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岭专利>正文

柔性复合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25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柔性复合齿轮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其特征在于,上下箱体间有与箱体呈分体式结构的上箱合口和下箱合口,上箱合口与上箱体、下箱合口和下箱体之间均采用凹槽和凸缘互相嵌套,上下箱合口之间也有相互嵌套配合的凹槽和凸缘,上箱合口和下箱合口均采用高分子工程材料制成,在上下箱合口的领圈圆弧面上均设有回油槽,下箱合口的领圈圆弧面上设有回油孔,位于箱体内侧的下箱合口领圈上还设有主回油槽,回油孔的内端与主回油槽相通。(*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箱,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铁路或轻轨上运行的内燃和电力牵引机车走行部的齿轮箱。
技术介绍
铁路或轻轨上运行的内燃和电力牵引机车走行部齿轮箱是机车的重要部件,悬挂于牵引电机与转向架间,内注润滑油脂以保证牵引电机主动齿轮与轮对从动齿轮间的良好运动和润滑。由于线路条件复杂及安装配合等众多原因,齿轮箱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常造成箱体开裂变形,分箱面、领圈漏油,使机车安全运行性能下降,增大维护成本,是长期以来困扰铁路机务部门的难题。尤其是随着机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此问题将越来越严重。造成齿轮箱开裂、分箱面和领圈漏油的原因很多且很复杂,经研究发现,齿轮箱在工作状态下受到来自轴向、径向冲击及线路曲线、道岔产生的冲击及安装时的应力不平衡,是造成箱体开裂变形、分箱面和领圈漏油的根本原因。目前齿轮箱均为钢质结构,生产厂商为防止开裂、漏油,采用压铸、安装加强筋板、甚至采用热处理、加厚钢板等方法来增强箱体强度,但同时增加了制造成本,且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齿轮箱开裂、漏油问题的柔性复合齿轮箱。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复合齿轮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上下箱体间有与箱体呈分体式结构的上箱合口和下箱合口,上箱合口与上箱体、下箱合口和下箱体之间均采用凹槽和凸缘互相嵌套,上下箱合口之间也有相互嵌套配合的凹槽和凸缘,上箱合口和下箱合口均采用高分子工程材料制成,在上下箱合口的领圈圆弧面上均设有回油槽,下箱合口的领圈圆弧面上设有回油孔,位于箱体内侧的下箱合口领圈上还设有主回油槽,回油孔的内端与主回油槽相通。所述的回油槽有多条,其槽深自箱体内向外渐浅,回油孔贯通所述下箱合口领圈圆弧面的多条回油槽。高分子工程材料采用尼龙6、尼龙66、尼龙1010、尼龙11、尼龙12、尼龙1212、尼龙610、尼龙612、聚甲醛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本技术的上下箱合口采用柔性高分子工程材料制成并与齿轮箱嵌套复合,高分子工程材料具有吸收冲击、分散应力的功能,当其受到轴向和径向冲击时不产生应力传递,从而可避免箱体开裂变形及分箱面和领圈漏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B-B截面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沿C-C截面的仰视图;图4为图1中沿D-D截面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A-A截面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柔性复合齿轮箱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上下箱体间有与箱体呈分体式结构的上箱合口3和下箱合口4,上箱合口3和下箱合口4均采用高分子工程材料制成。如图2所示,上箱体1、下箱体2设有凸缘6,上箱合口3和下箱合口4上均设有与凸缘6相配合的凹槽5,在装配状态下凸缘6嵌套在凹槽5内。当然,凹槽也可设在箱体上,凸缘相应地设在上下箱合口上。上下箱合口之间还设有相互嵌套配合的凹槽13和凸缘12。嵌合时,需在各嵌合处涂覆密封胶,以防止润滑油沿嵌合面泄漏。箱体和合口嵌合后形成整体的柔性复合齿轮箱,其中,上箱合口3的端面为齿轮箱的上合口面10,下箱合口的端面为下合口面11。由于上箱合口和下箱合口均采用高分子工程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抗扭曲、抗压、抗磨损及吸收应力等性能,因此将其应用于齿轮箱上,可解决刚性齿轮箱在机车运行中因受到轴、径向冲击导致领圈变形,应力传递造成箱体开裂,进而发生润滑油泄漏问题。高分子工程材料可采用尼龙6、尼龙66、尼龙1010、尼龙11、尼龙12、尼龙1212、尼龙610、尼龙612、聚甲醛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如图3、4、5所示,在上箱合口3、下箱合口4的领圈圆弧面上设有多条回油槽7,这些回油槽的槽深自箱体内向外是逐渐变浅的。回油孔8贯通下箱合口领圈圆弧面上的所有回油槽,其内端与主回油槽9相通,主回油槽9为长方圆弧形。回油槽7的条数多少可依据不同机型而定,回油孔8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多条。机车运行中当润滑油沿轮轴进入主回油槽9时,将直接回流至柔性复合齿轮箱体内。随着车速的逐渐提高,柔性复合齿轮箱体内的压力亦将逐渐增大,少量部分润滑油亦会窜入回油槽7中,此时回油孔8将其导流回齿轮箱体中,即有效杜绝润滑油的泄漏。在本技术中,上下箱体也可采用高分子工程材料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复合齿轮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其特征在于,上下箱体间有与箱体呈分体式结构的上箱合口和下箱合口,上箱合口与上箱体、下箱合口和下箱体之间均采用凹槽和凸缘互相嵌套,上下箱合口之间也有相互嵌套配合的凹槽和凸缘,上箱合口和下箱合口均采用高分子工程材料制成,在上下箱合口的领圈圆弧面上均设有回油槽,下箱合口的领圈圆弧面上设有回油孔,位于箱体内侧的下箱合口领圈上还设有主回油槽,回油孔的内端与主回油槽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复合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油槽有多条,其槽深自箱体内向外渐浅,回油孔贯通所述下箱合口领圈圆弧面的多条回油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复合齿轮箱,其特征在于,高分子工程材料采用尼龙6、尼龙66、尼龙1010、尼龙11、尼龙12、尼龙1212、尼龙610、尼龙612、聚甲醛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复合齿轮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上下箱体间有与箱体呈分体式结构的上箱合口和下箱合口,上箱合口与上箱体、下箱合口和下箱体之间均采用相互楔合的凹槽和凸缘互相嵌套,上下箱合口之间也有相互嵌套配合的凹槽和凸缘,上箱合口和下箱合口均采用高分子工程材料制成,在上下箱合口的领圈圆弧面上均设有回油槽,下箱合口的领圈圆弧面上设有回油孔,位于箱体内侧的下箱合口领圈上还设在主回油槽,回油孔的内端与主回油槽相通。本技术的上下箱合口具有吸收冲击、分散应力的功能,当其受到轴向和径向冲击时不产生应力传递,从而可避免箱体开裂变形及分箱面和领圈漏油。文档编号F16H57/02GK2623966SQ0324574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袁岭, 寇娴 申请人:袁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岭寇娴
申请(专利权)人:袁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