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构造及虹吸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115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1:15
排水构造具有:浴缸(第1用水器具),其排水成为在储水之后排出的积水流动排水;洗漱池(第2用水器具),其排水成为没有储水的连续排水;第1排水弯管,其设于浴缸的排水部;第2排水弯管,其设于洗漱池;第1旁通管,其连接第1排水弯管的排水管(下游侧部位)和第2排水弯管的排水管(下游侧部位),其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第1排水弯管和第2排水弯管这两者靠上方的位置;第1虹吸排水管,其连接于第1排水弯管的下游侧和第1旁通管的下游侧;以及第2虹吸排水管,其连接于第2排水弯管的下游侧和第1旁通管的下游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排水构造及虹吸排水系统
本公开涉及排水构造及虹吸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日本专利第4927450号公报中公开了在浴缸、洗漱池等用水器具和虹吸排水管之间连接有排水的临时贮存槽的排水系统。该临时贮存槽配置在楼板和地板面之间的地板下空间。此外,浴缸的排水管连接于洗漱池的排水弯管,浴缸的水通过洗漱池的排水管被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从浴缸排水时,由于浴缸的水成为积水流动排水,因此大量的排水会流到排水管。由于虹吸排水管的配管的直径小于以往的坡度配管的直径,因此在虹吸排水管产生虹吸力之前,来自浴缸的排水有可能通过洗漱池的排水弯管溢出到洗漱池。因此,设计出上述的以往例那样的临时贮存槽。但是,为了确保临时贮存槽的容量,临时贮存槽需要一定程度的高度,需要与该高度相应地确保地板下空间。因此,在设置临时贮存槽的情况下难以进行低地板化。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进行低地板化的排水构造及虹吸排水系统。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排水构造具有:第1用水器具,其排水成为在储水之后排出的积水流动排水;第2用水器具,其排水成为没有储水的连续排水;第1排水弯管,其设于所述第1用水器具的排水部;第2排水弯管,其设于所述第2用水器具的排水部;第1旁通管,其连接所述第1排水弯管的下游侧部位和所述第2排水弯管的下游侧部位,其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第1排水弯管和所述第2排水弯管这两者靠上方的位置;第1虹吸排水管,其连接于所述第1排水弯管的下游侧和所述第1旁通管的下游侧;以及第2虹吸排水管,其连接于所述第2排水弯管的下游侧和所述第1旁通管的下游侧。虹吸排水系统具有排水构造和沿着建筑物的上下方向配设的排水立管,所述第1虹吸排水管和所述第2虹吸排水管各自具有用于使排水向横向流动的横管和连接于所述排水立管且用于使来自所述横管的排水向下方流动的竖管。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公开的排水构造及虹吸排水系统,能够提供能够进一步进行低地板化的虹吸排水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虹吸排水系统的概要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排水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针对第1实施方式的排水构造表示从浴缸进行排水时的初始阶段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虹吸力产生后的排水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针对第1实施方式的排水构造表示从洗漱池排水的排水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针对第1实施方式的排水构造表示将浴缸的遮挡板设为能够装拆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意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排水构造的立体图。图8是示意地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排水构造的立体图。图9是示意地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排水构造的立体图。图10是示意地表示参考例1的排水构造的立体图。图11是示意地表示参考例2的排水构造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排水构造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排水构造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第1实施方式]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虹吸排水系统10具有排水立管14和排水构造16。排水立管14贯通建筑物15的楼板24的贯通孔25。在该排水立管14设有用于连结后述的竖管31B、32B的排水接头28,构成为使来自上部的排水立管14的排水和来自后述的浴缸11、洗漱池12等用水器具的排水合流。另外,在图1中,适当地省略表示管接头等各配管的连接部分的结构。(排水构造)排水构造16具有作为第1用水器具的一个例子的浴缸11、作为第2用水器具的一个例子的洗漱池12、第1排水弯管21、第2排水弯管22、第1旁通管18、第1虹吸排水管31及第2虹吸排水管32。浴缸11是储存水20来使用的用水器具的一个例子,排水成为在储水之后排出的积水流动排水。洗漱池12是用水器具的一个例子,排水成为没有储水的连续排水。浴缸11和洗漱池12空开间隙S地彼此相邻。浴缸11和洗漱池12既可以像图示那样相互为一体,也可以相互独立。第1排水弯管21和第2排水弯管22是用于防止污臭、气体等的逆流的所谓封水式弯管。第1排水弯管21设于浴缸11的排水部41。第2排水弯管22设于洗漱池12的排水部42。第1旁通管18是用于连接作为第1排水弯管21的下游侧部位的一个例子的排水管51和作为第2排水弯管22的下游侧部位的一个例子的排水管52的管体。第1旁通管18以在通常使用时使用者看不到的方式设于浴缸11和洗漱池12之间的间隙S。通过在间隙S设置第1旁通管18,从而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另外,也可以将第1旁通管18设于浴室和建筑物的墙壁之间等(未图示)其他的部位。第1旁通管18的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最上部18H位于比第1排水弯管21和第2排水弯管22这两者靠上方的位置。在此,“比第1排水弯管21和第2排水弯管22这两者靠上方”意味着比第1排水弯管21的上表面21A靠上方且比第2排水弯管22的上表面22A靠上方。第1旁通管18形成为例如字母倒U形,其具有第1排水弯管21侧的纵管部18A、第2排水弯管22侧的纵管部18B以及连接纵管部18A、18B的连接部18D。连接部18D沿例如水平方向延伸。最上部18H是连接部18D的管路的底面,该底面位于比第1排水弯管21和第2排水弯管22这两者靠上方的位置。在连接部18D的管路的底面的高度不恒定的情况下,最高的位置成为最上部18H。另外,作为第1旁通管18的管路的至少一部分列举出最上部18H,但也可以是,除最上部18H之外的部位位于比第1排水弯管21和第2排水弯管22这两者靠上方的位置。排水管51具有从第1排水弯管21向横向延伸且与第1旁通管18的纵管部18A合流的上横管部51A、从纵管部18A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纵管部51B、以及从纵管部51B的下端向横向延伸的下横管部51C。同样,排水管52具有从第2排水弯管22向横向延伸且与第1旁通管18的纵管部18B合流的上横管部52A、从纵管部18B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纵管部52B、以及从纵管部52B的下端向横向延伸的下横管部52C。另外,排水管51、52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分别从第1排水弯管21和第2排水弯管22排水的结构即可。在第1旁通管18设有进气阀30。该进气阀30是使来自外部的空气向第1旁通管18通过并且不使排水和空气从第1旁通管18向外部通过的部件。进气阀30设于例如纵管部18A的延长部18C的上端。若包含该延长部18C,则可以说第1旁通管18形成为使字母h翻转而成的镜像文字的形状。在从相反侧观察第1旁通管18时成为字母h形。另外,进气阀30也可以设于第1旁通管18的连接部18D。此外,也可以将延长部18C和进气阀30设于纵管部18B的上方。期望的是,第1旁通管18的管路的最上部18H的高度位置是储存于该浴缸11的水20的标准的水头H的高度位置的同等以上。水头H的基准是例如浴缸11的底。标准的水头H相当于在人入浴时储存在浴缸11内的热水的量,相当于例如在人坐在浴缸11内时不从浴缸11溢出的程度的热水的量。最上部18H是在第1旁通管18的纵管部18A、18B之间不产生越流的最大的高度,相当于连接部18D的底面的高度。在图2中,第1虹吸排水管31连接于第1排水弯管21的下游侧和第1旁通管18的下游侧。此外,第2虹吸排水管32连接于第2排水弯管22的下游侧和第1旁通管18的下游侧。具体地讲,在图1中,第1虹吸排水管31连接于排水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构造,其中,该排水构造具有:第1用水器具,其排水成为在储水之后排出的积水流动排水;第2用水器具,其排水成为没有储水的连续排水;第1排水弯管,其设于所述第1用水器具的排水部;第2排水弯管,其设于所述第2用水器具的排水部;第1旁通管,其连接所述第1排水弯管的下游侧部位和所述第2排水弯管的下游侧部位,其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第1排水弯管和所述第2排水弯管这两者靠上方的位置;第1虹吸排水管,其连接于所述第1排水弯管的下游侧和所述第1旁通管的下游侧;以及第2虹吸排水管,其连接于所述第2排水弯管的下游侧和所述第1旁通管的下游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24 JP 2017-0335121.一种排水构造,其中,该排水构造具有:第1用水器具,其排水成为在储水之后排出的积水流动排水;第2用水器具,其排水成为没有储水的连续排水;第1排水弯管,其设于所述第1用水器具的排水部;第2排水弯管,其设于所述第2用水器具的排水部;第1旁通管,其连接所述第1排水弯管的下游侧部位和所述第2排水弯管的下游侧部位,其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第1排水弯管和所述第2排水弯管这两者靠上方的位置;第1虹吸排水管,其连接于所述第1排水弯管的下游侧和所述第1旁通管的下游侧;以及第2虹吸排水管,其连接于所述第2排水弯管的下游侧和所述第1旁通管的下游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构造,其中,在所述第1排水弯管的下游侧部位和所述第2排水弯管的下游侧部位中的至少一个部位具有辅助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水构造,其中,在所述第1旁通管设有进气阀。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水构造,其中,在所述第1旁通管连接有通气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构造,其中,该排水构造具有:另外的排水弯管,其相对于另外的用水器具设置;虹吸排水管,其连接于所述另外的排水弯管的下游侧;独立通气管,其连接于所述另外的排水弯管的下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田秀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