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定性工期成本优化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0892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各类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定性工期成本优化方法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1)根据项目的合同工期或预定工期,在考虑完成项目过程的非连续性、复杂程度及条件因素等,确定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2)估算项目组织管理于目标集中计划的适用工期范围;(3)按照有利于目标工期控制的“先紧后松”原则,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优化至短于或等于目标工期;(4)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辅助设计等。

An overall planning method for qualitative construction period cost optimization of various project organization pl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定性工期成本优化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统筹法
,是统筹法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地说,是一种各类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定性工期成本优化方法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适用生产的发展和关系复杂的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工作组织管理上的需要,世界上各先进工业国都先后进行了计划管理新技术的研究,其中美国首先研究成功CPM(关键线路法)和PERT(计划评审技术),由于这类方法建立在工作关系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把计划的制定、协调、优化和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在国外称之为网络计划技术。美国于1956年专利技术的PERT(计划评审技术),当时被应用于编制北极星导弹的研制计划,协调了三千多家企业,使计划按预定时间提前两年完成;以后又被应用于耗资四百多亿美元、动员人力四十多万的阿波罗航天计划的管理与控制,取得良好效果。据前苏联政府统计,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建筑安装企业,工期可以缩短20%,工程成本可以降低10%左右。1978年3月,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会刊评论说,这种方法是目前仅有的计划管理新方法,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一种新的方法来替代它,因此,我们应该享有它、使用它、改进它。目前,世界上各先进工业国,如美、俄、英、日、法、德等,都在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吸收国外网络计划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统筹法”科学体系,并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网络计划技术存在以下诸多缺陷和不足,影响并制约着网络计划技术的推行、推广、普及应用。(1)建立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网络模型规则的制约、和平面网络模型表达方式的制约,使绝大多数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者无法完成,特别是较大或较复杂的项目;(2)不利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制约,该类技术的应用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网络模型的建立、修改、时间参数的计算、工期目标的优化控制与资源目标的优化控制等,仅靠人力是难以完成的;(3)应用范围的制约,CPM只适用于肯定型项目或任务直接分解为一系列具体工作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PERT只适用于非肯定型项目或任务里程碑目标的评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不但绝大多数项目或任务具有混合型的特征,而且组织方法也具有混合型的特征;(4)缺乏必要的功能技术,主要功能技术仅有:工期-成本优化技术;工期不变,资源需求均衡优化技术;资源有限,工期最短优化技术;和非肯定型项目或任务里程碑目标评审技术;(5)主要功能技术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1)工期-成本优化技术:需分别对每一条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进行时间参数计算后,才能判断出关键线路,需计算出每一项关键工作的费率,才能进行工期-成本的优化,这在现实工作中是很困难的,甚至是无法完成的;2)工期不变,资源均衡优化技术:其优化方法没考虑非关键工作在局部(或机动)时差范围内的资源需求动态情况,明显不合理;3)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技术:将优化时段前开始的工作排在最重要的首位,没考虑优化时段前开始的非关键工作的优化对工期的影响大小;4)非肯定型项目或任务里程碑目标的评审技术,没考虑非关键里程碑目标间隔时间Lagi-j对估计方差的影响等。网络计划技术属于统筹法,是统筹法的应用技术之一;可以说网络计划技术是统筹法,反之则不然;目标工期的优化与控制方法的应用,是统筹法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技术的目标控制之一,体现的是华罗庚教授所指出的:应用统筹法,向关键工作要时间。由于传统网络计划技术的工期-成本优化方法存在以下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影响并制约着工期-成本优化方法的应用:(1)只适用于肯定型项目或任务直接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工作,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优化与控制,且不适用于搭接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优化与控制;(2)判断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关键线路的方法,需要分别对每一条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进行时间参数计算;(3)需要计算出每一项关键工作的费率;(4)没有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成本优化方法的应用方法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首先确定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并直接依据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判断关键线路;并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辅助设计、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适用工期范围的测估算等,然后按照有利于目标工期控制的“先紧后松”原则,通过关键线路、搭接时距、工作完成时间的定性工期优化控制方法,将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优化至短于或等于目标工期。本专利技术将项目或任务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所分解的工作分为肯定型工作与非肯定型工作两种类型:(1)肯定型工作: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ti是肯定的;(2)非肯定型工作: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是非肯定的,需采用三点估计法进行完成工作时间的估计:at、mt、bt,Dt=(at+4mt+bt)÷6,σt2=[(bt-at)÷6]2at-乐观的完成工作时间;mt-可能的完成工作时间;bt-悲观的完成工作时间;Dt-估计完成工作时间的加权平均值;σt2-完成工作时间的估计偏差。本专利技术按项目所分解工作的类型,将项目分为肯定型、非肯定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1)肯定型项目: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所分解的“工作”都是肯定型的工作;(2)非肯定型项目: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所分解的工作都是非肯定型的工作;(3)混合型项目: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所分解的工作既有肯定型的工作,又有非肯定型的工作。本专利技术项目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所分解工作之间的组织方式与组织方法,有以下七种:项目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所分解的工作之间的组织方式与组织方法:以i工作与j工作为例,i工作为j工作的紧前工作,或j工作为i工作的紧后工作,i工作与j工作之间的组织方式与组织方法:(1)FYS(LT):i工作结束LT天,j工作开始;(2)STS(LTi):i工作开始LTi天,j工作开始;(3)FTF(LTj):i工作结束LTj天,j工作结束;(4)STF(LTi,LTj):i工作开始LTi天、再用LTj天,j工作结束,即j工作要在i工作开始LTi天后,用LTj天结束;(5)STS与FTF(LTi,LTj):i工作开始LTi天、j工作开始,i工作结束LTj天、j工作结束;(6)STS与STF(LTi,LTi’,LTj):i工作开始LTi天、j工作开始,i工作开始LTi‘天、再用LTj天,j工作结束,即j工作要在i工作开始LTi’天后,用LTj天结束;(7)FTS与STF(LT,LTi,LTj):i工作结束LT天、j工作开始,i工作开始LTi天、再用LTj天,j工作结束,即j工作要在i工作开始LTi天后,用LTj天结束。本专利技术将工作之间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分为肯定型与非肯定型两种类型:(1)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搭接关系与搭接时距都是肯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2)非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搭接关系是肯定的;但搭接时距是非肯定的,需采用三点估计法进行搭接时距的估计:1)LTa、LTm、LTb,D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定性工期成本优化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了一种能够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类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成本优化方法应用的完整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1)依据项目或任务的合同工期或预定工期,考虑到完成项目或任务过程的非连续性和条件以及项目或任务的重要与复杂程度等,确定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步骤(2)以关键工作之间的间隔时间等于零(Lagi‑j=0)的线路为关键线路的判断方法,判断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关键线路;步骤(3)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辅助设计;步骤(4)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适用工期范围的测算;步骤(5)针对关键线路,按照有利于目标工期控制的先紧后松原则,确定工期优化时段、然后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定性工期成本优化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了一种能够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类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成本优化方法应用的完整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1)依据项目或任务的合同工期或预定工期,考虑到完成项目或任务过程的非连续性和条件以及项目或任务的重要与复杂程度等,确定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步骤(2)以关键工作之间的间隔时间等于零(Lagi-j=0)的线路为关键线路的判断方法,判断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关键线路;步骤(3)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辅助设计;步骤(4)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适用工期范围的测算;步骤(5)针对关键线路,按照有利于目标工期控制的先紧后松原则,确定工期优化时段、然后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定性工期成本优化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类项目组织计划:(1)依据项目或任务所分解工作的类型,项目或任务分为肯定型、非肯定型和混合型三种;(2)依据项目或任务所分解工作之间搭接时距的类型,项目或任务组织方法分为肯定型、非肯定型和混合型三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定性工期成本优化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类项目组织计划,包括:(1)肯定型项目,采用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2)肯定型项目,采用非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3)肯定型项目,采用混合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4)非肯定型项目,采用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5)非肯定型项目,采用非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6)非肯定型项目,采用混合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7)混合型项目,采用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8)混合型项目,采用非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9)混合型项目,采用混合型组织方法制定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定性工期成本优化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考虑到完成项目或任务过程的非连续性和条件以及项目或任务的重要与复杂程度等,确定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完成项目或任务过程的非连续性包括:周休日、节假日、恶劣气候等,造成完成项目或任务过程的非连续性;完成项目或任务的条件包括:人力资源、材料、机械与设备、交通与运输等;重要程度:主要指不能按目标工期完成的风险程度;复杂程度:主要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茜龄吴开平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森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