线圈模组的改进,形成所述线圈的导线的截面为矩形,收容所述线圈的绕线槽的形状为矩形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线圈模组和磁性模组;所述线圈模组由顶盖板和线圈组成,所述顶盖板的一面凹陷地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圈的高度,且小于所述线圈的高度的一倍,所述线圈直接嵌合于所述绕线槽中,所述线圈的两端形成接线端,所述绕线槽的一端还具有供所述接线端引出的开口,两端的接线端以重叠的方式自所述开口引出;所述磁性模组位于所述线圈模组的一侧,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第一散热层、磁性材料层、第二散热层、第二绝缘层以及屏蔽层,各层结构一体封装成型。作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改进,所述磁性材料层由铁氧体块铺设而成。作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改进,所述磁性材料层为纳米晶。作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为石墨烯层或者石墨层,所述屏蔽层为铝箔层。作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改进,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底盖板和边框,所述线圈模组、磁性模组安装于具有屏蔽功能的所述底盖板上,且所述线圈模组、磁性模组、底盖板的四周由所述边框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改进,所述边框为四条,四条边框分别固定所述线圈模组、磁性模组的一边,且相邻边框之间通过卡扣或者螺钉方式进行组装固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包括:安装于车载侧的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以及安装于地侧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如上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线圈模组和第一磁性模组,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二线圈模组和第二磁性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实现无线充电产品的批量化、轻量化生产,同时还有利于减小无线充电产品的尺寸,降低产品的生产物料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而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线圈模组采用一体化设计的立体示意图,此时,为了图示的方便,线圈模组翻转了180°;图3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线圈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磁性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磁性模组生产加工时采用的生产设备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作为车载侧或者地侧的无线充电装置使用。上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线圈模组1、磁性模组2、底盖板3以及边框4。所述线圈模组1在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作为地侧时,作为接收交流励磁电流的线圈使用;在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作为车载侧时,作为能量接收线圈使用。所述线圈模组1包括:顶盖板11、线圈固定板12、线圈13。所述线圈13嵌合于所述线圈固定板12一面的绕线槽中,所述绕线槽凹陷设置于所述线圈固定板12一面上,根据需要,可将所述绕线槽的形状设置为螺旋形等。此时,所述绕线槽以螺旋形式沿所在顶盖板的一面延伸设置。优选地,所述线圈固定板12的材质为SMC材料(SheetMoldingCompound片状模塑料)。所述顶盖板11安装于所述线圈固定板12另一面上,所述顶盖板11与所述线圈固定板12可通过螺钉进行锁附固定。如图2所示,在另一代替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模组1也可采用一体化设计,以实现降低线圈模组1的厚度尺寸,以及简化线圈模组1的生产工艺的目的。此时,所述线圈模组1包括:顶盖板11以及线圈13。所述顶盖板11一面上直接凹陷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线圈13直接嵌合于所述绕线槽中。如图3所示,所述线圈13的两端形成接线端,两端的接线端以重叠的方式引出。为了进一步降低所述线圈模组1的厚度尺寸,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中,形成所述线圈13的导线的截面优选采用矩形设计。如此设置,截面为矩形的导线相比现有的截面为圆形的导线重叠引出时,有利于降低线圈模组1的厚度尺寸。相应的,收容所述线圈13的绕线槽111的形状为矩形槽。此外,所述绕线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圈13的高度,且小于所述线圈13的高度的一倍。如此设置,在收容所述绕线槽的同时,还可保证所述顶盖板11的强度,以实现线圈模组一体化设计与强度需求之间的平衡。如图4所示,所述磁性模组2位于所述线圈模组1的一侧,其用于对线圈模组1产生的磁场进行导磁,所述磁性模组2采用一体化设计,其包括:绝缘层21、散热层22、磁性材料层23、散热层24、绝缘层25以及屏蔽层26,上述各层结构依次层叠设置。如此,可预先将各层结构进行封装形成磁性模组2,进而避免了现有无线充电装置生产过程中,需要各层结构逐层复合固定的缺陷。如图5所示,所述磁性模组2可按照如下工艺生产加工:第一工位处,在转盘上通过机械手贴附绝缘层,贴附的绝缘层随转盘运动至第二工位。第二工位处,在绝缘层上通过机械手贴附散热层,并通过滚压的方式将绝缘层和散热层进行压合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线圈模组,其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线圈模组由顶盖板和线圈组成;所述顶盖板的一面凹陷地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圈的高度,且小于所述线圈的高度的一倍,所述线圈直接嵌合于所述绕线槽中,所述线圈的两端形成接线端,所述绕线槽的一端还具有供所述接线端引出的开口,两端的接线端以重叠的方式自所述开口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线圈模组,其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线圈模组由顶盖板和线圈组成;所述顶盖板的一面凹陷地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圈的高度,且小于所述线圈的高度的一倍,所述线圈直接嵌合于所述绕线槽中,所述线圈的两端形成接线端,所述绕线槽的一端还具有供所述接线端引出的开口,两端的接线端以重叠的方式自所述开口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以螺旋形式沿所在顶盖板的一面延伸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线圈的导线的截面为矩形,收容所述线圈的绕线槽的形状为矩形槽。4.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线圈模组和磁性模组;所述线圈模组由顶盖板和线圈组成,所述顶盖板的一面凹陷地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圈的高度,且小于所述线圈的高度的一倍,所述线圈直接嵌合于所述绕线槽中,所述线圈的两端形成接线端,所述绕线槽的一端还具有供所述接线端引出的开口,两端的接线端以重叠的方式自所述开口引出;所述磁性模组位于所述线圈模组的一侧,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第一散热层、磁性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磊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洁无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