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取代-丁二酰亚胺)-酮肟醚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0455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O‑(N‑取代‑丁二酰亚胺)‑酮肟醚衍生物。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O - (n-substituted-succinimide) - ketoxime ether derivati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N-取代-丁二酰亚胺)-酮肟醚衍生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O-(N-取代-丁二酰亚胺)-酮肟醚衍生物技术背景含氮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高、环境相容性好等特性,在医药、农药和生命科学的应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重点。肟醚是一类常见的含氮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和农药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抗肿瘤、抗病毒、杀虫、杀菌、消炎等生物活性。在新农药的创制中,肟醚结构仍然是常被选用的有效活性基团,大多肟醚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因此,肟醚类化合物作为一类农药活性化合物而得到较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生物耐药性的提升等,需要更多新的肟醚分子及其制备方法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所以,开发更多新的肟醚分子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是当前有机合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肟醚通常以迈克尔加成或威廉姆森缩合反应等方法来制备。如Org.Lett.,2007,9,2767-2770中所述方法酮肟与卤代芳烃利用CuI催化,Cs2CO3作碱,酒石酸钠作螯合剂,1,10-菲啰啉作配体,进行偶联得到肟醚的反应;Synth.Commun.,2009,39,1857-1863使用TritonB作为非金属有机碱参与反应,得到高产率的肟醚;Synthesis.2008,2055-2064通过一种高区域非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合成β-羟基肟醚;Synthesis.,2010,1724-1730利用Ph3P/CCl4/DBU/TBAI催化体系在乙腈中回流催化酮肟与醇进行反应生成肟醚;。肟醚的合成通常需要碱的参与,而不加碱的肟醚合成方法较少报道,只有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811154777.8中报道了一种使用酮肟与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为原料,在Cu(OAc)2·H2O等铜化合物的催化下来合成得到O-(N-乙基-丁二酰亚胺)-酮肟醚衍生物的方法,但是尚未见到N上有苯基、苄基及环己基取代的肟醚分子的合成报道,而这种分子是一类新化合物,并且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类O-(N-取代-丁二酰亚胺)-酮肟醚衍生物。该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为:以酮肟衍生物和N-取代-顺丁烯二酰亚胺为原料,在一水醋酸铜的催化下加热反应并得到O-(N-取代-丁二酰亚胺)-酮肟醚衍生物的方法。根据上述反应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肟醚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的结构式为:式中:R1为:苯基(Ph)、取代苯基、噻吩基;R2为:甲基R3为:苯基(Ph)、苄基(Bn)、环己基(Cy)。一种制备上述的O-(N-取代-丁二酰亚胺)-酮肟醚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与催化剂Cu(OAc)2·H2O按1.75∶1∶0.15的摩尔比溶于甲苯中,在75℃下反应10小时;经冷却、分离纯化后得到O-(N-取代-丁二酰亚胺)-酮肟醚衍生物;所述的化合物1的结构式为:其中R1为:苯基、取代苯基、噻吩基。R2为甲基;所述的化合物2的结构式为:其中R3为苯基(Ph)、苄基(Bn)、环己基(Cy)。本专利技术设计合成的化合物,在农药和医药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在试管中加入(E)-苯乙酮肟0.1418g(1.05mmol)、N-苯基-顺丁烯二酰亚胺0.1038g(0.6mmol)、一水合醋酸铜0.0180g(0.09mmol),将试管进行氮气置换后,加入2mL甲苯,75℃反应10小时,经冷却、分离纯化后得到目标产物(E)-O-(N-苯基-丁二酰亚胺)-1-苯基-1-乙酮肟醚。黄色油状物,产率:81%。结构式:1HNMR(500MHz,Chloroform-d)δ7.63-7.59(m,2H),7.51-7.45(m,2H),7.43-7.35(m,4H),7.34-7.30(m,2H),5.28(dd,J=8.3,4.1Hz,1H),3.24(dd,J=18.5,8.3Hz,1H),3.17(dd,J=18.5,4.1Hz,1H),2.33(s,3H).13CNMR(126MHz,CDCl3)δ174.18,173.87,158.18,135.60,131.75,129.90,129.31,128.87,128.58,126.57,126.30,76.07,35.54,13.11.FT-IRv/cm-1(KBr):3486,3061,1715,1602,1495,1396,1204,1108,890,760,698.HRMS(MALDI-FTICRMS)m/zCalcdforC18H17O3N2[M+H]+309.1234,Found309.1227.实施例二:在试管中加入(E)-3-甲氧基苯乙酮肟0.1722g(1.05mmol)、N-苯基-顺丁烯二酰亚胺0.1038g(0.6mmol)、一水合醋酸铜0.0180g(0.09mmol),将试管进行氮气置换后,加入2mL甲苯,75℃反应10小时,经冷却、分离纯化后得到目标产物(E)-O-(N-苯基-丁二酰亚胺)-1-(3-甲氧基苯基)-1-乙酮肟醚。黄色油状物,产率:79%。结构式:1HNMR(500MHz,Chloroform-d)δ7.47(ddd,J=7.9,6.7,1.3Hz,2H),7.42-7.37(m,1H),7.34-7.26(m,2H),7.12(dd,J=22.9,8.6Hz,2H),6.85(dd,J=8.7,6.8Hz,2H),5.14(dd,J=8.2,4.3Hz,1H),3.76(s,3H),3.17(dd,J=18.3,8.3Hz,1H),3.09(dd,J=18.4,4.5Hz,1H),1.83(s,3H).13CNMR(126MHz,CDCl3)δ174.37,173.84,160.57,158.58,131.72,130.08,129.96,129.15,128.71,128.02,126.52,126.50,114.12,114.07,75.45,55.22,41.20,35.25,14.14.FT-IRv/cm-1(KBr):3492,2945,2840,1709,1602,1506,1387,1245,1019,882,752,698.HRMS(MALDI-FTICRMS)m/zCalcdforC19H19O4N2[M+H]+339.1345,Found339.1349.实施例三:在试管中加入(E)-4-氟苯乙酮肟0.1607g(1.05mmol)、N-苯基-顺丁烯二酰亚胺0.1038g(0.6mmol)、一水合醋酸铜0.0180g(0.09mmol),将试管进行氮气置换后,加入2mL甲苯,75℃反应10小时,经冷却、分离纯化后得到目标产物(E)-O-(N-苯基-丁二酰亚胺)-1-(4-氟苯基)-1-乙酮肟醚。黄色油状物,产率:74%。结构式:1HNMR(500MHz,Chloroform-d)δ7.61-7.57(m,2H),7.47(dd,J=7.9,1.6Hz,2H),7.41(d,J=7.4Hz,1H),7.33-7.29(m,2H),7.05(t,J=8.7Hz,2H),5.27(dd,J=8.5,3.9Hz,1H),3.24(dd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N‑取代‑丁二酰亚胺)‑酮肟醚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N-取代-丁二酰亚胺)-酮肟醚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的结构式为:式中:R1为:苯基(Ph)、取代苯基、噻吩基;R2为:甲基;R3为:苯基(Ph)、苄基(Bn)、环己基(Cy)。具体制备步骤为: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与催化剂Cu(OAc)2·H2O按1.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虎生郑峰赵珠琳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泾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