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冬贵专利>正文

一种多级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047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级变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变速装置,采用同心齿轮、变速套逆转;同心齿轮顺转时,使齿轮传递机构在径向方向上沿其离合齿轮滚动方向分离和啮合。具有操作简单、灵便、换挡平稳、变速可靠、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船舶、车辆等交通运输机械和其他机械。(*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级变速装置纵观现有的各种多级变速装置,一般采用一拔叉或拔叉环来轴向移动齿轮,采用同步转动装置来确保齿轮的轴向啮合。如目前的船舶,车辆等交通运输机械上的变速换挡装置均采用该类装置,上述装置虽具有传动可靠变速稳定、传动效率高等优点,但亦存在构造复杂、操作不便、体积大、质量重、成本高之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逆转在其径向方向上啮合和分离的多级变速装置,使其适用于船舶,车辆等交通运输机械中。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个固定的壳体,一个内齿轮定位在壳体中,并仅能转动。内齿轮中心有一同心轴,下文分别简称同心内齿轮、同心轴。同心轴上固定有一组不同直径的齿轮。下文简称同心轴齿轮,同心内齿轮和同心轴齿轮下文简称同心齿轮。同心内齿轮和同心轴齿轮下文总称同心齿轮,同心轴齿轮组和同心内齿轮轴向厚度相等。同心轴齿轮与同心内齿轮之间,对应各个不同直径的同心轴齿轮各有一组或二组以上主要由二个或二个以上齿轮构造的传递机构,它包括一个定位在壳体上相应位置,且仅可在其上限位转动的基座。一个由二个或二个以上齿轮互相啮合,并由其各自在基座上固定的轴定位,且仅可绕各自的轴转动的齿轮及其轴构成齿轮组合体。该组合体中有分别可与同心内齿轮和同心轴齿轮啮合,分离的齿轮,下文简称离合齿轮。有一个对基座施加一个使其离合齿轮啮合的力矩和力矩装置,下文简称啮合力矩和啮合力矩装置。上述传递机构下文简称齿轮传递机构。同心齿轮和齿轮传递机构之间,有一套筒。套筒上有一逆转装置。对应各齿轮传递机构,该套筒上有在其轴向方向上是排列,圆周上是交错或错开分布的一系列径向缺口和通孔作为各离合齿轮与同心齿轮啮合的通道,下文简称变速套。同心齿轮逆转,带动其啮合的离合齿轮逆转,通过与其作用的逆转装置,带动变速套同步逆转。同心齿轮和变速套上缺口或通孔共同作用,使原啮合的齿轮传递机构在其齿轮径向方向上沿其齿轮转动方向分离。此时该机构中的原通过变速套上缺口或通孔的离合齿轮压紧在变速套上滚动,直到变速套上相应的缺口和通孔转到所选择的齿轮传递机构位置。相应的离合齿轮通过套上对应的缺口或通孔通道在啮合力矩作用下,与其对应的同心齿轮同时触压和初步啮合。顺转同心齿轮,带动离合齿轮在径向方向上沿其转动方向进一步可靠啮合。至此完成一次换挡过程。依此,依次使所选择的齿轮传递机构与同心齿轮啮合、分离、得到选择的同心内齿轮和同心轴齿轮之间不同的速度变比,而实现循环换挡和同心变速。完成一次循环换挡、同心齿轮、变速套的逆转角度选定为15°-360°同心齿轮顺转,变速套受作用力很小,压在其套上的离合齿轮对施加一个与上述作用力相抵消的静摩擦力、变速套不转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由同心齿轮,变速套,齿轮传递机构等主要技术措施构成,故不需拔叉或拔叉环、同步转动等装置,因而该类装置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性能可靠、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船舶、车辆等交通运输机械。以下结合附附图说明图1和一种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二级变速装置主要结构,示意图1.壳体2.同心内齿轮3.变速套4.缺口5.7.齿轮传递机构6.弹性爪8.通孔9.10.同心齿轮11.同心轴参见附图1,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定位在壳体[1]中,且仅可转动的同心内齿轮[2]通过其内齿对弹性爪[6]的作用带动变速套[3]一同逆转。同心内齿轮[2]和变速套[3]上的缺口[4]共同作用使齿轮传递机构[5]与同心内齿轮[2],同心轴齿轮[10]一同分离,齿轮传递机构[5]压入变速套[3]内侧,其原与同心内齿轮[2]啮合的离合齿轮压紧在变速套[3]上滚动。变速套[3]上的通孔[8]转动到齿轮传递机构[7]位置。齿轮传递机构[7]上的离合齿轮通过通孔[8]与同心内齿轮[2]啮合,另一离合齿轮与同心轴齿轮[9]同时啮合。同心内齿轮[2]顺转,使齿轮传递机构[7]上两离合齿轮进一步啮合。至此完成一次换挡。同样,变速套[3]上缺口[4]再次移到齿轮传递机构[5]位置,同心内齿轮[2]顺转使齿轮传递机[5]上离合齿轮再次啮合。至此,完成一次循环换挡。同心内齿轮[2]顺转,逆转装弹性爪[6]受力很小,齿轮传递机构[7]紧压在变速套[2]上产生一个与之抵消的静摩擦力,变速套[3]不转动,该二级变速装置中,壳体[1]为一圆盘,同心内齿轮[2]定位在圆盘内侧仅可转动。变速套[3]是一套筒,套筒外侧装有一弹性爪[6],它与同心内齿轮[2]上的内齿触压。套筒上有缺口[4],通孔[8],缺口[4],通孔[8]在套筒轴向方向上排列,在圆周上是错开分布的,亦可以交错分布,且缺口[4],通孔[8]方向与套筒径向方向一致。齿轮传递机构[5],[7]由一个基座和一个由二个齿轮构成的齿轮组合体及一个图中未画出的啮合力矩装置构成。其中,基座定位在壳体[1]的一侧面上,且仅可限位转动。基座上两个齿轮互相啮合,并仅可绕各自固定在基座上的轴转动。啮合力矩装置为公知的普通技术措施,故仅只提出。同心轴齿轮[9],[10]固定在轴[11]上,轴[11]与同心内齿轮[2]同心。权利要求1.一种多级变速装置,它由壳体,同心齿轮,变速套,齿轮传递机构等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同心齿轮与齿轮传递机构之间有一变速套,变速套上有一受同心齿轮作用的逆转装置,变速套上有一系列径向的缺口和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同心齿轮逆转完成一次循环换挡,同心齿轮逆转角度选定为15°-3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同心齿轮的同心内齿轮和同心轴齿轮同心变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齿轮传递机构由基座、齿轮,轴,啮合力矩装置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基座定位在壳体一侧上,且仅限位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变速套上逆转装置是弹性爪。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级变速装置,其特征是变速套上径向缺口和通孔,在变速套轴向方向上是排列的,圆周上是交错或错开分布的。专利摘要一种多级变速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级变速装置,采用同心齿轮、变速套逆转;同心齿轮顺转时,使齿轮传递机构在径向方向上沿其离合齿轮滚动方向分离和啮合。具有操作简单、灵便、换挡平稳、变速可靠、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船舶、车辆等交通运输机械和其他机械。文档编号F16H3/04GK2159472SQ9221716公开日1994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甘冬贵 申请人:甘冬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级变速装置,它由壳体,同心齿轮,变速套,齿轮传递机构等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同心齿轮与齿轮传递机构之间有一变速套,变速套上有一受同心齿轮作用的逆转装置,变速套上有一系列径向的缺口和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冬贵
申请(专利权)人:甘冬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