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子昂专利>正文

一种高铁进站不停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0340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铁进站不停车系统,包括主轨道、停车轨道、连接轨道、轨道车轨道、高铁列车、站台和轨道车,所述主轨道、停车轨道、轨道车轨道通过所述连接轨道连接形成“凹”形闭合轨道,所述连接轨道与所述主轨道以及所述停车轨道的交接处设有铁路岔道,所述铁路道岔处设有电动轨道转撤机;所述轨道车拖动车厢在所述“凹”形闭合轨道上运行,所述站台位于“凹”形闭合轨道远离所述主轨道的一侧,所述高铁列车包括前车头、后车头以及若干个车厢,所述前车头、车厢、后车头依次通过全自动电气车钩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高铁进站时无需停车,节省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A non stop system for high speed rail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进站不停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铁运输
,具体为一种高铁进站不停车系统。
技术介绍
高铁进站后再启动,需要等到站乘客下车、出发旅客上车结束后才能开始启动,导致每个站点就需要耽误约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那么十个高铁站就要五十分钟,非常耽误时间,影响高铁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铁进站不停车系统,解决高铁进站停车后再启动耽误时间、影响运输效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铁进站不停车系统,包括主轨道、停车轨道、连接轨道、轨道车轨道、多辆高铁列车、站台和轨道车,所述主轨道、停车轨道、轨道车轨道通过所述连接轨道连接形成“凹”形闭合轨道,所述连接轨道与所述主轨道以及所述停车轨道的交接处设有铁路岔道,所述铁路道岔处设有电动轨道转撤机;所述轨道车拖动车厢在所述“凹”形闭合轨道上运行,所述站台位于“凹”形闭合轨道远离所述主轨道的一侧,多个所述高铁列车之间通过全自动电气车钩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高铁列车包括车头、车尾以及若干个车厢,所述车尾的正面设置有后车通行门,且所述后车通行门与所述车尾的顶部铰接形成下悬式车门;还包括动力装置、控制装置、设置在尾部所述车厢处的可伸缩厢体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车尾处的可伸缩平板通道、对接器、光电测距传感器;所述对接器用于对前列所述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尾与后列所述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头实现对接操作或是拆卸操作;所述可伸缩厢体装置用于对前列所述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尾装置与后列所述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头装置实现厢体密封操作;所述可伸缩平板通道用于从前列所述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尾装置至后列所述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头装置实现通道连通操作。优选地,所述主轨道以及所述停车轨道均为多条。优选地,还包括设在铁路岔道旁的指示灯,所述轨道车、指示灯以及电动轨道转撤机均与铁路调度系统控制连接,所述轨道车通过所述全自动电气车钩与所述车厢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高铁进站时无需停车,节省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铁进站不停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铁进站不停车系统的运行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铁进站不停车系统中的高铁列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铁进站不停车系统中的两个高铁正处于完全通行状态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轨道,2-停车轨道,3-连接轨道,4-轨道车轨道,5-高铁列车,6-站台,7-轨道车,8-铁路岔道,51-车头,52-车尾,53-车厢,54-后车通行门,55-电动液压杆,56-可伸缩厢体装置,57-可伸缩平板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四条主轨道1、四条停车轨道2、连接轨道3、轨道车轨道4、多辆高铁列车5、站台6和轨道车7,所述主轨道1、停车轨道2、轨道车轨道4通过连接轨道3连接形成“凹”形闭合轨道,连接轨道3与主轨道1以及停车轨道2的交接处设有铁路岔道8,铁路道岔8处设有电动轨道转撤机;轨道车7拖动车厢在“凹”形闭合轨道上运行,站台6位于“凹”形闭合轨道远离主轨道1的一侧,每个主轨1设有两组“凹”形闭合轨道,两组“凹”形闭合轨道分别用于先后在主轨道1上驶过的方向相反的高铁列车5使用。多个高铁列车5之间通过全自动电气车钩可拆卸的连接,高铁列车包括车头51、车尾52以及若干个车厢53,车尾52的正面设置有后车通行门54,且后车通行门与车尾52的顶部铰接也形成下悬式车门;还包括电动液压杆55、控制装置、设置在尾部车厢处的可伸缩厢体装置56以及设置在车尾处的可伸缩平板通道57、对接器、光电测距传感器;对接器用于对前列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尾52与后列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头51实现对接操作或是拆卸操作;可伸缩厢体装置56用于对前列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尾52与后列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头51实现厢体密封操作;可伸缩厢体装置56包括可伸缩厢体、支撑轮和推动装置,支撑轮设置在可伸缩厢体的底部;可伸缩厢体为由顶面和两个侧面构成的三面厢体;可伸缩厢体环绕套设在尾部处的车厢53的外表面上,且可伸缩厢体与尾部处的车厢滑动配合;推动装置用于推动可伸缩厢体在尾部处的车厢上平移滑动。可伸缩平板通道57用于从前列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尾52至后列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头51实现通道连通操作,可伸缩平板通道与车尾52滑动配合;推动装置还用于推动车尾52处的可伸缩平板通道57平移滑动。进一步的,还包括设在铁路岔道旁的指示灯,轨道车7,指示灯、电动轨道转撤机与铁路调度系统控制连接,轨道车7通过全自动电气车钩与车厢连接。本专利技术原理如下:当高铁快进站时车尾52和下车乘客车厢与主车体分离,分离后由后车52尾带动下客车厢减速并向前推进,此时铁路岔道a出的指示灯为红色,代表禁止轨道车7驶入主轨道1,当主车体经过铁路岔道a时,则铁路岔道a出的指示灯变为绿色,代表轨道车7可以驶入主轨道1,轨道车4驶入主轨道1,与下车乘客车厢对接后由铁路岔道b驶入连接轨道3并在站台处停止,车尾52继续在主轨行驶至c出站口与上车车厢对接,当主车体分离并经过a出站口时,此时轨道车4带有上车乘客车厢在轨道3匀速行驶,当主车体经过c出站口时并且指示灯显示为绿色,轨道车4将上车乘客车厢行驶对应的轨道后与其分离,由d返回至a,此时后车头51对接上车乘客车厢,加速并追赶前面的主车体;当两辆高铁列车5相对速度为零的且距离为零时,上客车厢与主车体完成对接,前车通行门54打开,可伸缩平板通道57用于从前列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尾52至后列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头51实现通道连通操作,上车旅客从上客车厢经可伸缩平板通道57进入主车体,相反的,主车体内的下车旅客进入带下客车厢,准备下一站下车。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一条整体回路,列如北京到武汉有五个站点需要停车,主车体到分站不用停车由车尾进行分离和车厢对接,高铁列车到了终点站后,考虑到本专利技术设计不能往返,本专利技术在总站设计为q的半圆形轨道,高铁列车进驶入半圆形轨道重新回到主轨,完成北京到武汉的整体循环。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铁进站不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道、停车轨道、连接轨道、轨道车轨道、多个高铁列车、站台和轨道车,所述主轨道、停车轨道、轨道车轨道通过所述连接轨道连接形成“凹”形闭合轨道,所述连接轨道与所述主轨道以及所述停车轨道的交接处设有铁路岔道,所述铁路道岔处设有电动轨道转撤机;所述轨道车拖动车厢在所述“凹”形闭合轨道上运行,所述站台位于“凹”形闭合轨道远离所述主轨道的一侧;多个所述高铁列车之间通过全自动电气车钩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高铁列车包括车头、车尾以及若干个车厢,所述车尾的正面设置有后车通行门,且所述后车通行门与所述车尾的顶部铰接形成下悬式车门;还包括动力装置、控制装置、设置在尾部所述车厢处的可伸缩厢体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车尾处的可伸缩平板通道、对接器、光电测距传感器;所述对接器用于对前列所述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尾与后列所述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头实现对接操作或是拆卸操作;所述可伸缩厢体装置用于对前列所述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尾装置与后列所述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头装置实现厢体密封操作;所述可伸缩平板通道用于从前列所述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尾装置至后列所述机车车辆单元的车头装置实现通道连通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进站不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道、停车轨道、连接轨道、轨道车轨道、多个高铁列车、站台和轨道车,所述主轨道、停车轨道、轨道车轨道通过所述连接轨道连接形成“凹”形闭合轨道,所述连接轨道与所述主轨道以及所述停车轨道的交接处设有铁路岔道,所述铁路道岔处设有电动轨道转撤机;所述轨道车拖动车厢在所述“凹”形闭合轨道上运行,所述站台位于“凹”形闭合轨道远离所述主轨道的一侧;多个所述高铁列车之间通过全自动电气车钩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高铁列车包括车头、车尾以及若干个车厢,所述车尾的正面设置有后车通行门,且所述后车通行门与所述车尾的顶部铰接形成下悬式车门;还包括动力装置、控制装置、设置在尾部所述车厢处的可伸缩厢体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车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昂
申请(专利权)人:刘子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