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旋转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0289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向旋转复位装置,它属于传动控制技术领域。它从复位的机理上提高了现有技术中双向复位的可靠性。其特点为:能双向旋转的杠杆配合能围绕轴销转动的板,并在两个板的外侧各装有一个限位销,加上扭力弹簧而构成双向旋转复位机构。这种机构的转角范围可达到+/-100°,可以作为各种受外力矩作用而在+/-100°范围内旋转的轴类的复位机构,达到回复至零位的目的和使用要求。(*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双向旋转复位装置,它属于传动控制
~它可以取代挡板式示流信号器的不可靠的现有复位机构,提高这种信号器用于监视管道中流体(如水或油)的流动状况并为传动控制系统提供信号的可靠性。在现有技术中,市场上出售一种可适应双向运行的示流信号器,在水源含泥砂量大时,尽管信号器能够适应水系统实现定期的正向与反向交替运行,以达到冲刷管道中淤泥的目的。但信号器的复位机构是由底板及装有杠杆的轴并在杠杆的下端装有一个拉力弹簧而构成,意欲通过拉紧弹簧,实现杠杆回复到零位。其不足之处是“复位”的机构不合理,不能可靠实现杠杆回复到零位的目的,因此这种信号器不能可靠地满足使用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向旋转复位装置。其结构布置选用能双向旋转的杠杆配合能围绕轴销转动的板,并在2个板的外侧各装有一个限位销构成双向旋转复位机构。这种结构能够可靠地实现杠杆回复到零位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双向旋转复位装置,有底板1、罩3,以及装有杠杆9的轴7,在轴7的端部设置2个能围绕轴销5转动的板8;能双向转动的杠杆9位于2个板8中间;在2个板8的外侧各装有一个限位销2;在板8的轴销5上装有扭力弹簧4构成双向旋转复位机构。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双向旋转复位装置的轴销5与轴7设计成同轴结构。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双向旋转复位装置在轴的端部设置2个能围绕轴销转动的板,杠杆位于2个板中间,并具有双向转动功能,在2个板的外侧各装有一个限位销构成双向旋转复位机构,这种机构能满足示流信号器在流体含泥砂量大时,实现流体系统定期的正向与反向交替运行,以达到冲刷管道中淤泥的目的,保证了杠杆回复到零位的工作性能,提高可靠性,以满足使用要求。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最佳的具体实施例装配图。本图画出的主视剖面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图1的工作力矩特性曲线。图中;1——底板;2——限位销;3——罩;4——扭力弹簧;5——轴销;6——锁位钉;7——轴;8——板;9——杠杆;MO——预作用力矩;M——力矩;α——杠杆9的转角。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双向旋转复位装置在轴7的端部设置2个能围绕轴销5转动的板8,杠杆9位于2个板8中间,并且能作双向转动,在2个板8的外侧各装有一个限位销2,在轴销5上装有一个扭力弹簧4,这弹簧的两“腿”分别作用于两个板8的下部,从而构成双向旋转复位机构。这种机构所具有的力矩特性如图3中的曲线所示。即本装置在零位时双向都具有一定量的预作用力矩Mo,而随着杠杆9的转角α的增加,本装置所产生的复位力矩M则以较小的斜率线性增大,近似符合Mi=MO+Kαi表达式要求。式中K为常数,而且K就是该扭力弹簧4的刚性系数; 为相应于转角αi的复位力矩。材质选用轴7用不锈钢;杠杆9、限位销2及轴销5用普通圆钢;销位钉6用钢质标准件;板8用厚度为1毫米的铁板压制成型;扭力弹簧4用普通弹簧钢丝。双向旋转复位装置的动作程序在图2所示的位置,即零位时,由于扭力弹簧4的预扭力同时作用于两个板8的下部,2个板8同时以轴销5为支点而使板8的上部紧紧夹住杠杆9,此时对杠杆9的双向都出现了预作用力矩MO,当从轴7传来的外来力矩M′克服MO并使轴7向右或向左方向转动时,例如向右转动时,右面的板8便被杠杆9向右推并以轴销5为支点向右转动,该板8的下部向左转压迫扭力弹簧4增加扭力矩,此时由于左面的限位销2限制着左面的板8使之不会跟着转动,因此随着转角α的增大而增加的力矩△M(即是Kα)和原有的MO一起都由右面的板8通过杠杆9作用于轴7上使之与外来力矩M′相平衡。而外来力矩M′减小以至消失时,板8通过杠杆9也就使轴7相应回复以至回到零位。同理,反方向亦能如此。本技术中,轴7的旋转范围转角α可达到+/-100°。它除了可取代示流信号器的现有回复机构外,还可以为其他受外力矩作用而在+/-100°范围内旋转的轴的复位机构。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旋转复位装置,有底板1、罩3以及装有杠杆9的轴7,其特征在于在轴7的端部设置2个能围绕轴销5转动的板8;能双向转动的杠杆9位于2个板8中间;在2个板8的外侧各装有一个限位销2;在板8的轴销5上装有扭力弹簧4构成双向旋转复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轴销5与轴7设计成同轴结构。专利摘要一种双向旋转复位装置,它属于传动控制
它从复位的机理上提高了现有技术中双向复位的可靠性。其特点为能双向旋转的杠杆配合能围绕轴销转动的板,并在两个板的外侧各装有一个限位销,加上扭力弹簧而构成双向旋转复位机构。这种机构的转角范围可达到+/-100°,可以作为各种受外力矩作用而在+/-100°范围内旋转的轴类的复位机构,达到回复至零位的目的和使用要求。文档编号F16H35/00GK2040196SQ8820776公开日1989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周寿祺 申请人:哈尔滨电机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旋转复位装置,有底板1、罩3以及装有杠杆9的轴7,其特征在于:在轴7的端部设置2个能围绕轴销5转动的板8;能双向转动的杠杆9位于2个板8中间;在2个板8的外侧各装有一个限位销2;在板8的轴销5上装有扭力弹簧4构成双向旋转复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寿祺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